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龍 崔立軍 何欣
摘 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終端的普及,微信、微博、視頻等已成為當下人們交流與信息分享的主要方式。2011年騰訊推出微信,給人們帶來了“微信熱”。
教學發展至今,課堂中知識的內化環節改變較小,但是課前的知識輸入形式卻在不斷革新。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信息技術領域的一項新生事物對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建設數控教學微信移動學習平臺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表明,基于微信平臺的數控教學移動學習模式符合新形勢下數控教學改革的要求,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本文將以基于微信學習平臺的數控教學移動學習模式為主要探討內容,詳細論述微信與數控學習的關系。
關鍵詞:數控教學;移動學習;教學改革
一、微信概況
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為智能手機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公眾訂閱號和服務號中有著海量資源,可快捷與他人共享。到目前為止,微信已經成為一款超過十億人使用的手機應用,微信已成為了中國最熱的社交信息平臺。且以年輕人和學生群體居多。這樣一款時尚、操作便捷、免維護、零費用的軟件正好解決了很多對翻轉課堂躍躍欲試的學校和老師的困擾。
二、微信公眾平臺的主要特征與優勢
1.信息發送及時,精確度高。教師會在微信后臺對用戶進行控制,實現信息數據的及時傳遞。
2.微信學習平臺基于微信公眾號的二次開發,相較于APP,開發成本大大節省了,其對手機系統的無要求,也大大節省了用戶使用的培養成本。
3.微信平臺操作簡單。教師只要在后臺錄人學生的相關數據,學生只需關注該平臺就可以實現綁定。關注后可以每天獲得當天的學習內容,而且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打開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學習。
4.內容更加多樣化。為達到課前預習的目的,教師可以把即將講解內容發送到網上,采用圖片、文字、語音等靜態媒體形式來進行傳授理論知識。
5.實現師生高效互動。微信平臺具有實時交流功能,學生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可以通過平臺隨時向教師進行咨詢,教師及時進行答疑。這既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又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6.微信公眾平臺范圍廣。微信用戶基數大,現代社會下,學生幾乎都有專屬微信號。微信公眾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有強大的學生基礎。
三、微信學習平臺與傳統課堂的區別
1.教師和學生的角色
在傳統的數控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大多數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而沒有主動的參與課堂。長此以往,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課后,也不會自覺的對數控知識進行復習和預習,影響了學習效率。傳統的課堂教學,只適用自制能力較強的學生,而現代學生的差異以及特點越來越鮮明,不能夠用同一個思維去看待所有的學生。微信學習平臺的出現,可改變現代學生對于傳統教育教學的認識,在微信上建立學習的平臺,則可將固定的學習變為動態的學習,學生將不在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探索者。
2.教學形式和內容
傳統的數控教學形式為“課堂講解+操作練習+課后作業”,學生們會降低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在大學中可以由學生自行支配的時間變多了,自律性以及自我約束會降低。微信學習平臺的介入,可以使大學生的零散時間進行整合,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進行對數控知識的學習,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參與性,對數控知識進行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3.技術應用
微信學習平臺上,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對知識的接受方式,如此,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進行反思,學生們可以通過語音對話進行交流,教師也可遠程對學生的數控知識學習進行指導,這可以算成一種新型的教學改革。
4.評價方式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在受教學計劃的影響下,無法在課堂之上與學生進行過多的課外交流,也無法對每一個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大多數的學生只能夠在課堂上接觸教師,從而影響師友好生關系建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較為主觀,只以學生的期末成績來判斷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通過微信學習平臺,可增加學生與教師的交流,線上交流時,教師可充分發揮自己的性格魅力,學生也可隨意向教師提問,使師生溝通增加,評價方式會更為全面與客觀。
四、基于微信學習平臺的數控教學模式設計
1.課前知識輸入
課前知識輸入環節主要是教師為學生提供教學視頻和學習任務單,學生基于此展開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數控教學視頻的錄制和學習任務單的設計不能過早完成,必須基于學生當下的學習情況和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每次課前,教師錄制八分鐘左右的簡短數控教學視頻,教學內容要清晰明確,前后連貫,教師講解要生動,此外,視頻中也要注意與學生互動,調動學生積極性,適時拋出一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學習任務單的設計要結合教學視頻,問題難度也不能過大,以免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好是用到學生已經學習過的內容,促進學生利用舊知識對新知識進行理解。
除了教學視頻和學習任務單,教師還可以微信公眾平臺分享一些數控知識在群里供學生及時查看,學生可以在評論區及時交流學習心得。
2.課堂知識內化
課前知識輸入固然重要,但是課前學生很難發生深入學習,所以要充分利用課堂學習時間組織有效的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實現學生知識內化效益的最大化。
課堂上,教師先就課前討論區反映的普遍問題進行梳理。再鑒于數控學科的特點,將課堂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練習,讓學生在不斷地操練習中,鞏固數控知識。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選擇課前讓同學們討論數控加工工藝。
五、基于微信平臺的數控教學的挑戰
1.觀念的轉變
運用微信平臺教學的前提是學校覆蓋WIFI并允許學生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教育觀念在轉變,“去網絡中學習,利用網絡來學習”是當今要努力營造的校園文化。
2.學生的自覺性
運用微信平臺教學這對學生的自制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學生必須能很好地監督自己,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正確地使用。還有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能力較差,影響整個班級學習共同體,這也是教師在實施這一模式時需要著力關注的。
3.教師的素養
使用微信平臺教學的教師需要時刻把握學生當下的學習情況,基于此制作教學視頻和學習任務單,還要查找和學習內容相關的又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學習資料,學生交流,整理學生課前學習反映出的問題,再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等等。所以微信平臺教學順利實施對教師自身的素養提出了較傳統課堂更高的要求。
4.視頻的制作
教學視頻是課前知識輸入環節的一大要素,也是整個模式成功運行的重要一環。據研究表明學生視覺駐留時間普遍只有五至八分鐘,因此要把教學視頻要控制在八分鐘以內,這背后需要教師付出很大的努力。
六、結語
將微信交流平臺與數控課堂教學相結合,是網絡教育環境下數控教學的一種全新的形式。大量研究表明,基于微信公眾號的移動學習模式能夠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參與度、學習效果及學習滿意度,是一種能夠應用到數控教學中的新型學習方式,并能有效促進和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探究學習能力。如何更加充分地挖掘微信所具有的教育支持功能,并發揮其在數控學習中的巨大潛力和應用價值,是一個值得我們在未來不斷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小曼.基于微信平臺的英語教學移動學習模式探究[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4(1):93-97.
[2]徐艷梅,李曉東.基于電子學檔的項目式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研究———以《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為例[J].中國外語,2014(5):81-87.
基金項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研究計劃項目(1710060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