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青年們前赴后繼,勇擔重任。習近平青年觀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組成部分伴隨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的一系列講話逐步形成。使得習近平青年觀具有培育青年的“初心”和“使命”,引導青年“扣扣子”,助推青年實踐的豐富內涵。習近平青年觀對廣大青年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啟示,其一,廣大青年需要打好基本功,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其二,廣大青年需要用歷史的眼光啟示自己。
關鍵詞:習近平? ?青年觀? ?內涵? ?啟示
一、習近平青年觀的理論來源
習近平青年觀伴隨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的一系列講話逐步形成。馬克思主義關于青年的論述是習近平青年觀的理論基石,中國共產黨對青年觀的理解是習近平青年觀的直接理論來源。
(一)馬克思主義關于青年的論述是習近平青年觀的理論基石
馬克思主義關于青年的論述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形成了關于青年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認為青年在選擇職業的同時一方面要考慮是否力所能及,另一方面還要考慮自身與社會建立的關系。在《臨時中央委員會就若干問題給代表的指示》中談到我們要保障少年和兒童不受剝削和侵犯。恩格斯在《伊默曼的〈回憶錄〉》中談到青年人年輕、朝氣、有力量,敢于拼搏奮斗。[1]體現了培育青年對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重要性。因此,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時期,通過引導青年對職業的考慮,主張青年要擁有歷史使命和擔當;通過保障青年的發展,積極培育接班人;通過對青年的未來展望,鼓勵青年使得青年富有朝氣,充滿力量。不難發現習近平青年觀中蘊含著馬克思主義關于青年的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青年的論述的繼承和發展。
(二)中國共產黨對青年觀的理解是習近平青年觀的直接理論來源
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建設過程中,每一屆領導人都對青年給予厚望。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毛澤東同志對廣大青年提出要求,不論在學習中、思想上還是政治上都要有所進步。到了鄧小平時期,鄧小平同志強調青年要有遠大理想,積極投身于祖國的生產勞動。進入江澤民時期,江澤民同志談到大學生要到基層去磨礪自己,珍惜時光,勤奮學習,努力實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到了胡錦濤時期,胡錦濤同志談到黨對青年給予厚望,祖國的未來屬于中國青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依然高度重視是青年的培育和發展,習近平同志談到:“青春是用來奮斗的。”[2]習近平同志用自己在梁家河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在理想層面要“志當存高遠”;[3]在學習方面應懂得“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4]在價值觀的形成中,要 “像穿衣服扣扣子”;在創新方面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5]在做事情時要篤實,要做到“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6]因此,習近平青年觀的形成一方面是基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另一方面歷屆領導人對青年觀的理解則是習近平青年觀的直接理論來源。
二、習近平青年觀的豐富內涵
通過對習近平青年觀的梳理,我們了解到習近平青年觀的邏輯框架分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關于青年的論述以及中國共產黨對青年觀的理解。伴隨著習近平同志系列講話中關于青年的論述,習近平青年觀在生成過程中蘊含了培育青年的“初心”和“使命”、引導青年“扣扣子”、助推青年實踐的豐富內涵。
(一)培育青年的“初心”和“使命”
培育青年的初心和使命意味著青年是最富夢想,最具朝氣的,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正是因為青年具有這些優點,中國共產黨才會將相信青年,大力培育青年。青年的成長成才對國家和民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培育青年的“初心”和“使命”同時也意味著讓青年肩負起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偉任。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談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7]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正處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大報告同時指出廣大青年應志存高遠,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擔當重任,不忘使命,不懈奮斗。因此,培育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的“初心”和“使命”體現了習近平青年觀的豐富內涵。
(二)引導青年“扣扣子”
青年在成長時期面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教育方式對人格的形成、心智的培養、與社會的接洽、思想與行為的轉變和規范上都有所不同,因此會形成不盡相同的人才。在面對當今社會信息化、網絡化,面對西方社會思潮的沖擊,如何引導青年在不同的環境中就會形成差異,歸根結底是引導青年走向正軌,培育社會主義接班人。因此對于青年來說,在成長過程中要重視價值觀的形成,重視價值觀教育、重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基石,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支撐。弘揚民族精神,就是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讓廣大青年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黨和全社會要為青年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不斷地關心、引導青年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創造條件。
(三)助推青年實踐
青年在成長成才的過程面對的挑戰、復雜環境時在缺乏理想信念時可能會導致精神上的“缺鈣”。青年作為祖國的未來,中華民族的希望,青年的成長成才祖國的繁榮發展密不可分。因此,助推青年實踐的含義就是要相信、鼓勵、幫助引導青年樹立遠大理想,通過遠大理想激勵青年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努力奮斗。作為動力的來源,學習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青年成長成才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過程。在努力學習之外還要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要通過艱苦奮斗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三、習近平青年觀的啟示
(一)廣大青年需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
對于廣大青年來說大部分的青年時光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在學校中,一方面我們要汲取科學文化知識,提升知識素養,通過不斷地學習,運用知識實踐,培養過硬的本領。也就是說,只有親自實踐,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才能變成真知,才能成為真本領。因此,廣大青年應知行合一,用過運用知識指導實踐,在時間中不斷磨礪,增長才干。另一方面要培養政治意識,提升政治素養,為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時刻準備著。培養政治意識首先就是要堅信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無神論,是實踐唯物主義理論。廣大青年首先要具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其次是培育良好的道德素質、思想素質、心理素質,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政治素養,才能真正的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
(二)廣大青年需要用歷史的眼光啟示自己
廣大青年需要運用歷史的眼光啟示自己就是說在看待自身時要運用全面的觀點、歷史觀點、辯證觀點來看待自己。在面對西方外來事物時,廣大青年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做到明辨是非,不能因為孤立的觀點而“全盤西化”,應運用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西方的先進之處我們要結合自身的實際做到批判的繼承。面對西方政治思潮的攻擊我們要做到堅決抵制。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和飛躍。廣大青年應樹立道理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不切實際。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講話:“青年有著大好機遇,關鍵是要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為功。心浮氣躁,朝三暮四,學一門丟一門,干一行棄一行,無論為學還是創業,都是最忌諱的。”[8]廣大青年肩負著歷史的使命,要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從自身做起,積極學習,敢于吃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17.
[2][3]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J].人民教育,2013,(10):2-5.
[4]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4-26(02).
[5]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4-30(02).
[6][7][8]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J].中國民族教育,2014,(06):2.
(作者簡介:楊昊霖,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形成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