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五平
摘 要 大學生創業越來越普遍,與此相對應的創業教育也越來越受重視。但在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中,創業法律教育缺失或不完善,導致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缺乏應有的法律意識,創業成功率不高。基于此,高校應高度重視創業法律教育,培養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及風險防范意識,提高其法律素養,使其在創業道路上能夠走得更遠。
關鍵詞 大學生 創業 創業法律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1.021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i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owever, in the curr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lack or imperfection of entrepreneurial law education leads to the lack of legal awareness of college entrepreneurs in th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entrepreneurship is not high. Based on thi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entrepreneurial law education,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legal awareness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improve their legal literacy so that they can go further on the road of entrepreneurship.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legal education
0 引言
自黨的十七大以來,黨和政府將就業問題作為加強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戰略,而創業帶動就業已成為新時期解決就業壓力的新出路。自此,全國掀起一股創業大潮,青年大學生接受過系統的大學教育,是創業主力軍。但是綜觀我國各高校大學生創業的情況,創業成功率普遍偏低,究其原因,在大學生所接受的創業教育中,創業法律教育缺失或是不完善,導致大學生創業者缺乏必要的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是其創業成功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有必要完善創業法律教育,培養大學生必要的法律風險防范能力。
1 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1)是貫徹法治國家基本理念的應有之義。在法治社會,作為創業大軍的大學生,理應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依法治國在創業領域的體現就是大學生創業者要知法、守法、用法、護法,要堅持依法創業,堅守法律底線,維護法律的權威,同時,在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失時,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有利于完善系統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目前各高校的創業教育主要注重創業基礎理論、創業技能等方面的培訓,而創業法律教育較薄弱。但創業法律教育作為創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加強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有利于完善系統的創業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創業人才。
(3)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雖然大學生創業成為一種潮流,但綜觀各高校的大學生創業現狀,我國大學生創業總體成功率低,據統計,2015年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為3%。[1]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如此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創業法律教育不完善。很多高校在創業教育體系中,沒有開設專門的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部分學生在校期間所掌握的法律知識僅限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但該課程中涉及到創業法律風險的內容較少,因此當他們在創業過程中面臨各種法律風險時,不知所措,甚至作出違法的事情。加強創業法律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基本的創業法律風險意識,使其在創業的各階段都能夠依法行事,有效提高創業成功率。
2 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存在的問題
(1)創業法律教育不完善。創業法律教育是創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不少高校,創業法律教育呈空白狀態,存在這種情況,主要是高校層面不重視。而且創業法律教育本身涉及的法律問題紛繁復雜,不但涵蓋常規性的基礎法律問題,還涉及行政法、經濟法、刑法等多個法律部門,[2]很難在一門單純的創業法律教育課程中將所有的創業法律知識講授清楚。
(2)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從各高校創業法律教育的課程設置來看,有些專業如經濟類專業只在“經濟法”課程中涉及到與創業相關的法律知識,但“經濟法”不是針對大學生創業開設的,在知識體系上,盡管涉及到與創業相關的內容,如市場主體法、市場規制法等,但對創業項目的選擇、創業風險規避等不具有針對性。其他如理、工科專業,學生所接觸的法律知識可能僅限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內容,而理、工科專業創業的大學生不在少數,他們在創業之前沒接受過系統的法律教育,對創業各階段產生的法律問題不甚清楚,有的抱著僥幸心理,甚至違法經營,獲取非法利益。因此,各高校應加強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工作。
(3)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在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專職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不多,一般由從事行政工作的教師、專業課教師及輔導員擔任,創業法律教育一般由法學專業的教師擔任,但法學專業的教師對創業實踐不熟悉,而單純從法學理論角度講授創業法律教育知識,一是學生興趣不大,二是在創業過程中碰到需解決的法律問題無法解決。法學專業的教師可以將創業法律理論知識講授清楚,但一般的法學教師很少親自創業,對創業實踐中常見的法律問題只能根據法律理論依據來講授,在教學中無法用鮮活的自身經歷來示范。實踐經歷的缺失使法學專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較好地解決學生在創業實踐中遇到的法律問題。
(4)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教學方法單一。傳統的法學教學采用講授式教學,教師能夠將法律理論知識講解清楚、透徹,但是創業法律教育跟傳統的法學教學不同,創業法律教育更強調實訓實踐教學。而法學專業的教師不一定具備創業經歷或在企業的工作經歷,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訓教學就是分析幾個案例,沒有相關的創業實踐案例,學生對此興趣不大,也解決不了其日后在創業過程中碰到的問題。
(5)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缺乏合適的教材。由于創業法律教育的缺失或不完善,導致這方面的教材嚴重缺失。目前部分高校的創業法律教育教材直接采用經濟法教材,或是由法學專業的教師選擇相關部門法作一兩場講座。教材的缺失,不利于學生進行系統學習,限制了創業法律教育的發展。
3 完善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的對策建議
(1)高校重視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必須把創業法律教育納入創業教育體系,需要各高校高度重視。根據教育部印發的《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從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對全體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高校是創業法律教育的實施載體,應從課程設置、師資結構等方面加強建設。高校應在創業教育中增設創業法律教育課程,根據創業大學生對創業法律知識的不同需求,可以分別開設創業法律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同時,大學生個人也要重視自身綜合素質培養,特別是加強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養培養,使自己能夠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2)構建合理的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在整個創業教育中,法律類課程開設少,這不利于創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大學生創業者涉世未深,不知如何應對各類創業風險,如在創業之前適當開設與創業相關的法律類課程,使他們在創業之前對創業過程中將遭遇哪些法律風險有所了解,這將有效提高其創業成功率。鑒于此,創業法律教育應開設與創業項目選擇有關及在創業過程中將遇到的法律風險相關的法律類課程。高校應建立多層次、系統化的大學生創業法律課程體系。[3]各高校可根據本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設創業法律教育課程,有的專業可以必修課形式開設創業法律課程,有些專業可以必修+選修的方式開設創業法律教育課程,以滿足不同大學生群體對創業法律知識的需求。
大學生創業者應學習下列創業法律知識:第一,市場主體法,如《公司法》、《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企業法》等,使其明確創業可以選擇的企業組織形式,以及每種企業形式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第二,市場行為規制法,這部分內容較多,具體包括合同法、工業產權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票據法、稅法、勞動合同法等。若大學生創業者能夠充分掌握本部分的內容,則能夠應對創業過程中的大部分法律問題。第三,經濟糾紛解決法律,主要包括仲裁法和民事訴訟。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糾紛,一般來說,協商是首選,但很多情況下,發生糾紛的雙方各執己見,并不能有效達成和解,這時就要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大學生創業者有必要掌握仲裁和訴訟這兩種糾紛解決機制,以便在發生糾紛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加大創業法律教育師資培訓力度,引進專業創業教育教師。各高校很少有專業的法律教育教師,創業教育一般由法學專業的教師擔任。因此,高校首先要加大創業法律教育師資培訓力度,可以培訓本校法學專業的相關教師,派法學專業的教師到企業培訓、鍛煉,增加他們的創業實踐經驗,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將法學理論與創業實踐相結合。其次,可以聘請律師等法務工作者來給學生講授創業法律教育課程,律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將其所代理過的創業糾紛案件作為實例講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可以聘請政府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講授創業政策法規,大學生創業一定要響應國家號召,在國家政策范圍內創業,遵紀守法,提高創業成功率。最后,可以聘請社會中介法律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根據他們的工作經歷,給創業大學生講授創業過程中經常碰到的法律問題,讓準備創業的大學生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在創業法律教育的師資隊伍構建方面,高校只有加大資助力度,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多管齊下,構建多層次的梯形師資隊伍,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業法律風險意識及防范能力。
(4)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加實訓實踐教學課時。在以往的高校創業法律教育中,創業法律教育往往采用講授教學,缺乏對創業實踐中可能發生的法律風險的指導。因此,創業法律教育應加大實訓實踐教學比例,除了課堂上的理論講授和案例分析,可以讓學生模擬設立一家公司或企業、制定公司章程或合伙協議、模擬訂立一份買賣合同等,使學生知曉創業的一些基本法律知識及相關流程。同時,還應帶領學生到本校孵化基地、實習基地或校企合作企業去參觀、見習及實習,學習相關創業業務知識的基本流程,也可以聘請企業的專家或是創業成功的校友來校作講座,講授創業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法律問題及其應對措施。對于立志創業的高年級學生,可以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寒暑假到企業參加實踐鍛煉,學習創業經驗,為以后創業打下基礎。
(5)鼓勵教師自編創業法律教育課程講義。因為創業法律教育的缺失,導致創業法律教育教材的缺失。目前采用的創業法律教育教材大部分為針對經管類專業編寫的《經濟法》教材,《經濟法》教材雖然涵蓋了創業法律教育的部分內容,但其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夠強,特別是實訓實踐方面,與每個學校的創業實踐關聯性不大。因此,從事創業法律教育的教師可針對本校的創業實際情況,自編教學講義,形成本校獨特的創業法律教育體系,推進創業法律教育的發展。
4 小結
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還不完善,創業法律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諸多問題。高校要高度重視創業法律教育,注重創業法律教育教師的培訓及引進工作,開設合理的創業法律教育課程,提供創業法律實踐平臺,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業法律意識及基本的法律風險防范能力,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EB/OL].(2016-06-12)[2017-05-17]. Http://www.eol.cn/html/c/16dxsjybg/index.shtml.
[2] 包海舟.健全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機制[N].浙江日報,2017-05-15(005).
[3] 賴文輝.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法律教育問題探析[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