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菊
學困生(本文所探討的學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且處于通常的教學環境中,但數學學習水平低,達不到國家相應的教學大綱要求的學生)是當今貧困山區學校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他們是學校的一個弱勢群體。如果不及時想方設法去預防和轉化,這個群體的“勢力”會越來越大,這不僅影響了學校的辦學質量,而且對學生的個人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當務之急是預防和轉化這個弱勢群體。那么如何轉化?下面談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一、以人為本,尊重學困生
作為老師,首先必須承認這個事實:每個教學班,學困生與優等生是同時并存的,我們不可能只要優等生不要學困生。作為學生,特別是學困生,他們心里的那把天平是非常敏感的,他們時刻關注著、感覺著老師怎樣對待他們。如果老師常對優等生好一些,他們心里就會不平衡,不舒服,覺得老師只愛聰明的學生,不愛他們,他們會覺得很難過。加上他們的自尊心特別強,自己平時學習老是失敗者,比不上學習好的學生,心里更加不是滋味,自卑感油然而生。因此,教師只有對學困生抱有誠摯的愛、平等的尊重,才能使他們融入到班集體中輕松愉快地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轉化他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愛生的情感特別傾斜到學困生的心里。如:在數學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時,隨之對學困生投去一個充滿信任的、親切的目光、一張和藹可親的笑臉等都會在他們心中掀起波濤。老師心中有學困生,學困生心中才會有老師,師生感情上的一致性,會引起雙方心靈的溝通,此時的接受能力最強,教學效果最佳。
二、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的學習注意力才會更集中,學習的意志才會更堅強。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教師常常照本宣科,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很容易對本學科失去興趣,隨之就是成績日落千丈。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在教法上要不拘一格,靈活多變,多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寓教于樂,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激發學習動力
一般情況下,學困生學習的動力是不足的。他們往往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經常處于被動狀態,也缺乏刻苦鉆研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意志,更缺乏學習的信心。認為“努力也學不會”、“再努力也沒有他們那么棒”等等。因此,對于學困生進行學習動力的培養和激發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學困生小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由于一年級的數學基礎不理想,現在二年級了學習顯得很吃力。他本人很想進步,也曾試過努力,但沒有持之以恒,他看不到自己明顯的進步,到最后還是放棄了。我看到這情景,心情特別沉重。心想:他小小年齡就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害怕失敗了,以后的學習生活怎么面對呢?于是,我常找他聊天,講故事,對他滲透理想前途教育。如介紹李白小時候是怎樣懶學的,后經老婆婆鐵棒磨針之事感動從此發奮讀書成才的故事;說說身邊同學經過努力學習取得進步的事跡等,幫助他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激發他的學習動力和為建設美好家園而學好數學的熱情。經過兩個星期的努力,他終于嘗到學習進步的甜頭了。從此,他對學習充滿熱情,成績一天比一天好。
四、樹立學習自信
“十指有長短,各有所用”。所以我們不能像要求優等生那樣要求學困生,否則,會使學困生十分吃力,甚至對學習失去自信的。正在讀三年級的小歐和小韋,他倆有一個怪現象:這個學期(這個學期我才接這個班)他倆上課的時侯大部分的時間還算認真,能夠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夠跟著老師上課的思路走,但一到做作業,他倆就很習慣地瞟向同桌,甚至抄同桌的作業。這使我感到疑惑:難道他倆上課的表現是假的?于是我找他倆來到我辦公室,平心靜氣地問他倆:“我上的數學課,你們喜歡嗎?”他倆馬上異口同聲高興地說:“喜歡。” “聽得明白嗎?”“明白!”我馬上進入正題,緊接著問:“那為什么做作業時老是看同桌的?”他倆馬上低下頭。過了好一會兒,小歐小聲地說:“老師,我怕自己做得不對、做得不夠快,所以就看同桌的了。”我恍然大悟,他倆為了那個高分數居然連自己都信不過。連自己都信不過自己,這多么悲哀啊!于是我耐心引導他倆:“學習首先要相信自己,作業按照自己懂得的方法去做,確實不會的就問問同學或老師,不要偷看更不能抄同學的作業。如果做得慢一點完成不了那么多的沒關系,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只要是自己認真去做的就好了,做到這樣你們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跟蹤輔導,他們克服了學習依賴別人的毛病,“相信自己”這個念頭一天比一天強。對于這樣的學困生我們有必要對他們降低學習要求,減輕學習難度,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如要求優等生既要較好地完成課內作業,又要求他們認真做拓展題或奧賽題。對于學困生,如果他們自覺、認真地完成課內作業或練習,我們也應豎起大拇指表揚,讓他們感到自己雖然不能解決學習上的所有困難,但可以解決學習上的很多問題,他們也是有用的,在學習上他們也是有收獲的,他們同樣是能學好數學的。正如新課標強調的: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五、縮短與榜樣的距離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模仿的能力是強大的。此時我們可以介紹學困生讓班上的優等生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向榜樣學習,只要堅持,自己很快會有進步的。
六、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相對來說,學困生的記憶力、領悟力等都不如優等生,正常課堂上所教的東西,學困生是難以“消化”的,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非常重要。通過輔導,使他們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總之,在學困生教育轉化工作中,教師必須尊重他們,注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從興趣愛好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樣,有愛心,有耐心,鼓勵他們積極向上,精心灌溉,培育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