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政府會計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與推進,有越來越多的問題和困難被逐漸暴露出來。諸如會計從業人員對改革的適應問題、財務管理思路的轉變與應用問題、具體操作方式的創業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政府會計改革工作的難度,也是政府會計工作步入更高階段的攔路石,只有將這些問題一一攻克,政府會計工作才能夠具備更加堅實的發展基礎,才能實現新的飛躍。本文將就當前政府會計改革與對策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政府;會計改革;原則;對策分析
眾所周知,政府會計核算工作是政府控制預算、實現預算目標的基礎手段,更是我國政府作為行政管理部門主持公共建設與改革工作的主要方式。現階段,我國各級政府部門正在積極全面推行會計改革與完善工作,意圖通過借助各種科學有效的會計改革手段來進一步完善政府職能,強化政府權力,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就此議題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1 政府會計改革工作應秉承的重要原則分析
1.1 以理論研究為前提,為制定標準做依據
其實,作為會計領域的工作人員,應該知道我國之前對會計理論的研究工作更多集中在企業領域,對企業會計理論非常重視。與企業會計理論相比,政府會計理論研究工作無論是在深度還是在研究范圍等方面都與之相差甚遠,這便導致當前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工作并沒有充足的理論依據。因此,本次的政府會計改革工作必須要高度重視起政府會計理論的研究,要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為制定具體的標準提供依據。
舉例說明:我國堅持走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與西方國家的政府會計理論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必須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積極尋求理論上的創新,在實踐過程中摸索著前進,以理論研究為依據,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標準,實現政府會計領域的全新發展。
1.2 由點及面,面面俱到
我們都知道,政府會計改革工作是一項極具復雜性和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其對會計工作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此外,政府會計的改革工作是存在著一定風險的,因為其要直面的是傳統的政府會計體系,傳統政府會計體系已經適用多年,如果再改革工作中出現細節性的錯誤,很容易導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負面影響。
基于此,政府會計改革工作應該遵循由點及面的原則,逐步推進和深入,最終實現面面俱到的理想效果。舉例說明:政府會計改革工作可以選擇具備一定條件的城市作為改革試點,根據試點所取得的改革效果再考慮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推進工作。
2 政府會計改革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建立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相結合的制度
我們必須要認清并正視政府會計改革工作的特點,要深入了解清楚政府會計工作的實際業務情況,在政府會計核算工作中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相結合的制度,以確保政府會計核算工作的準確性。
關于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相結合,筆者建議政府部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進行改革:
第一,針對政府部門的基本業務和基礎項目,可以繼續采用收付實現制。收付實現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政府決策的準確性,政府部門也可以通過收付實現制來了解政府現金收支的完整性、全面性信息。此外,日常核算工作也需要按照收付實現制來完成核算任務。
第二,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相結合的辦法應該用在一些特殊的項目當中。
諸如:一些資本性的支出項目,采用兩種制度相結合的辦法,不僅僅需要按照收付實現制確認為預算支出,還應該按照權責發生制來確認政府產權、債券以及固定資產的具體增加數目。
此外,一些歸還和借入外債的項目,政府部門也應該采用此制度。一方面通過權責發生制來確認應付債務的增減情況,以便更加全面地提供政府債務的形成、使用以及償付,另一方面通過收付實現制來對債務的具體收入與支出進行有效確認。
第三,針對政府會計工作中所涉及到一些個別事項,政府部門需要采用的是權責發生制。諸如,每一個事項在期末階段所發生的各種應收、未收、應支以及未支的事項,都必須要嚴格按照權責發生制來完成核算。
2.2 將政府績效管理落到實處
現階段,各級政府部門出現績效困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監督的信息成本太高,成本嚴厲導致現行監督機制的有效性,監督工作始終難以落到實處。因此,解決政府績效問題最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就是降低監督的信息成本。
社會大眾之所以對政府績效提出高標準與嚴要求,其也和社會對政府工作透明度的要求有著很緊密的聯系。而推動政府部門不斷完善與發展績效治理機制的內在動力之一也是社會對政府提出的這些要求,這些要求將始終推動著政府去想辦法不斷完善自身的績效治理方式。因此,要想全面推動政府會計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就必須要加強對政府績效的管理,要真正將政府績效管理落到實處。
2.3 從實際出發,適當拓展政府會計審核范圍
政府會計審核范圍應該囊括政府各種活動和措施所引起的資金運動,因此,只要是有政府參與的項目,只要涉及到資金,都應該被納入到會計審核工作的范圍之內,而決定政府會計實際核算范圍的主要因素應該是政府會計工作的目標。作為政府會計領域工作人員應該要意識都按核算工作不可能僅僅局限在政府的預算資金運動,還應該能夠完整、系統地反映出整個政府資金運動連續的過程以及累積的結果。政府會計核算工作只有做到這般程度才能夠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核算,才能夠全面衡量出政府管理國家事物的真實情況,才能夠讓人民相信與放心。
關于政府會計工作要擴大核算范圍,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考量:
第一,制定明確的計劃,在既定時間內將中央政府債權、債務會計、轉移到國有企業部分的債權債務以及地方政府掛靠全部恢復原位,將其全部納入到政府會計核算的范疇之內。
第二,政府會計核算要做到全面掌握和提供社會保險基金運行的會計核算信息,要能夠真實、完整地反映社會保險基金的整體運行狀況,要進一步加強對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管力度。
第三,要積極適應政府資產多樣化的變化需求,增加對政府固定資產的核算內容,與此同時,也要將特定類型的政府資產,諸如國有股權、有價證券等資產納入到核算范疇。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工作的開展之所以速度放緩,效果受到制約,其很大原因就在于我國政府各部門的會計工作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弊端。要想有效推動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工作的順利施行,最關鍵的方式就是進一步優化處理會計工作的內容,從根源上解決政府會計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杜絕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1]卓發恩.我國政府會計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年.
[2]張英.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改革的困難及應對措施探討[J].財會學習,2018年.
[3]黃志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編制問題與對策研究——基于事權劃分與支出責任匹配的探討[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8年.
[4]韓楠.淺析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與創新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年.
作者簡介
劉巧茹(1966-),女,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安國,本科,教授,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