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 要:表達課一定要滲透方法的指導,而方法的滲透指導必須借助文本的使用。語文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地運用文本,利用文本呈現的不同形式、語言表達的不同特點,選擇好切入點,滲透表達方法的指導,從而使表達課精彩紛呈。
關鍵詞:方法指導;文本形式;文本語言;切入點
前幾天,在一次表達課教學研討活動中,王毓新教授問孩子們:“這節課與你們平時的習作課有什么不同?”一個孩子答道:“這節課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寫作文,比拿回家寫效率高。”童言無忌,孩子的回答道出了很多常態習作課的真實現狀——習作課的任務放到了課下,課堂上缺少了方法的指導。
回想讓我印象深刻的專家的習作課,無一不是當堂滲透寫作方法。正因為有了教師的方法滲透指導,所以才有了學生習作的精彩展示!語文課標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要想教給學生表達方法,離不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地運用文本。
一、巧用文本形式教表達
《流浪狗之歌》是一本無字繪本,蔣軍晶老師卻用這全書沒有只言片語、只有簡潔線條的特殊文本,激發了學生無限的想象力,成就了一堂“潤物細無聲”的習作教學課。
上課開始,蔣老師連續出示了繪本《流浪狗之歌》中的圖畫。雖然沒有一個字,但學生從連貫的畫面中大致看懂了故事內容:偏僻的郊野路上,一部車子疾馳而去,丟下一只被扔出車窗的狗。它孤獨無助,只能尋著車子走,從荒野到海邊,從河岸到城道,一路嗅著,一路尋著,忽而停止腳步,卻又突然抬頭向天空咆哮……最后,流浪狗與一個孤獨的小孩相遇了,絕望的心再度燃起一絲希望……
第二遍看這本無字繪本時,蔣老師讓學生說說“哪幅畫面讓你特別感動?”很多學生選了這樣一幅畫面:流浪狗呆呆地望著遠去的汽車,簡潔的畫面中只有流浪狗、延伸向遠方的長長的路和流浪狗孤獨的拉長的影子。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是這樣進行的:
師:從這幅圖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流浪狗特別的孤單、可憐!
師:(去掉畫面中的延伸向遠方的長長的路及流浪狗的影子,畫面中只剩下流浪狗。)既然要表現流浪狗的孤單,我索性把畫面中的路和影子也擦去,只剩下流浪狗,這樣,你有沒有覺得流浪狗更孤單了?
生:(仔細看看畫面,面面相覷,搖搖頭)沒有!
師:為了表現流浪狗的孤單,可不可以去掉“路”“影子”?
生:(大聲地)不能!
師:請你給這幅圖配文字,可以強調“路”“影子”,以表現出流浪狗的孤單。
……
蔣軍晶老師巧妙地利用無字繪本的特點,僅僅通過前后兩幅畫面的對比,便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環境渲染對刻畫人物內心的重要作用。教師沒有過多的講解,但什么叫真正的“借景抒情”,想必通過這節課,學生已有深刻的感悟。
所以我認為,不同文本有其獨特的表現形式,作為教師,應該有敏銳的洞察力,發現該文本獨特的表現形式。若能巧妙地運用不同文本的不同表現形式,相信我們也能像蔣老師一樣,在潛移默化中指導學生習作方法。
二、找準文本語言教表達
很多經典文章中,作者在表達上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如果拿到一篇文章,從方方面面去學習它的表達方法,肯定是什么也學不透。所以,作為教師,面對文本、面對經典時,首先要從眾多的表達特點中,提煉出本篇文章中最突出、最適合孩子們學習的表達方法,選好本節課的訓練點。
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圍繞著“預測”這一單元目標編排的。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而且在情節上都是反復性結構。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根據預測點合理想象、創編故事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選好文本切入點練表達
專家的課堂總是給我們很多啟發,我為他們巧妙利用文本的智慧所折服,也被他們求簡求真的課堂風格所吸引。于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也試著用好文本去教表達。
在教學《紙船和風箏》的第一課時,學完生字詞后,要重點學習課文的前6自然段,體會紙船和風箏帶給兩個小伙伴的快樂。這次,我并沒有像以往那樣,帶領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而是抓住了課文中的關鍵詞“樂壞了”,先請學生說說自己對“樂壞了”這個詞的理解。接下來,重點讓學生從文本中找找:你覺得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兩個小伙伴看到紙船和風箏樂壞了!學生借助文本和插圖,找到了人物的表情——眉開眼笑,找到了人物的動作——“一把抓住”、手舞足蹈。然后和學生一起總結出:原來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都可以表現出他的高興。接著,我用大屏幕呈現了幾段表現人物“樂壞了”的片段描寫,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都可以表現出他的高興”。最后,讓學生說說自己什么時候也“樂壞了”。學生在交流時,不知不覺通過表情和動作表現出了他的高興,不知不覺將文本中的表達特點內化成了自己的語言。這樣,學生不僅感受到了紙船和風箏帶給小伙伴的快樂,而且學習了課文的語言表達,這堂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深深感到:沿著專家的腳步,用心思考,用好文本,我們也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表達的樂趣,也能讓我們的課堂精彩紛呈!
參考文獻:
[1]李明明.巧用文本,讓“寫”開花[J].教師,2015(3):20.
[2]王黎明.巧用文本,有效訓練[J].考試周刊,2012(58):41.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小學讀書節活動與日常教學有機融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研究》的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078。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