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鳳靈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提出,數學課堂應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人人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盡管每一個數學教師都有讓學生學好數學的美好愿望,但在教學實踐中,還是有不少學生在學習上出現困難的現象。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成了許多數學教師關注的重點。
一、小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課堂缺乏生氣,教學方式落后
近年來,由于數學教材的更新換代快,面對頻繁的教材更替,一些教師沒有靜下心來認真地研究教材,仍是按照老套路教學。部分教師會忽略教學情景的創設,不注意運用各種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教學內容直接進行直白的傳授,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沒有生氣。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部分教師為了追求升學率、優秀率,盲目的提高學習的難度,增大教學容量,忽視數困生的學習。枯燥無趣的課堂,單一的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是導致數困生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教師對學困生缺乏關愛,對其喪失信心
北京教育科學院楊忠健教授指出:“教師不當的教育行為容易引起學生的心理困擾,如厭學情緒、學業不良、注意力障礙、學習焦慮、學校恐怖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響。”不可否認,教師對數學學困生都有過關心、有過期望,但當短期內不能使其成績提上去時,繁重的教學任務下,部分教師會對他們喪失信心,選擇放任或放棄。在班級中,數困生感受不到教師和同學的重視,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如果這時候教師再漠視或歧視他們,會使他們產生自暴自棄的學習態度,甚至厭學的情緒。
(三)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對數學缺乏興趣和信心
大部分的小學數學學困生學習的態度不后端正,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難以集中,思想容易開小差,紀律比較渙散,他們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半途而廢。學習上的困難導致他們喪失學習的主動性,缺乏解決問題的毅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缺乏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一個人的童年及少年時期怎樣度過,由誰帶路,周圍世界中哪些東西進入了他的頭腦和心靈,這些都決定著它將成為一個怎么樣的人。其實,學困生做作業花費時間要比成績好的學生更多,這時候,他們更需要家長的鼓勵和監督。家長如果不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甚至還嘲諷挖苦孩子,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信心,家長沒有履行一個家長應盡的責任,對學生管束過于松弛,這也是導致學生在小學階段變成學困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
(一)提高教師職業素養,增強個人課堂魅力
要促進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教師是關鍵的因素。教師要為孩子創造有趣的課堂,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個人魅力。教師要創造機會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同時,用好網絡上的資源,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師不僅要課堂上教授知識,還要做學生的朋友,做學生學習和人生的引路人,柔性管理班級,真誠地對待學生。學生獲得老師的關注和鼓勵,他們會更努力地學習。
(二)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缺乏興趣、缺乏信心幾乎是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共性。教師要運用各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因此,轉化學困生的首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其樹立信心。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借鑒賞識教育,通過滲透發現法、激勵法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喚醒學生渴望進步的愿望。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和鼓勵,激起學習的興趣,就會點燃心中追求上進的希望之火。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效果得以提高的保障。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自己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中小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習慣”。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養成預習新課和復習的習慣,教會學生科學有效做筆記,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等這些都應該成為學生學數學的良好習慣。
(四)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數學學困生在成績比較落后的情況之下,往往在心理上受到周圍同學的排擠和老師的不待見,感覺自己是“落后者”。在學習上遇到問題后,不敢請教他人,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最終導致學習困難程度加劇,這時候,教師要創造積極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學習,鼓勵學生提問,多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學生,讓學困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學習中并嘗到學習的成就感。
(五)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
大部分學困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如果用單一的標準來評價學生,可能會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急功近利式的評價方式不適合對學困生進行評價。在評價機制上,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在評價學困生時,要盡量縮短比較的時間跨度,比如可以進行本周和上周比較、今天和明天比較等;在衡量他們的成績時,盡量多采取縱向比較、少橫向比較,讓學生和自己比較、少跟他人比較,即使比上次考試多得了3分,也是值得表揚的。變單一的評價方式為多元評價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這是轉變學困生的一個有效的策略。
(六)創造和諧民主的家庭環境
家長要為學生創造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和想法,充分尊重學生,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加強家校聯系,當學生取得進步時,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當學生遇到困難或是考得不理想時,家長要和學生一起,分析原因,制定下一步的學習計劃,在學生的學習中,做好監督。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相信,數學學困生的不良學習習慣是可以通過有效的策略轉化的,每個學生都有學好數學的潛力,只要學生自己不斷地努力,慢慢培養興趣,樹立信息;只要教師堅持不放棄,多在提升課堂的有效性上下功夫;只要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合作,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就一定可以轉變學困生的學習態度,增強了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讓他們在小學階段為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