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
摘 要:我在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基礎上,積極倡導在課堂教學中“以訓練為主線”,通過形式多樣的訓練,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業成績。通過有效的訓練,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基本上都能做到“六會”,越來越多的學生逐步喜歡上英語這門第二語言學科。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訓練;主線
進入初中后,多數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只會聽,不會說。在課改中,英語課堂如何實現“以訓練為主線”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把握教學活動方向、引導學生高效學習的設計師。我認為“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師”。如果學生不充分發揮自覺能動性、不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即使有專業素質最好的教師,用最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情境、教材,教學目標也只能成為一座空中樓閣。所以,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輕松、民主、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學會怎樣學習英語。在課堂上,自學——展示——交流——評價,是我教學的四個基本環節,以“訓練為主線”是我的教學模式,目的就是在培養和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的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促使學生完成對英語學習內容的感知、理解、鞏固和運用,達到英語學習“六會”:會讀,會注,會思,會問,會查,會練。
一 開展課前預習訓練
預習的質量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針對每一節英語課,我們都制定預習案,設置預習目標和預習內容,教會學生怎樣完成預習,對他們進行有效的預習訓練。一般情況下,我把每一節課的生詞、重點短語和目標句型以多種形式體現在預習案里,讓學生在課前探究、自學,勾出難點和疑點。這樣有效的預習讓學生有備而來,在課堂上他們的主要活動不再是被動地回答老師的問題,而是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因此,他們就不害怕回答問題,這就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問題。通過這樣有效的預習,學生帶著問題而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點解決學生預習時不能解決的難點和疑點,使得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更高。
二 精心設計課堂穿插訓練
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時候,會設計一些訓練活動穿插于課堂教學中。
(一)鞏固式訓練
在課堂上,學生學習了新知識點后,我會對學生進行鞏固式訓練。有時候,我以多種游戲的方式,如“high and low voice”,操練本節課學習的新單詞、短語或句型,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印象,進行聽力和口語的操練,讓每個學生都能集中注意力認真聽我說英語是大聲還是小聲。當我小聲時,學生們都會情不自禁地在游戲中大聲讀英語,做到學中玩,玩中學,既提高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又鞏固了新知識的運用。有時候,在學完新的對話后,我會請學生們先進行小組討論,編對話,然后請學生展示對話,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機會,鞏固語言操練。有時候,我會以問答的形式,請學生們一起或單獨回答我的問題,以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達標式訓練
為了了解學生們本節課學習的效果,我會穿插進行一些達標式訓練,如請各組代表到各組的小黑板前操練習題,小組成員可以為本組的代表出謀劃策,讓大家一起動腦思考,哪組完成情況最好,我就給予加分鼓勵。有時候,我讓學生在學完新知識并操練口語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做練習冊的相關習題,然后請學生當小老師評講,我適時給予指導,并讓學生們評價小老師講得怎么樣,互相學習和提高。對于正確率高的學生,我也會給予加分鼓勵。
(三)拓展式訓練
在學習好課本上的知識后,我會在課堂上開展拓展式訓練,豐富學生們的知識。如課前學一首英文歌,課文中相似短語的比較和運用,同義詞的轉換,同義句型間的轉換等,讓學生們通過學英文歌曲培養興趣和語感并鍛煉聽力,通過一些練習和觀察去探究并總結一些語法規律。對善于觀察和探究的學生,我也會給予加分鼓勵。
(四)檢測式訓練
通常,在每節課的最后五分鐘,我會給每個學生發一張檢測案,讓學生做一個當堂檢測,精選十道題,滿分十分,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滿分的學生,我也會給予加分鼓勵。
三 合理安排課后能力提升訓練
(一)對話訓練:對每節課所學的重點句子和對話,我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教師——科代表——組長——組員”之間的層層對話訓練。
(二)幫帶訓練:對在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我安排學習好的同學進行幫帶,并及時反饋幫帶信息,開展幫帶評價活動。
(三)自我檢測:每周末,我安排學生進行一次自我檢測,檢測這一周所學知識的運用。及時鼓勵成績優異和進步大的學生。
以訓練為主線的實踐,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了輕松、民主、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學會了怎樣學習英語。我們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了顯著提高,英語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了英語這門第二語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