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
【摘 要】在現代化企業的管理過程中,內部審計對企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不僅僅是構成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部分,更是有效保證企業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筆者立足于企業財務分析與財務審計的重要性,通過分析,總結出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就如何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旨在規范企業會計工作秩序,促進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提高。
【關鍵詞】財務分析;財務審計;企業管理
通常情況下,企業為了能夠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會通過相關的方法與程序與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客觀的評價與監督,以確保企業內部控制的合法性與真實性,從而促進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營目標的實現,這就是企業開展內部審計的目的。對于現代化的企業來說,建立一個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具體的實務操作中,需要立足于財務分析與財務審計的理論上進行其體系與方法的研究。一般來說,只有能夠將兩者的對象、方法與目的進行實際的分析,才能有利于形成完善的體系。筆者立足于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出一些體會,以期與同行進行探討與分析。
一、財務分析與財務審計的區別與聯系
筆者立足財務分析與財務審計的概念、目的、內容以及方法四個方面,來闡述分析兩者的區別與聯系,具體如下:
(一)區別
1.概念
財務分析與財務審計的概念本身就不同。財務分析又被稱為財務報表分析,是通過一些財務報表上的數據狀況對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未來發展進行有效評價。而財務審計不同,財務審計是由獨立的審計人員或者審計機構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以及結果進行相應的審查,以保證其經濟行為與現行的要求標準保持一致,同時會將審計結果提供給相關使用者,以進行經濟監督活動。
2.目的
財務審計與財務分析的目的也是不一樣的。財務分析的目的重點在于了解企業的盈利狀況與償債能力,從而及時了解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而審計的目的是對企業賬務過程的準確性、真實性與合法性進行有效監督與貧家,通過審計的行為來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可信程度。
3.內容
可以說,兩者本身概念和目的的不同,就決定了其內容的不同。財務分析的內容重點在分析與計算,是根據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動態損益表中的各類經濟金額展開計算,得出各類財務項目的一個比率,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有意義的依據。而財務審計的內容則是把企業作為被審計單位展開對財務收支活動、業務活動以及管理活動進行審查,以保證財務審計的真實性與合法性,財務審計的重點是監督和核實,涉及較為廣泛的范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與財務分析也不一樣。
4.方法
由于工作重點內容的不同,財務分析與財務審計的方法也大有不同。財務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又有很多分支,其中包括比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財務分析的方法在財務審計的過程中也會被部分審計人員采用,但事實對于財務審計來說效應不大。財務審計的方法多由查賬方法與取證方法互相結合,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但是財務審計的方法在財務分析中無法使用,這就是兩者在方法上的不同。
(二)財務分析與財務審計的聯系
1.財務分析是基礎,財務審計是最終目標
企業財務分析可以為財務審計提供正確、可靠的財務資料,是保證企業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條件。企業財務審計一般從財務分析入手,當財務分析不能滿足審計評價的需求時,會向著企業效益審計更高的層次發展,展開對企業的效果性、效率性、經濟性等審計工作。
2、財務分析與審計具有相容性
企業在進行財務分析中也體現了企業效益審計的一些行為,比如在審核企業生產成本的合法性與真實性的過程中,一旦出現成本超過開支以及效益下滑,就附帶了企業效益審計的一些內容。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很多審計機關沒有單獨把企業效益審計作為一個獨立的類型來展開審計,而是在財務分析的過程中才會去關注企業效益與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一般情況下,也只是在企業財務審計的報告中,小部分地提出關于效益的管理的評價以及建議,不能有效平衡財務分析與財務審計的關系。
二、正確處理財務分析與財務審計關系研究
眾所周知,財務報表實施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要基礎,財務報表的準確性直接影響了財務分析報告準確度,而財務審計可以為財務分析提供較為準確,能夠真實反映企業情況的會計報表。盡管財務分析中會發現一些存在錯誤的數據,但是依靠財務分析是不能精準確定財務數據的,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在開展財務分析之前進行有效的財務審計,全面調整和核實財務報表數據,從而獲得接近真實經營狀況的財務報表。
在審計過程中,我們如果能準確應用財務分析方法,我們可以快速地發現我們的審計重點。例如我們運用比較分析法可以快速發現公司財務某些方面(銷售利潤、凈資產或債權債務)出現了異常波動。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再運用因素分析法便可以快速推導出哪些財務科目(彰響銷售利潤的銷售價格、銷售數量、銷售成本、銷售費用)出現了異常波動,可能存在嚴重的做假行為。這樣再結合常用的審計查證方法便可以查證核實問題的具體情況,對報表作出必要的調整處理。
此外,處理好企業效益審計同企業財務審計的關系,還要做好我國經濟法律制度建設工作,減少財務活動中的違法違規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減少企業財務審計的工作量,為企業效益審計打好基礎。而審計的主要目標將放在評價企業經濟活動是否合理、經濟和有效,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上,合規性其次。
三、總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發展體制也日益完善,相對來說企業的財務會計活動也朝著規范化發展,一些違規的現象也在逐漸減少,未來企業的財務審計將成為主要內容。我們在審計工作中要抓住重點項目,能夠正確處理好效益與法律之間的關系,協調財務分析與財務審計的關系,在實踐中探索出持續健康發展的財務審計道路。同時,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評估意識,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推動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保卿.績效審計理論與實務[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2]杜建菊,王德禮.經濟效益審計[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
[3]NGUYEN THI KIM NGOC(阮氏金玉).越南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對盈利水平的影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