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秋媚 林真 張芳
摘 要:互聯網+背景下,科技的快速發展加快了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同時也推動了紅色文創產品的開發與設計。本文以閩東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為例,探討互聯網+大背景下的文創產品的開發與設計。閩東紅色文創團隊堅持做閩東紅色文化的傳播者與踐行者,用文化建設的方式改變閩東貧窮的現狀,傳播閩東之光。
關鍵詞:互聯網+;閩東紅色文創;紅色文化;文創產品;文創產業
在當今信息時代,“互聯網+”與各個行業的融合發展,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與機遇。紅色文化,作為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對當今時代具有重要作用。互聯網+與紅色文化的完美融合,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塑造了民族個性,同時對于打造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和世界影響力的紅色文化新品牌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互聯網+背景下文創產業形式的多樣化
1.文創產業與新媒體、新技術的結合
文創產業與新媒體、新技術的融合是相互的。文創產業通過引入新媒體、新技術,完善網絡設施、多媒體和數字媒體等設施,提高文創產業發展的承載能力和活力。[1]在當今環境形勢下,只有真正將文創產業與新媒體、新技術相結合,才能做到互利共贏,發揮文化產業的最佳經濟效益。
2.文創產業與旅游行業資源的結合
每一個地區的旅游業各具特色,因此也衍生出多種多樣的文創產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創產業的發展必須依托文化資源,后期必須對文化資源進行創意性與創造性轉化。文創產業與旅游業的結合的中介在于文化資源,文創產業選擇依托的文化資源要遵守以下原則:選準切入點,突出產品的層次性;提煉主題,突出產品的系列性;豐富文化內涵,突出產品的高品位性;[3]
3.文創產業與制造業的融合
處于產業鏈上的文創產品與制造業是相輔相成的、相互協助的關系。近年來,我國制造業與文創產業的融合還沒有深入發展,缺乏把文化創意產品轉化為多元產品,實現文創產品的多次價值增值。[4]要推動我國制造業與文創產業的融合發展,必須推動我國制造業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培養創造新人才,提高創造力。
二、閩東紅色文創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1.閩東紅色文化老區的優勢地位
閩東紅色文化老區,作為重要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是中國共產黨人、閩東蘇區人民和各界進步人士共同創造、積淀的重要文化遺產。[5]閩東紅色文化老區的優勢地位,使得閩東紅色文創團隊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團隊已與古田縣平湖鎮、下黨鄉、閩東革命紀念館簽訂合作協議,在教育基地設置售賣專柜、安放無人售貨機。
2.紅色文化產品搶占市場先機
2.1市場環境分析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高速增長,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長,十八大以來文化產業整體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2011-2016年占文化產業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
核算數據表明,文化創意產業正逐步發展成為我國潛力巨大的新興經濟門類,由此衍生出的文創產品也呈井噴之勢。
反觀閩東紅色文化產業,文創產品開發還存在許多問題,如創意和設計能力不足、沒有充分挖掘文化資源等。近年來,寧德市政府在大力推進紅色教育基地建設。針對這些現象,我們團隊立足于吸納更多優秀的設計師,設計出具有文化內涵的實用性產品;另一方面要突出“全案開發”的優勢,即豐富產品線、注重產品運營等。閩東紅色文化產業的弱勢正是我們團隊的優勢,我們將致力于做閩東紅色文化的傳播者和踐行者,,提高閩東紅色文化的知名度。
2.2目標客戶群
閩東紅色文化創意產品面向全國,在各個合作的黨委黨校、院校、干部群體、紀念館等地區或地點設置銷售點,分別銷售不同的文創產品,客戶群體主要為前往各個紅色景區或地區參觀、游玩的游客、高校師生、黨員干部等。
2.3 SWOT分析
優勢
首先,閩東是重要的革命老區,是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同時還是習總書記工作過的地方,是他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其《擺脫貧困》一書緊緊圍繞著閩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探索和貧困地區如何脫貧致富的科學思路。這些都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文化、政治資源。
其次,閩東紅色文創團隊在管理及運營相關領域的經驗豐富。我們對項目的的各個流程進行了充分的考慮。所設計的產品都是在經過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而加工的。文化內涵貼近歷史事實,還原歷史真相。
劣勢
閩東紅色文創團隊的劣勢在于宣傳推廣。閩東紅色文創團隊,作為一個剛成立組織,如何在短期內擴大知名度是首要問題。
機會
聚焦閩東,有關紅色文化創意產業市場尚處于空白,且當地政府有意于借此機會對外宣傳閩東紅色文化,這正是閩東紅色文創團隊發展的大好契機。
威脅
閩東紅色文創團隊在運營的過程中,直接競爭對手為個體的文化創意產品。面對這些競爭,閩東紅色文創團隊突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利用自己的優勢做好自己的品牌建立及營銷。
3.先進的發展策略與模式
3.1 發展策略
第一年品牌構建、基礎夯實期:進入市場,打響知名度。組建更加完善的企業團隊,進一步研發產品,精準的市場定位,確保產品的創意與多樣化。
第二年:快速成長期:在第一年市場的基礎上,以閩東為主要地區,向周邊城市拓展。
未來五年項目成熟期,核心文化、品牌打造:全面獲取福建省內市場占有率,習小寧--“閩東紅色文化的傳播和踐行者”定位深入消費者內心。項目平穩運行,各方面對接完畢,項目形成流暢、高效的產品供應鏈,效率高、服務好。引入加盟機制,為下一步的擴展做準備。
三、閩東紅色文化產品創意理念
通過搜集和整合相關資料,將閩東紅色文化元素融入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設計“Q萌”版人物的卡通形象。團隊目前已設計出古田縣愛國高僧圓瑛法師、黃孝敏、葉飛、曾志、蔡威、馬力峰等人物的卡通形象,創作出系列產品。截止目前,共設計85款愛國人士及革命烈士的卡通人物形象,均為原創作品,已向國家版權局提交版權申請,作品登記證書于2019年5月下達。
1.黃孝敏卡通人物形象(共20個)2.馬立峰卡通人物形象(共10個)
3.葉飛卡通人物形象(共20個) 4.圓瑛法師卡通人物形象(共20個)
5.系列產品圖
閩東紅色文化資源承載著閩東人民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涌現了許許多多革命烈士和愛國人士。我們力求以人物歷史故事為起點,還原歷史場景,向革命先烈、愛國人士致以崇高的敬仰和深切的懷念。
四、閩東紅色文化發展面臨的風險與應對策略
1.風險挑戰
1.1營銷風險
在文創產品銷售期間,可能會遇到:①渠道不暢,或渠道選擇有誤,使銷售受阻;②促銷方式不務,消費者不了解企業產品;③售后保證缺乏,消費者購后顧慮多等問題。
1.2競爭風險
文化創意將面臨知識產權、創意權屬保護體系不夠完善,侵權現象嚴重,維權成本過高等問題。
1.3管理風險
最初的團隊創業成員大部分是在校大學生,由于缺乏經驗,在項目的戰略和重大事情的決策上存在風險。
1.4政策風險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的輕資產產業,得到國家資本扶持條件苛刻,民間資本又保持著審慎的態度,導致文創企業融資困難,發展緩慢。
2.應對策略
2.1建立健全相關的文創運營機制
文創的發展需要多方發力,要加強自身與其它行業的關聯。并且建立起與閩東紅色文創團隊相關的更穩定、更具權威性、更專業規范的運營機制。
本團隊開發的文創產品一旦打開銷售市場,將帶動閩東紅色文化的傳播,本團隊將進一步推出其他的教育和培訓項目,豐富團隊的產品組合,獲取更豐厚的收益。
(1)專題課程系列
結合閩東當地紅色文化、革命歷史、當前時政熱點可開發系列專題培訓課程,如:閩東革命傳統專題、擺脫貧困專題、黨性教育專題、習總書記在閩工作專題等。
(2)定制培訓方案
根據學員對象的年齡、職業等特點,可量身定制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培訓課程,也可提供2-8天不等的短期培訓班,也可與黨校合作承接長期培訓班。
(3)現場教學點
從服務培訓目標和教學需要出發,可開發建設教學主題契合、教學內容充實、的現場教學點,加強現場教學點建設,從而將閩東作為大力加強干部理想信念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搖籃。
2.2積極尋找政府與社會投資
閩東紅色文創團隊充分利用閩東紅色文化,集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政治價值于一身,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政府有責任為文創團隊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良好的支持設備與優化市場投融資體系,為文創產業的發展提供資金與優惠政策,培養和引進創新型人才,以此促進文創產業的發展。
五、結語
閩東,是革命老區,鐫刻著深深的紅色印痕。我們謹遵習總書記的“把閩東之光傳播開來,一定要把握住閩東的閃光之處”的教誨,堅持做閩東紅色文化的傳播者與踐行者。
參考文獻:
[1]學術雜志網,文化創意論文,新媒體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互動,[EB/OL] http://www.zhazhi.com.2019/1/3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若干意見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16/content_5073722.htm.2016/5/16.
[3] 百度文庫.文化創意與旅游業融合的四大關注點[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6958fd1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f.html .2018/10/04 .
[4] 程惠英.文化創意產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路徑探究---以安徽省為例[J].經濟論壇2016(5)27—30.
[5] 張龍欽、祁燕蘋.分析閩東紅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J]. 智庫時代.2018(9)113—115.
作者簡介:
戴秋媚,女,學生,寧德師范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林真,女,學生,寧德師范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張芳,女,教師,寧德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團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