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標
摘 要:處于素質教育、人文教育的大環境中,要求教學活動必須最大程度上顯示數學學科的作用與特征,為學科滲透、時間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提供契機。總結性微作文能夠幫助小學生拓寬數學知識面,深刻體會學習方式,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發揮學生個性。基于此,結合數學總結性微作文基本寫作流程、數學總結性微作文的主要內容展開分析,希望為數學教學效果提升帶來有效參考。
關鍵詞:數學總結性微作文;寫作指導;實踐思考
一、數學總結性微作文基本寫作流程
結合數學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性微作文的基本寫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首先,選題。教師應該由方法、知識、變式訓練、數學問題、課外活動等方面入手,整理和提供數學圖片、數學文字相關的材料,幫助小學生按照數學材料和知識展開寫作。其次,編寫引言。數學教師仔細閱讀數學材料,充分理解教材內容,明確具體寫作要求后擬定寫作方案、設計引言,仔細講解所選題目,進一步開拓小學生思考方向和空間。再次,實施。按照學生具體情況和寫作內容,總結性微作文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中限時完成,或者要求課外寫作,通常給2~4天時間。確保小學生可以有更加充足的時間整理資料,完成質量更高的作文。教師幫助小學生查閱數學資料,初步擬寫作文框架,注意文章用語的表述和選擇,提高文章邏輯性。最后,批閱評價。微作文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小組評價以及自評,參照差異化寫作題材對小學生的微作文展開評價,以自評作為主導,積極鼓勵小組成員相互交流,尋找每篇文章的閃光點,促使小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實現良性競爭、互相監督等目標。
二、數學總結性微作文寫作能力提升的策略
1.展示回顧
對于一個專題或者單元完成學習之后,教師應該組織小學生回顧、總結學習情況,整理學習難點、重點內容,篩選出個人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知識作為題材,將當時思維過程詳細敘述出來。比如:“兩位數乘兩位數”單元教學可以設計“郵遞員送信”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復習舊知識并且及時評價學生練習結果,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學生自主分析口算方法環節,針對小學生反饋的口算方法,只要理論正確均給予肯定,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優方式進行記憶。針對應用方法鞏固練習,“50×40=200”是小學生容易出錯的典型問題,通過讓學生找錯、改錯,進而降低學生在今后計算中犯類似錯誤。
2.自我評價
總結性微作文作為自我評價的方式之一,正式寫作環節要求學生回顧數學學習的樂趣和困難,敘述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心得,探索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講解個人學習方式的同時展開批判性總結。充分體現數學學習的創造性以及主體性,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習效果,實現學生培養評價自我的意識等目標。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總結性微作文的寫作環節,及時發現寫作問題并且給予適當點撥。比如:學生期末考試之后總結了個人數學成績差的原因:第一,粗心大意,選擇題沒有看清問題內涵;第二,沒有熟練了解分數乘除法的應用問題解決思路;第三,試卷答完之后沒有進行檢查,沒有樹立起驗算等良好習慣。通過這種自我總結的方式,更加全面地發現個人缺陷,從而調整個人學習行為。
3.拓寬視野
總結性微作文也是數學教學形式上的延伸,實際教學階段應該幫助學生采取多種途徑,分析數學知識內容以及具有現實價值的問題,通過相關研究調查采取微作文形式呈現出來,從而鍛煉學生實踐應用等能力,開闊數學視野。例如,“數學廣角”章節總結,教師需要以生活情境作為入手點,包括電話號碼選擇、衣服搭配、搜索數字等,組織小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使其無意識的表現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意識合作與協調,理解新知識,發展數感,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真正體現學生在數學學習的作用。按照學生不同知識點缺陷,傳送本單元知識點的圖片、微課視頻、文件資料為他們查缺補漏,為數學基礎差、學習有困難的小學生提供針對性幫助。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不斷滲透,使得學生數學建模、思維、動手等能力成為主要考查內容。數學教學活動正確應用總結性微作文方法,為學生體會數學魅力,進行數學學習思路交流、觀摩提供機會,進一步增強了數學學科的學習效果,提升了作文能力,確保了數學微作文成為展示、創作有機融合的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賴卓為.基于制作“學生微視頻”的小學“數學寫作”教學實踐[J].教育信息技術,2016(7-8):39-41.
[2]倉萬林,李紅.讓學生學會“數學表達”:“數學寫作指導1”教學設計及思考[J].江蘇教育,2017(83):196.
[3]佟學唬.基于數學寫作現狀促進學生理解性學習的教學建議[J].教師,2018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