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祥
學校是育人的圣地,教師是學生成才的楷模。在育人的過程中,我不但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更重視學生的德育,勉勵他們向名人、模范、生活的典型看齊,樹立崇高的理想。我經常與同學們一起談心,了解他們的感受,接受他們合理的建議,與同學們一道關心那些有困難的學生,讓同學們都感受一種在學校里的親情與溫暖。下面就是我在德育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對不小心做了錯事的學生不是批評與懲罰,而是傾情談心
像四年級的陽x和劉xx,他們在星期天到別人家里偷了東西。我知道后,立即找他們談心,向他們曉之以理,要他們主動承認所做的錯事,然后又教他們怎樣彌補過失。事后要求他們天天都要做好事,并每天向他們詢問今天做好什么好事,做了壞事沒有。這樣,教育效果相當好,育人也落到了實處。
二、賞識每一個學生,鼓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攀登
我所教的學生雖然年齡較小,是小學生,但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有靈性、有情感、有理想的人。當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時,他們將挖掘出自己無窮的創造力和高超的智慧,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無限的憧憬和希望。這時,我再向他們寄予較高的目標,鼓勵他們摒棄一切不良的習慣,團結和帶領全班同學,從點滴做起,個個都做文明勤奮的好學生。記得我教過一個學生叫陳x,他原先是班上的調皮大王,成績平平,卻專干壞事,好不叫人頭痛。我接手這班的數學科目以后,先公布嚴明的紀律壓壓他,再在學習上多多關注他、培養他,在第一次數學考試中,他居然考了前六名。于是我就以此為契機,將全班分為六個學習小分隊,由他出任隊長,他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我再利用課余時間與他談心,叫他自己剖析自己的毛病,鼓勵他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果然,他不負教師的厚望,帶領全班同學遵守紀律,勤奮好學,他自己在第一學期里就被評上“三好學生”,第二學期就以優異成績考取別人羨慕的初中。他的父母每次遇見我,都感慨不已。
三、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做學生的貼心朋友
學生雖然天真無邪,但他們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能明辨是非,尤其是眼睛里揉不得半點沙子。因此,我在處理學生的每一件事中都馬虎不得,更不能以教師的絕對權威去壓迫學生,逼學生就范。那樣,只會寒了學生的心,傷了師生之情,使學生背道而馳。原先我班上有個學生叫劉xx,在第一個學期中,他經常去打一打前桌的女同學,以致有很多男同學都去欺負女同學。我知道這個情況后,不是對男同學大聲斥責,而是悄悄召集劉xx及部分男同學,詢問班上有沒有什么人做壞事,等他們說出來以后,再問他們為什么這么做,答案卻是好玩。于是我以同學之誼對他們進行教育,使他們感到羞愧。再問他們用什么辦法補救,他們眾說紛紜。我再向他們提議,邀請女同學去野餐,他們都興奮不已。在野餐會上,我主持召開了一個主題中隊會——“我不該傷害我的好同學”。通過這次活動以后,同學之間的友誼更深了。畢業之際,他們都十分不舍。
四、發現學生中的不良行為,及時化解他們的矛盾
學生在一起玩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小摩擦。我經常是第一個及時到達現場進行制止,并開展現場教育。而不是對學生進行斥責,或打抱不平,或叫到辦公室雙雙受罰。那樣,學生之間的誤會會更深,他們的對抗情緒將越大。在學校里,我每天中午都喜歡去各班的教室中去轉轉,一來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二來及時發現學生中的不良行為。一天中午,我剛到四1班的門口,就有人高呼,快告訴教師,有人打架了。原來是陽x和雍xx兩位同學正撕扯在一起,看見教師來了都不松手,看來誤會很深。我先把他們分開,再向其他同學詢問事情的經過,原來是在玩的過程中陽x踩到了雍xx的腳上,雍xx就向陽x大打出手,一場打架就開始了。于是我讓他們說出對對方造成的傷害,等他們說完以后,我問他們今天這件事本來可不可以避免,他們說可以的,“只要我當時向他認個錯”“只要我原諒他”。接著我以同學之情來之不對易對他們進行教育,在他們都有悔改之意后,叫他倆握手言和。一場同學之間的誤會就化干戈為玉帛。在場的每一個同學都受到深深的教育,當他們有不良舉動時,都有人在提醒他們要握手言和。
五、參與學生的勞動實踐,讓自己的行動去打動每一個學生的心
學生都是有血有肉的靈性個體,他們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以身示范的好教師。記得我剛到一所學校任校長,發現每一個班上的衛生都是極差的。學生干部來檢查了,就打掃一下,檢查完了,垃圾又到處丟了。于是,我故意在上課之前到教室里面撿拾地面上的紙屑。同學們看著一個校長為他們撿拾地面上的垃圾,感到面上都火辣辣的,都齊心將課桌附近的垃圾撿拾起來。后來經過多次動手后,學生都不敢將垃圾隨隨便便丟棄了,教室里面整潔得掃帚都是多余的了。每天清晨來到學校,我都要到學校的每一個班上去巡查一遍,及時指導學生進行衛生打掃,決不放過任何一個不潔凈的地方。特別是在大掃除的時候,我經常是與學生一同勞動,指揮學生進行勞動分工協作,衛生打掃的方法,交談在勞動中的體會,讓每一個同學在勞動實踐中逐漸成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社會公德,做一個勤奮努力、文明誠信的好學生。
俗話說“人無完人”,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認真對待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不要采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訓斥,更不能對學生的過錯行為不聞不問。一定要深入學生的心靈世界,了解他們的所想所感,幫助他們向更文明、更和諧、更規范的良好習慣上發展,培養出一批批品學兼優的學子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