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要:在大數據時代,微課是云計算以來課程的最新表現,不僅給大家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課程教學資源組織方式,更向大家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而Sketchpad是高中數學教師常用的教學軟件之一,它在圖形描述、變量追蹤、動態演示上有著巨大優勢。Sketchpad5.06更是加入了更多可用工具,使得教師在應用時更得心應手。它對系統要求很低:PC486以上兼容機、4M以上內存、Windows3.X或Windows95均可安裝使用,隨著時間推移,2017年甚至推出了Win7/Windows8專版,這也讓教學過程中的“數形結合”更容易實現。以一道江蘇高考題所涉及的“直線與圓”為例,利用微課平臺展示Sketchpad的圖形功能,結合教學實錄,就今后解析幾何教學時如何更好利用Sketchpad輔助教學,談一談Sketchpad在微課應用中的一般方法。
關鍵詞:Sketchpad;微課;直線與圓
高考對解析幾何部分知識考查得十分具體——關于“直線和圓”兩個C級考點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近年難度和運算量有明顯下降。
本文是在2018年9月份新高三學生一輪復習時講授江蘇高考題時的課堂案例實錄。因題中涉及的點、線、圓以及向量的數量積不夠直觀,涉及的不等關系較為復雜,學生直接解答并不容易。所以,我就利用Sketchpad軟件直觀地構造出較為復雜的數學圖形和動畫,通過對其變換、度量、計算和跟蹤生成軌跡等方式,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討論“直線與圓”問題內在關系的教學案例。
試題回顧
本題主要考查了直線與圓(圓與圓)的相交問題,是解析幾何中常見題目。而問題中探求點的軌跡更是平面解析幾何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一直以來都是高中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傳統教學中,學生只能手工畫出動點軌跡的草圖或在頭腦中簡單地想象,軌跡的精準性、完備性往往難以把握,手工畫圖常使學生、教師在解題思考時,考慮得不夠完整全面,遺漏了動點的特殊位置以及動點運動的多種情形,從而造成軌跡的遺漏和不完整。借助Sketchpad,可以直觀、動態地描繪出運動軌跡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認識軌跡的本質特征,有助于學生從中獲得解決問題方法。該案例從題干給出的相關方程出發,準確地畫出其對應的圖形,突出了Sketchpad較之其他數學軟件最大的優勢——幾何圖形的動態化、“形”與“數”的同步化和操作的簡單直觀化。
筆者在平面解析幾何課程教學過程中,利用微課平臺,結合Sketchpad的優勢和高三同學的認知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大量的微課視頻,并借助這些教學案例所創設的問題情境展開教學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在操作中觀察、在探索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不僅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克服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有效地促進了學習活動的開展。這些案例討論Sketchpad在平面解析幾何教學中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定理的發現與驗證、數學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應用一窺,值得借鑒。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