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 高宇博
摘 要:高等數學課程作為高等教育階段一門基礎性課程,其學習效果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后續(xù)專業(yè)課程學習成效。因此,如何提高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就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將針對目前我國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探討,分別從學生和教師角度來探索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希望能為推動我國高校教學發(fā)展起到一些幫助。
關鍵詞:高等數學;高等教育;教學效果
一、引言
高等數學作為一門高等教育階段基礎學科,促進了很多專業(yè)學科的發(fā)展,是大學階段課程學習基礎。對于很多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學生而言,高等數學學習思維及學習方式跟高中數學有很大的不同,對于學生的邏輯推理、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空間想象等能力要求高,因此在初期學習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從而對高等數學產生畏懼心理,對高等數學失去了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就成為高等數學教學工作者非常關心的問題,本文將就這一問題提出一些見解和看法,希望能對提高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有所幫助。
二、高等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1.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是目前高等數學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學生們剛剛步入大學校園,大學對于學生的約束較少,很多學生以為在大學不再需要刻苦學習,因此很多學生心思并不在學習上,甚至出現不來上課的情況,這一點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2.學生學習興趣不濃
作為學習一門課程的內在推動力,興趣是幫助提升課堂效果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很多學生在接觸高等數學學科之后會覺得課程內容枯燥乏味,對于老師講的內容提不起來興趣。還有一部分同學盡管認真聽了課程,但由于學習方法或學習思維不對,在做題時遇到了很多困難,這些情況都會打擊到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久而久之就對高等數學失去了興趣。
3.學生學習效果不佳
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還沒有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大學課程教學節(jié)奏緊湊,課程內容多,一些學生在上課之前沒有做預習工作,那么在實際課堂教學時就很容易掉線,跟不上老師的思維。加上高等數學課程特點,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思維還沒有從高中學習模式中調整過來,導致很多學生學習效果不佳。
4.課堂氛圍不佳
目前在高等數學課堂中最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課堂氛圍不佳,很多高校教師在課堂上像在唱“獨角戲”,缺少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整體課堂氛圍比較沉悶,這種現象對于課堂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
5.教師課堂內容設置不合理
高等數學教學內容繁雜,涉及到的公式、定理、定義很多,有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太重視對于課堂內容的設計,不能夠做到深入淺出將課程內容講解清楚。一些教師在課前沒有進行課程結構的認真規(guī)劃準備,上課時想到哪里講到哪里,導致課堂內容結構混亂,學生很多時候就會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從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6.教師忽視課堂反饋
一些教師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只注重自己輸出的知識有多少,忽視了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反饋,對于學生課堂表現熟視無睹,對于學生課堂作業(yè)并沒有進行仔細分析,不了解學生的困惑點在哪里,從而影響到教學效果。
三、提高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效果途徑
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方式
由于高等數學理論性比較強,對于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空間想象等能力要求高,課程教學內容多、密度大、難度高,導致很多學生提起高等數學,就會望而卻步。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對象,針對性設置課堂內容,改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種來,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提升教學效果。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課堂互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鼓勵他們對一些問題進行大膽推想、預測,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抓住微分與積分、有限與無限、整體與局部等之間的區(qū)別,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從整體上幫助學生了解高等數學,減輕學生的畏懼心理,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2.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合理安排授課內容
教師在進行備課時需要充分了解課堂內容,仔細研究教材,把握教學目標及重點男帶女,熟悉各部分教學內容間的邏輯關系,可以加入一些拓展材料幫助教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質量。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的課堂反饋,對于學生疑惑的眼神要有敏銳的把控力,了解學生對于哪部分內容不太理解,充分了解學生學習需求,幫助學生解決在高等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對于學生的課堂作業(yè)等要進行仔細分析研究,了解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困惑,動態(tài)轉變自己的教學模式,不斷改善提升,從而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關于課堂練習方面,要針對具體的課堂內容特點進行合理安排,比如在進行積分運算時,要多設置課堂練習內容,可以單獨設置一堂習題課,帶領學生多進行運算練習,更好的掌握積分運算方法和應用。
3.改變考核方式,更深入了解學生實際學習狀態(tài)
改變傳統考核模式,不再片面的只看一場考試就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定,同樣過度的考核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學生對于課程的積極性會有所降低。在評定學生學習情況時,不應當只體現在試卷分數上,教師在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時,可以結合學生日常表現加上最終考核成績綜合分析之后進行評定。對于學生的日常評價可以體現在出勤、課堂表現、課后作業(yè)以及中期考核等方面。至于期末考核,教師在設置考核試題時,要對學生的理論知識、運算能力、實際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等進行綜合性的考察,從而更加深入有效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四、結語
作為高等教育階段一門基礎教育學科,很多學校將高等數學課程安排在大一,對于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學生而言,高等數學學科思維及學習方式跟高中數學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一開始進行學習時會覺得難度很大,從而出現怠倦心理,直接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在分析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后,要有效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需要從提升課堂吸引力、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果以及改善考核方式幾方面進行改善,加強教師和學生間的交流,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推動我國高等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杜玲玲.高等數學“四環(huán)節(jié)”教學的策略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4(7):139-140.
[2]白春艷,李明輝.如何提高高等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J].科教文匯,2016,11(368):40-41.
[3]薛煥斌.提高高等數學教學效果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6(25):93-94.
作者簡介:
王聰,出生年月:1996.06.21,性別:男,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湖南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