趙潔
摘要: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現代化社會,新媒體技術已經被普及于教育事業中,高校思政課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順應時代發展,將新媒體新技術融合于教學中。以此提高當代大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并在思政課中能夠更良好的樹立學生三觀。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新媒體新技術;教學策略
在高校中,思政課的作用對大學生能否樹立良好的三觀,茁壯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國高校一直秉承馬克思主義為主線為思政課理論主體。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高校要順應時代發展,將新媒體新技術融合于思政課中,有效提高思政課樹立大學生正確思想的作用。
一、新媒體新技術融合于思政課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形式下,互聯網環境也隨之普及于大眾。新媒體在目前對社會來說已經不再是一種工具,更是人們的生活環境。在新媒體時代,人們擁有更廣泛地話語權,能夠讓人們在媒體中自由發言。當代大學生作為90后一代,更是生活在新媒體時代中。所以,在高校思政課中,新媒體新技術的融入帶來了很多影響。
(一)新媒體新技術對大學生三觀的影響
大學生是最前沿的社會群體。大學生可以很快的接受新鮮事物,對新媒體來說,更是大學生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現代化社會中,大學生可以很輕易地從新媒體手段中瀏覽信息。但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信息良莠不齊成為了常態。大學生在瀏覽信息時,經常會受到不良文化誘導繼而動搖三觀。而巨在部分西方主流國家中,“中國陰謀論,,已經成為了大國心患。而大學生在瀏覽國外網站時,經常會看到仇視我國,敵對我黨的反面言論,繼而導致學生三觀被動搖。
(二)新媒體新技術對教師的影響
在中華民族傳統思想中,“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而在高校中,教師更是充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引路人的身份。雖然在高校學習過程中,是學生以自學為主,但是課堂中的主導者必然是教師。隨著新媒體新技術融合于教育事業中,教師地位被逐漸動搖。學生現如今可以通過新媒體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在某些網站中,學生可以獨自觀看視頻進行學習。所以,在高校思政課中,教師地位受到了嚴峻挑戰。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營造出更為生動的課堂氣氛,將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激發。并且教師要順應新媒體時代,將新媒體運用于課堂中。與其讓學生心中的教師地位逐漸降低,不如教師主動將新媒體技術融于課堂,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在課堂中學習。
(三)新媒體新技術對教學方法的影響
高校思政課中,授課內容與教學方法都是經過層層審批,如此繁瑣的目標是為了讓大學生能夠學習到正確價值觀的知識。但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瀏覽信息,然而在信息良莠不齊的背景下,極易學習到與正常思政課內容相反的信息。所以,新媒體新技術對教學方法產生了巨大影響。
二、新媒體新技術融合于思政課的策略
(一)適時轉變教學理念
在當前社會步人信息化時代后,高校思政課教學理念也要隨之改變。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網絡課堂,如慕課,微課等在教學領域發展。所以,教師要對當前的教學形勢做出判斷,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將新媒體技術融于課堂。大學生是具有開放思想的群體,所以教師首先在教學理念中要樹立平等關系,讓大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感受到自身在課堂中是有存在性的。
(二)提高教師水平
新媒體時代剛剛起步不久,所以對高校思政課教師來說還屬于新鮮事物。如果想要將新媒體融于高校思政課堂中,就要提高教師操作水平。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從以下幾點提高操作水平。
第一,積極學習新媒體技術。在我國高校中,負責思政課的教師在年齡上出人很大,所以在教師隊伍中新媒體學習能力就有高低之分。那么教師在新媒體時代,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積極學習新媒體技術。在新媒體時代,教學方法不能僅限于使用課件的方式,所以教師要將眼界放得更高,對于新媒體新技術要積極學習。
第二,改變教學方法。新媒體時代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的是,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同時,可以利用聊天軟件與教師零距離溝通。那么教師與學校應該利用新媒體這一優勢,努力構建新型教學方法。例如,學校可以搭建思政網站,在網站中設置各類模塊以及本校教師授課視頻,供學生在課堂外進行學習以及復習,以免受到與正常思政課內容相對立的言論。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方式制作思政文章,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短時間能夠高效學習。隨著大數據時代到來,云數據,云技術為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例如,學生在網絡課程平臺上學習后,教師可以逐一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作業完成情況、學習進度情況等。這樣更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質量,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
(三)提高學生思想意識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有更寬闊的渠道獲取信息,也擁有更廣闊的視野發現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事情。高校不僅要在思政課中,也要在課余時間對學生定期進行思想意識的提高,讓學生避免受到西方國家的文化入侵。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新技術融于高校思政課后,對高校思政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高校與教師不能受到時代變革所帶來的產物而無法應對,更應該順應時代發展,將新媒體新技術的優勢運用于課堂中。思政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時間進行且彈性較大的工作,所以更應該深入到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參考文獻
[1]沈震,楊志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新媒體新技術相融合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7(03):69-74.
[2]安雅麗.新媒體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新[J].科學技術創新,2011(1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