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的國家發展、建設過程中,對于文化的傳承,具有非常高的重視,而且在很多工作的安排、實踐層面上,都要做出科學的改善,不能總是按照單一的理念和方法來完成。校史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和文化繼承的重要手段,檔案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必須對檔案的價值,進行積極的開發、利用,對不同的工作內容,進行良好的豐富,推動校史文化建設效率、質量的提升。文章針對校史文化建設中檔案的價值及開發利用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校史文化;建設;檔案;價值;利用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校史文化建設的難度并不低,自身受到的影響因素也是比較多的,在多方面的工作安排、實施上,必須做出科學的改善,要最大限度的確保后續工作的進行,能夠得到預期效果。檔案的利用,能夠提高校史文化建設的綜合效用,而且聯合相關的技術措施后,可以對檔案的價值更好鞏固,對于未來的工作發展,能夠奠定堅實的基礎。
1 校史文化建設中檔案的價值
1.1 記錄價值
現如今的國家文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在各項分支內容上,必須保持持續性的健全,按照固有的觀點和手段來執行,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還會造成新的挑戰。所以,我們對于校史文化建設,應加強檔案價值的挖掘,促使全局建設,能夠在正確的軌道上前進。分析認為,檔案在校史文化建設中的價值,表現為記錄價值的特點。第一,檔案的保存和分析,能夠對校史文化建設的一些大型事件,或者是出現的特殊情況開展良好的融合。例如,當學校的規模擴大,或者是獲得了國家的優秀榮譽,亦或者是對城市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后,都會在檔案中良好的記錄,由此來豐富校史文化建設體系,吸引更多的學生,對于學校自身的壯大,以及未來的發展,都可以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二,檔案的記錄還會對一些反面內容良好的保存,尤其是校內的暴力事件、錯誤思想等等,從而督促校史文化建設,避免在過往的錯誤上重復發生。
1.2 探討價值
從校史文化建設的角度來分析,其表現出持續性的特點,短期內的成果優秀,并不代表長期工作的進步。所以,我們在校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對于檔案的價值挖掘,還要從探討價值的角度來分析。首先,檔案的存在是硬性的規范和內容,為了更好的服務校史文化建設,必須在檔案記錄的內容上開展有效的探討。例如,有些學校因為豆腐渣工程,出現了坍塌和安全事故,但是這些黑歷史一般不會在校史文化建設中直接出現,會通過隱晦的方式來流傳。所以,在檔案的探討和調研過程中,必須對該類型的問題根源,以及具體造成的影響,做出有效的回顧,而后在新的文化傳播,或者是新的校區規劃上,按照正確的路線來解決,促使校史文化建設的綜合成績,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其次,檔案的探討價值當中,還可以對不同的合作伙伴,以及校園出現的典型人才做出探討,由此來對自身的文化團隊壯大,提供新的參考和指導。
2 校史文化建設中檔案的利用
2.1 加強檔案整理
現如今的校史文化建設,已經在業界內引起了高度的關注,很多區域的發展,都在不斷的嘗試一些新的觀點和手段,整體上獲得的成就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校史文化建設的長遠挑戰較多,我們在檔案的利用過程中,必須通過科學的整理手段來完成。第一,校史文化建設的初期階段,對于可以封存或者是銷毀的檔案,必須良好的處置。由于檔案本身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在銷毀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范和標準來實施,否則很容易對校史文化建設造成嚴重的挑戰,而且在后續工作的安排上,并不能取得突出的成就。第二,檔案的整理工作實施,要進行重新分類。校史文化建設的不同階段,會對校園的發展和能力的進步,產生差異性的推動作用,此時的檔案整理必須在類別上更加的精細化,由此能夠在檔案的利用層面上,減少冗雜的工作,直接朝著正確的方向來完成,從而不斷的取得更好發展成績。
2.2 完善電子檔案系統
就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校史文化建設過程中,檔案的利用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了在將來的工作成績上更好的提升,必須在電子檔案系統上良好的完善。相對而言,電子檔案系統主要是利用虛擬化的計算機技術,促使檔案擁有更大的存儲空間,無論是在調取上,還是在錄入上,都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成就,針對不同的影響因素,可以做出科學的對待,促使每一項問題的解決,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成績。第一,電子檔案系統的建設,要加強校史文化建設的需求分析,而且與科技企業相互合作,促使電子檔案系統,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推動校史文化建設效率、質量的提升,在問題的解決上,不斷的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電子檔案系統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在功能上、權限上做出良好的轉變,既有的方式和標準,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成果,還會造成新的挑戰。所以,電子檔案系統的完善,必須保持謹慎的工作態度。
2.3 優化校史文化建設步伐
對于檔案利用而言,是推動校史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但是,有些地方的校史文化建設,對于自身的步伐,并沒有開展良好的優化,盲目性的對檔案開展照抄照搬,不僅沒有推動校史文化建設的進步,還導致自身的發展,陷入到較大的困境,而且產生的持續性損失不斷加重。建議在日后的工作中,加強校史文化建設步伐的科學優化。第一,校史文化建設的檔案利用方案,必須進行仔細的推敲和設定,尤其是在成功案例、失敗案例上,都要積極的借鑒和參考,不能按照極端的措施來開展,既要考慮到校史文化建設的效率,又要考慮到工作的質量。第二,檔案與校史文化建設相互結合,可以在開放性的參觀和學習上不斷增加。例如,電子檔案的開放性參觀,能夠讓大家對校史文化建設,擁有一個深入的認知,在學校的知名度提升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促使校史文化建設更加透明,整體上表現出的發展成就更加顯著。
3 校史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
新時代來臨以后,校史文化建設的進行,必須按照發展的理念來完成,既有的思路和方法,很容易造成非常嚴重的疏漏現象,而且產生的一些不足,根本無法在短期內良好的彌補。所以,校史文化建設的日后工作,要更加的努力。第一,校史文化建設,需要對檔案自身的價值繼續挖掘,對于不同學校的差異性利用手段,開展交流學習和參考指導,針對自身工作的不足,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這樣能夠對很多問題的妥善解決,提供較多的保障,不會出現新的隱患。第二,校史文化建設,還要在各方面的工作安排上,選用合理化的方案來實施,尤其是階段性的分析和探討,不能有任何的放松。
4 總結
我國的校史文化建設,正表現為穩步前進的特點,檔案的價值和利用方式,也非常的多元化。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校史文化建設能夠取得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趙紅.挖掘檔案文化內涵 傳承培育校史文化——以南京師范大學校史檔案文化建設為例[J].蘭臺世界,2018(02):84-86.
[2]徐瑩.基于文獻定量分析的“高校校史文化與檔案文化研究”探討[J].開封大學學報,2017,31(04):62-67.
[3]江佩瓊.大學檔案文化建設與高校校史文化的發展對策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7(S2):99-102.
[4]王慶毅,楊舒丹.論校史如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例[J].機電兵船檔案,2016(03):24-26.
作者簡介
郭云路(1990-),女,漢族,助理館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