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摘 要:從實際教學出發,運用多媒體貫穿地理課前、課中、課后,讓初中學生更加喜歡地理課堂,并能在課余時間學習鞏固地理知識。讓學生、教師、網絡、地理資源融合在一起,使地理教學與時俱進,讓課堂更加生動。
關鍵詞:網絡:地理學科;趣味性
一、初中自然地理知識點難度大,學生易對地理學科產生抵觸情緒
自然地理知識在初中地理課程中是較難的,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以及對理性思維的敏銳度,而初一年級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地理學科,如何讓他們對地理感興趣,是目前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1.在網絡教學環境下,課堂導入往往不夠精彩,不能更快更好地吸引學生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往往會忽略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課堂導入。一個精彩并且有效的課堂導入,是一堂課良好的開端,它往往能很快抓住學生的眼球,讓他們對本節課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同時導入的有效性也能更好地引入新課內容。如何選擇導入,是在教師備課中需要思考的。初一年級上冊(七年級上冊)的地理學習內容較難,導入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往往會讓學生選擇“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
2.在網絡教學環境下,未能達到運用多媒體在地理課堂中解決難點、突破難點
地理學科在本學期中的理論知識較多,大部分知識點需要多媒體輔助,例如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運動》、第一章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等,大部分的知識是需要學生在頭腦中建立立體空間,思考地球在宇宙中如何運動、由地形剖面圖推斷該區域的地形……如果沒有多媒體的輔助,要求初一年級學生自己獨立構建空間思維,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大部分的女生,在空間思維構建方面較弱,容易產生抵觸情緒,給地理學科貼上“難”的標簽,加之地理是會考科目,更會選擇放棄。
二、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從地理課堂導入、地理課堂重難點突破等方面來探究利用網絡輔助地理教學,從而提高地理學科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1.解決問題:在網絡教學環境下,課堂導入往往不夠精彩,課堂導入環節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低,不能更快更好地吸引學生
案例一:歌曲導入法
歌曲導入法是我在區域地理常用的方式之一,這種方法很容易讓全體學生迅速進入角色。
教學內容: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教學班級:初一14班
我:在學習本節內容以前,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請注意歌曲中唱到的關于地球運動的信息聽完后請同學來展示聽到的內容。
播放歌曲短片
歌詞:地球轉,地球轉
地球自己轉呀轉
轉一圈 是一天
產生白天和夜晚
地球轉,地球轉
地球繞著太陽轉
轉一圈 是一年
產生四節的變換
在該案例中,運用歌曲導入,讓學生產生興趣,并且歌曲旋律簡單,朗朗上口,學生可以學唱,并能夠記住本節的重要知識點。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體現了導入的有效性。
案例二:電影短片導入法
教學內容:第二章第二節《海陸的變遷》 教學班級:初一年級15班
該節內容需要認識滄海桑田和板塊運動,了解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課本配有圖2.18,用三幅圖展示了大陸漂移說,但該節的導入我希望趣味性更強,所以我選擇了電影《冰川時代4:大陸漂移》片段作為導入。
以上兩種案例是我在隨堂教學中,常用的兩類導入方法,除此以外,我還會使用圖片導入法、小熊微課導入法等,從導入設問到進入新課教學,層層遞進,讓學生更快地融入課堂,解決導入生硬的難題。
2.解決問題:在網絡教學環境下,未能達到運用多媒體在地理課堂中解決難點、突破難點
在初中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已經普及,各個學科教師都會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作,如何提高多媒體在網絡教學環境下的有效性呢?如何讓課件在地理課堂中精準化地突破重難點呢?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也不斷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案例:
教學內容:第三章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教學班級:初一16班
多媒體應用:利用衛星云圖動態視頻突破衛星云圖應用知識點
我:在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常可以看到衛星云圖,衛星云圖是天氣分析和天氣預報的重要依據,例如:通過觀察衛星云圖,可以分析哪些地方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者是陰天。(展示衛星云圖)請同學們看看,衛星云圖中的綠色、藍色。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我運用動態的衛星云圖讓學生自己分析該區域的天氣狀況,從教學效果來看,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學生也從中得到了成就感。讓知識點動起來,使課堂更有趣味性和有效性。
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地理教學,我們可以借助很多方式、方法傳遞地理知識,如何從講授法過渡到小組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等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法是我們現在的地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我選擇借助網絡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無論是動畫、視頻、歌曲,都是為了在當下更好地傳播地理學科的知識,當然在實施過程中我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打磨,讓地理課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