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穎
摘 要: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是專業認證的三大內涵,也是我國現階段對高等教育的要求。新升本民辦高校存在運行機制不完善、保障機構不健全、監控體系存在弊端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專業認證的新升本民辦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關鍵詞: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新升本;民辦高校;質量保障體系
中圖分類號:F47?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6-0090-02
一、專業認證
(一)高等教育專業認證
高等教育專業認證最早起源于美國,是一種資格認證。該認證可對達到或超過既定教育質量標準的高校或專業給予認可,協助院校和專業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
(二)我國專業認證發展現狀
我國專業認證始于1992年的建筑、土木工程等6個專業認證試點。2007年,教育部成立了工程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設立機械類、化工類2個專業認證分委會和電器類、計算機類等7個專業試點工作組[1]。2016年加入了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愛爾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6國發起的《華盛頓協議(Washington Accord)》,成為《華盛頓協議》成員國。《2017年度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指出,2016—2017學年共有395個專業通過了專業認證工作。2018年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受理了547個專業工程教育認證申請,460個專業通過了工程教育認證[3]。
(三)專業認證理念
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是專業認證的三大內涵。以學生為中心源于美國教育家杜威“以兒童為中心”的理論,是指高校教育應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為中心,關注全體學生學到什么,關注學生的成長度、獲得感和滿意度。我國的高等教育正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教學改革正由“教為中心”向“學為中心”轉變。以產出為導向,是指高等教育中教學設計和實施應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人才培養目標、教案編訂等教學過程要按照畢業達成度的要求進行設計,從而達到用人單位和學生的滿意度。持續改進是指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對高校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對教學質量進行信息反饋,根據產生的問題進行改進,從而形成閉環。
二、新升本民辦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一)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指為確保并有效提升教育質量而建立的集目標、資源、管理和運行于一身的一整套系統。建立健全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創建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校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發展現狀
隨著1999年高校擴招,教育質量問題凸顯出來。同時,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研究開始興起,質量保障體系逐步建立。陳玉琨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概論》[4]提出發展性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潘懋元主編的《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質量保障與評價體系研究》[5]提出了大眾化階段的教學質量保障與評價體系。楊廣德的《高等教育大眾化、多樣化和質量保證》[6]提出并建立了高校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制定了相關措施保證教學質量。
(三)新升本民辦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
新升本民辦高校由于升本時間短,持續資金支持少,其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著以下問題:
1.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頂層設計不到位,辦學定位仍停留在高職高專階段,質量保障體系缺乏系統性與完整性。
2.教學質量制度標準未能緊跟時代發展,沒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的要求標桿,導致社會、用人單位、學生滿意度不高。
3.質量保障體系不夠健全,未能形成有效閉環,持續改進的能力不強。
三、基于專業認證的新升本民辦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質量保障體系是全員全過程的系統工程,只有建立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才能確保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如圖1所示,基于專業認證的新升本民辦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包括“一中心四系統”,即教學決策管理系統、教學資源管理系統、教學過程管理系統和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系統圍繞著教學質量目標這個中心,形成持續改進的閉環系統。其中,教學資源管理系統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設施保障到學校的經費保障都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教學過程管理系統堅持“以產出為導向”,專業與課程建設、教學研究與改革、課堂管理等都根據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要求進行逆向設計與改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系統形成內部的評價-反饋-改進閉環,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持續提高教學質量。
(一)圍繞專業認證理念,明確學校定位和辦學理念,加強質量目標建設
教學質量目標是整個高校教學質量保障系統的中心,教學決策管理系統、教學過程管理系統、教學資源管理系統、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系統圍繞這一中心,從學校層面進行學校定位和辦學思路、人才培養目標的正確定位。
新升本民辦高校要根據學校的發展規劃和社會需求,由學校教學工作委員會要明確學校定位、辦學思路和人才培養指導思想。人才培養目標要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貫徹OBE理念,堅持將思想教育、素質教育貫穿整個培養過程,使學生知識、能力、素質、人格全面發展。
(二)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完善教學決策管理系統
新升本民辦本科高校是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下設校長、黨委會。董事會依照教學質量目標體系制定出相應決策,由校長負責執行。執行系統由校級管理系統和院級管理系統組成,執行董事會的決定,對教學質量全過程進行監督和評估,最終反饋到董事會,董事會再根據反饋制定相關決策,建立新的教學質量目標體系。
(三)加大力度,完善措施,以學生為中心,完善教學資源管理系統
教學資源管理系統包括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經費管理、教學設施建設、信息資源管理等。師資隊伍建設包括教師的選拔、培養、使用及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新升本民辦高校應建立完善的教師聘任、考核和獎懲等機制,積極聘請校外專家,并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建設,確保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滿足學校發展要求,同時有利于學生的創新性和創造性發展。教學經費管理指經費預算、使用和評估,應按照“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確保教學專項經費達到規定要求,生均教學經費逐步增加,為更好的培養人才奠定物質基礎。同時,新升本民辦高校應加強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體育設施等保障設施的建設,建設高水平網絡,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四)加強管理,突出重點,以產出為導向,構建教學過程管理系統
教學過程管理系統包括專業與課程建設、教學研究與改革、課堂管理、實踐教學和學風建設五方面。專業建設包括專業定位、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專業體系建立等,應按照社會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加強專業建設規劃,優化專業結構,建立與學校規模相適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比較完善的專業體系。課程體系包括課程總體規劃、課程教學基本條件、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手段、內容改革等,應結合人才培養需求和專業培養目標,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和課程群。教學改革與研究的目標是取得一些針對性強、目的明確、指導意義重大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改革成果,并加以推廣和應用[7]。新升本民辦高校應定期開展教學研究立項和各類教學成果獎評審,引導教師從事教學研究與改革,深化教學改革。課堂是高校教學的主體,應加強過程管理,確保備課、課堂講授、輔導答疑、作業(實驗報告)批改、考核等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的規范、認真、高效,激勵教師教書育人。實踐教學管理是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校的重點,應加強實驗、實崗實訓、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的過程管理,不斷提升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以達到社會用人單位的要求。學風建設是高校永恒的主題,是高校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新升本民辦高校應建立和完善優良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環境建設的長效機制,把學風建設與德育工作結合起來,創造陶冶學生情操、增長學生才干的良好氛圍。
(五)加強監督,全面評價,持續改進,健全教學監控與評價系統
教學監控與評價系統包括三部分:由督導員隊伍組成的教學監控系統、由信息反饋員組成的信息反饋系統、由管理人員組成的評價系統。教學監控系統分為學校和學院兩級,是學校為保證教學質量進行教學檢查、督促、評估、指導和反饋信息的工作組織。應加大外引力度,引進一批專業吻合度高、具有豐富高等教育教學與管理經驗的專家教授,提高督導委員會的專業性。教學信息反饋系統由教師信息反饋員和學生信息反饋員組成,反饋在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新升本民辦高校應建立并完善信息反饋員隊伍,并及時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反饋到相關管理部門。評價系統由學校和學院兩級管理人員,根據反饋的信息進行評價與評估,并責令相關單位整改。三個系統緊密聯系、相輔相成,形成監控-反饋-評價與改進閉環系統。
參考文獻:
[1]? 馬曉君,顏兵兵,邵德福,李春江.基于專業認證的工科專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6):54-55.
[2]? 本書編委會.2017年度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 《關于公布北京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等460個專業認證結論的通知(工認協[2019]第29號)》.
[4]? 陳玉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0-40.
[5]? 史秋衡,潘懋元等.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質量保障與評價體系研究[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 楊德廣.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多樣化和質量保證[J].東南學術,2002,(2):26-28.
[7]? 魏文芳,祝移民,徐耀宏.構建科學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