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菲 張鐵梅
摘要:本文通過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定義及特點,分析當前圖書館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一步探討研究如何加強圖書館文化建設,深化校園活力,促進校園文化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圖書館文化? ?校園文化? ?現狀? ?可持續發展
一、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定義和特點
(一)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定義
我國學者對圖書館文化定義較為綜合的說法是“圖書館文化是圖書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受一定歷史階段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為圖書館人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1]。因此,圖書館是文化的傳承者,能夠在培養人才中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圖書館文化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即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質文化包括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及圖書館的館舍和基礎設施等硬件設備以及整個圖書館所映射出來的書香氛圍;圖書館的精神文化是整個圖書館文化的精髓,是一所圖書館精、氣、神所在,圖書館的館員價值觀、行為準則、精神面貌等。圖書館的制度文化是圖書館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很好的結合,是對組織和成員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的手段,包括管內各種規章制度、行為規范等。[2]
(二)圖書館文化建設特點
1.圖書館文化建設有利于為讀者提供好的閱讀環境
圖書館文化建設過程中,很多學校的圖書館建筑比較典雅、大氣,比較具有代表性。高校圖書館建筑會結合院校建筑文化特點來規劃和進行,例如,結合學校的校風、學風等再配上現代化技術,從基礎上體現了現代高校圖書館環境文化的構建。圖書館寬敞的閱覽室、書庫窗明幾凈、綠植春意盎然、墻壁、柱子上掛著名言警句無一不彰顯出濃郁的文化氛圍,吸引廣大讀者前來學習。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最終目標就是為讀者營造環境、引導讀者閱讀,因此圖書館環境建設是圖書館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2.圖書館文化的促進和導向作用
圖書館作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教學、科研、圖書館),其在高校建設發展中作用顯著。圖書館豐富的文獻資源為廣大師生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圖書館館員的容貌姿態、言談舉止等對讀者乃至整個學校的文化建設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特別是新入校的學生,剛從緊張、高壓的高中生活中解放出來,豐富的大學生活更是有很多自由安排時間,容易讓學生放松同時學生也會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圖書館是引領他們快速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和方法的良好途徑,濃郁的書香氛圍和現代化館舍條件易吸引學生前來學習,形成良好的校風和學風,為校園文化建設打好基礎。
3.圖書館文化的激勵和福射作用
圖書館館員的形象(精神面貌、言行舉止)對前來圖書館學習和查閱資料讀者生來說都是一種影響,館員積極的精神面貌,友好的服務態度往往會給讀者一種舒適、溫暖的感覺,使其原因接受檢索文獻資源教育與閱讀,并由此對館員充滿感激之情,自身也會充滿熱情,并會將這種熱情傳遞到下一個讀者,從而影響到到館的每一位讀者。更好的提高圖書館的利用率,為校園文化建設助力。
二、當前圖書館文化建設現狀分析
(一)圖書館文化建設缺乏專業人才隊伍
圖書館文化建設還沒有形成建設體系,大多數圖書館處于摸索階段,很少有專業的人才隊伍去負責。目前,圖書館文化建設多數是館內采編、流通等部門工作人員兼顧而已。這些人員自身理論素養不高也沒有專業知識儲備,大多只能應付了事,想要把圖書館文化建設做好,必須引進專業人才專門負責才行。
(二)圖書館文化建設重視不足
無論是圖書館愿景還是圖書館的發展目標,最終能夠實現依賴于落到實際執行中。當前,圖書館作為服務保障單位,通過提供簡單的借閱服務,文化建設效果很微弱。所以,“重服務,輕文化”現象一直存在,很多高校圖書館定位于教學輔助保障機構,相應的認為圖書館只需做好簡單的藏書、借還工作即可,導致館員對館文化建設不足夠重視,上級領導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最終導致圖書館文化建設理念只是說說而已,最終造成了圖書館文化建設不能更好的發揮凝聚力。
(三)圖書館文化建設創新不夠
圖書館作為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主陣地,直接影響到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圖書館通過舉辦各種活動來吸引學生。圖書館館員長期的職業倦怠心理造成其服務意識淡薄,也直接導致工作缺乏主動性、創新性,每年活動時,直接沿用上一年的,很少有人會去舉辦形式新穎、符合讀者心理的活動,常年單調統一、陳舊的活動形式難以吸引大量讀者前來參加活動。長遠發展下去,不利于圖書館文化的積淀,更不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
三、加強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重視館舍規劃和建設,打好基礎
圖書館作為“學生第二課堂”形成需要有的館舍環境氛圍。圖書館高大的建筑、寬敞的閱覽室、整潔有序的書庫、生機勃勃的綠植、搭配墻壁上的名言警句、無一不引導著讀者進入知識的海洋,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讀者的學習熱情。這些不僅能夠直接體現高校人文內涵,形成獨特的文化氛圍,更好的彰顯其靈魂性。
(二)完善規章制度、規范行為
古人云:“不以規矩,難成方圓”,圖書館規章制度是圖書館主管部門制定并報上級部門審批(備案)公開的圖書館辦事規程。規章制度具有一定的約束性、權威性、穩定性。圖書館在制定規章制度時須結合本校實際,科學嚴謹還需人性化管理。因此制定制度時須考慮到:圖書館與讀者、讀者與讀者、圖書館與學校的實際關系等。制度使讀者自覺規范行為意識培養自我約束力和自我管理力,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制度意識,在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同時享受圖書館帶來的資源文化盛宴。
(三)人性化管理,提高館員素質
一個真正的圖書館館員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圖書館、熱愛圖書館工作的心。,能夠真正用心去對待工作,用心對待每一位讀者,一句“你好,請問你想要哪方面的資料?”就能讓讀者感受到圖書館館員的精神風貌。另一方面也需加強圖書館員的信息素養的培養,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機會使館員們及時了解圖書館前沿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更好的服務讀者、引導讀者。圖書館館員素質培養直接影響到圖書館文化乃至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發展。
(四)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創新服務
第一,舉辦學術論壇、專家講座。可以多多邀請各類專家、學者前來做客講座,吸引各類讀者前來參加。如筆者所在圖書館就會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前來做客、講座為讀者帶來各專業,領域比較前沿的知識。此外,還會邀請本校的一些名師大家給讀者帶來一場又一場的文化盛宴,吸引廣大讀者前來參加。圖書館營造出濃厚的學術氛圍,影響了每一位到館的讀者。
第二,舉辦形式多樣、新穎的讀書活動。閱讀活動、讀后感征集等這一系列活動是圖書館傳統的讀書活動。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如:定期召開讀者交流會,在各專業、學院派一名代表設立聯絡員,定期集合召開會議了解研究和講座有所不同,它能提升圖書館的藝術氛圍,豐富圖書館文化,但相對而言,互動性不夠。實際中,我們可以采取成立讀書活動部或專業愛好協會等形式,讓廣大師生參與到圖書館的日常管理中,使廣大師生成讀者的最新想法,讓每一位讀者都能直接間接的參與到圖書館的文化建設當中來。良好文化氛圍的營造是高校圖書館文化與大學內涵提升的重要保障,而做好這一工作的方式方 法也不盡相同。圖書館管理者和館員也要積極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找到讀者與圖書館有效的結合點,使廣大讀者將圖書館當作自己的精神家園。[3]
總之,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的,圖書館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發展的過程,需要領導者不斷探索、研究,更需要圖書館館員的積極推動乃至每一名讀者的積極參與,加強圖書館文化建設,從而促進學校文化建設發展,最終建成和諧人文的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1]丘秀文.從文化三個層次談高校圖書館文化和校園文化的共建[J].科技情報開放與經濟,2011,(35):75-76.
[2]李雨函.高校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鄭州大學,2015:17.
[3]化秀玲.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與校園文化的內涵提升[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8,(04):36.
(作者單位:海軍蚌埠士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