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唯 孟愛玲
摘要:十八大以來,總書記有關青年的培養問題發表了諸多講話,體現出我們黨對于青年全面發展的高度重視。高校共青團對于青少年價值觀培育和綜合素質提升等方面發揮著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2017年《習近平個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中,深刻地闡述了總書記的青年工作觀的重要思想,對于高校共青團的建設改革具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高校共青團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進行黨的青年群眾工作,才能更好地擔當起在高校青年培育中的重要角色,才能更好地推進青年成長成才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新時代青年工作觀? ?高校共青團建設? ?啟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在當今時代的背景下,結合國外發展形和中國實際情況,在把握青年成長的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時代青年觀,新時代青年工作觀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如何做好青年工作等實際問題做出了全面的回答。青年工作必須堅持黨管青年的原則。高校作為培育青年的基地,必須加強共青團的改革建設,提高其服務學生的工作效率,改革其引導青年的組織建設,推進其馬克思主義群團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青年在道德培育和綜合素質等全方位的發展。
一、新時代青年工作觀的內涵解析
(一)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
總書記指出:“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1]中國共產黨始終相信青年、關心青年、指導青年,中國青年群體在黨的帶領下,在每個歷史時代都發揮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是推動時代發展的巨大力量。在當今時代下,面對復雜的國際情形,面對國內“兩個百年”目標、“中國夢”的實現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實現,新的時代又賦予了青年新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青年自身最富生命力和最富創造力的特點,使其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主力軍,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當今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
青年運動必須同時代發展和國家發展的整體規劃相一致,青年運動的方向關乎國家的發展方向,與青年自身的發展也息息相關。青年運動必須要堅持黨管青年的原則,要不斷改革和完善黨的群團工作,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把群團工作群團建設納入到黨建工作總體部署中來,加強對于青年運動的思想和組織引導,使得當代青年運動與中國夢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相互結合,在發展方向和實現目標方面必須和國家的規劃保持相互一致,使得青年在實現自身夢想,享受到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實現其社會價值,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獲取滿足感和社會的認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握住青年運動的整體方向,為青年的成長成才創造更加優質的環境。
(三)青年要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當代青年的價值觀是對國家和社會的反映,對于國家和社會的價值追求又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青年的價值觀的方向決定了未來國家和社會的價值觀的方向。當今時代,互聯網的廣泛使用使得各種信息的傳播速度變得十分迅速,信息的傳播范圍也十分廣闊,而青年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再加上青年本來所具有的的不穩定性的階段性特點,面對繁雜的信息,如果沒有正確的指引,就有很大可能造成選擇上的困惑和錯誤,其對于青年的成長和發展會有著很大的消極影響??倳浀摹翱劭圩印崩碚摚赋霎敶嗄暌獦淞⒄_的價值觀,要有高尚的人生追求,,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要在實際生活中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行動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大青年群體要利用好國家以及學校所創造的條件和環境,艱苦奮斗,勤奮學習,埋頭苦干,在實踐和工作中磨礪自己的意志,鍛煉自己,不斷練就自己的真實本領,爭當時代的弄潮兒,勇于開拓,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四)堅持黨管青年,為青年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環境
在青年的培育過程中,要始終堅持黨管青年的原則。在共青團的建設以及改革中,要加強黨的指導,總書記強調共青團要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準工作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擴大工作有效覆蓋面[2]??倳浽谥v話中多次強調各個部門要協同配合,結合青年成長規律和獨有的性格特點,為廣大青年創造更多展現自身的機會,為增強其綜合能力開展更多的學生活動,使得青年在社會實踐和學生生活中切實增強自身才干,練就一身本領。
二、新時代青年觀對高校共青團建設的啟示
(一)堅持黨在思想上的指導地位
對于該校共青團的改革建設,中共中央在2015年7月下發文件《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2016年8月下發文件《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針對青年培育和高校共青團建設,在2017年又發表《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這一書籍收集了總書記歷來有關新時代青年觀的諸多講話和觀點,以及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對于高校共青團建設和改革的諸多意見。高校共青團在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在思想上要堅持黨的領導,把握好自己發展的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群團發展道路。
(二)深化高校共青團改革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總書記青年工作觀的指導下,高校共青團要始終保持鮮明的政治性、與時代接軌的先進性和加強黨群關系的群眾性。在高校的建設的改革過程中,首先就要保持黨的指導地位,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有著堅定的政治立場;其次要明確改革目標,按部就班,協調各個方面,促進共青團整體優化發展;還要緊緊圍繞高校學生工作,激發青年學生參加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的積極性,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打造具有時代性、政治性、覆蓋力大、影響力強、工作效率高的高校共青團。
(三)優化高校共青團隊伍建設
加大對于高校共青團干部、青年工作者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共青團隊伍的整體的政治素質和精神修養,在工作實踐中明確任務要求,提高工作的效率,鍛煉工作能力,培養一直政治立場堅定、理想信念明確、熱愛團青工作、熱心服務學生、工作效率高、工作能力強的優秀團青隊伍。將堅定團青工作者的政治導向和政治立場為首要的目標,不斷強化團青工作者黨指揮團的意識、服務學生的意識、勇擔責任的意識、顧全大局的意識。優化培訓方案,從自身發展的實際出發,不斷更新培訓的新內容,使得團青工作與時俱進。實施分層分階段培訓,依據高校共青團自身建設的特點,重點培訓和把握核心內容。創新共青團培訓的方式方法,可以開展理論學習、外出深造、實踐鍛煉,交流心得等活動,提升培訓的實際效果。
(四)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
高校共青團應該吸收各個年級,各個班級的優秀青年、團體,開展更多的校園文化活動,以文育人,為青年才能的施展創造更多的機會,搭建更多社會實踐的平臺。用優秀的文化感染青年學生,使得在文化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提升青年學生的文化修養和實踐能力,有利于提高青年學生的凝聚力,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
(五)搭建創新創業教育的平臺
為了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高校應為青年學子提供更多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機會,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同時,應積極搭建創新服務平臺,以創新創業競賽為依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大學生在創新創業的浪潮中建功立業,開拓進取;組織學生參加校園現場招聘會,使學生能夠通過應聘了解到社會勞動力市場和當今的熱門職業,使其對于自己的職業做好規劃;也可以邀請優秀的企業家到校演講,發揮榜樣的作用,激發青年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
三、結語
新時代青年工作觀是新時代青年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深刻回答了當代中國青年的重要的社會地位和對于歷史發展的重大作用,明確了青年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青年工作思想,豐富了黨的青年工作理論,對于青年工作的實踐具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同時,新時代青年工作觀分析了當代共青團建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高校共青團的改革建設對于如何培養合格的中國青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共青團應該要準確定位自身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完善自身改革和建設,與高校的其他部門和社會相互協調,為高校青年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和平臺。在工作中,要加強與青年學生的思想交流與聯系,將黨的精神傳達給青年學生,密切黨與青年學生的聯系,增強青年學生的凝聚力,激發學生愛黨愛國的熱情,將青年學生培育成推進中國持續發展的強大有生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考察中國政法大學——青年要立志做大事[N].人民日報,2017-05-04.
[2]易帥東.論習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J].北京:北京青年研究,2017.
(作者單位:[1]魏唯,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孟愛玲,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