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
摘要:企業所得稅是我國稅收收入的主體稅種之一,也是企業負擔最重的稅種之一。因此,充分了解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能有效地降低企業所得稅稅負,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并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目前,由于企業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稅收優惠宣傳不到位,導致我國90%以上的企業并沒有充分利用稅收優惠進行稅收籌劃。因此,稅務部門必須加強稅收優惠宣傳,普及納稅籌劃意識,企業也必須引進專業素質人才,充分利用企業自身優勢進行納稅籌劃,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稅收優惠;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
一、稅收優惠與納稅籌劃的綜合概述
(一)稅收優惠的含義
稅收優惠,是指國家以稅收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為根據,減輕甚至豁免符合稅法條款的納稅人或征稅對象的稅收負擔,實行稅收調節宏觀經濟的一種措施。具體包括減免稅、稅率優惠、稅額抵免、加計扣除等方式。恰當運用優惠政策,不僅能有效促進民間企業投資發展,而且還能增加就業機會,最終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效果。因此,企業在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時,納稅人需充分熟悉稅收優惠條款,爭取以此減輕自身納稅負擔。
(二)納稅籌劃的含義
納稅籌劃,是指企業以國家稅收法律、法規為根據,在合法的前提下,通過事先安排、調節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或投資事項等,以達到盡可能納稅減輕或稅收遞延為目標的一系列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其中合法性是納稅籌劃區別于偷稅等違法行為的本質特征。納稅籌劃不是使用非法手段隱匿收入、虛增成本費用,而是根據稅法的規定,選擇出符合企業本身稅基、稅率、繳納稅負最低的法律并加以利用,其目的是為了減少企業納稅成本,以謀求企業經濟利益。
(三)利用稅收優惠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意義
充分利用稅收優惠,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具有重要意義,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企業為進行納稅籌劃,必須十分熟悉稅收法律條款,這是進行納稅籌劃的基本前提。因此,這就迫使企業財務人員不斷進行學習,并且在學習過程中運用于實踐,有利于鞏固和強化學習效果,提高專業素質。
第二,有利于企業提升財務管理規范。納稅籌劃對財務管理基礎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因此企業想要獲得納稅籌劃的機會,就必須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規范的會計處理。久而久之,企業形成了良好的記賬習慣,財務規范性也就隨之提高,精準地財務數據也更有利于企業的規劃、發展。
第三,有利于加強企業競爭力。一方面,企業為進行納稅籌劃必須學習相應經營管理知識,這就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精神基礎,另一方面,企業財務制度的規范也為企業健康發展夯實物質基礎。最后,企業所獲得的節稅效益,進一步優化了企業現金流,為企業開拓市場、引進人才、產業結構升級都提供了相應物質條件。
二、我國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
我國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效果不理想,主要問題在于稅務部門及企業自身兩個方面,具體分析如下:
(一)稅務部門對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宣傳不到位
第一,基層稅務機關人員思想意識不到位。他們沒有將稅收優惠制度的宣傳當作自己的本職任務來處理,而認為這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影響到正常工作的進行。每年的“稅收宣傳月”都是為了應付上級領導安排,敷衍了事,造成宣傳效果不明顯。第二,宣傳流于形式。在宣傳過程中,稅務人員只是簡單的通過發宣傳冊,發布公眾號,或者舉辦文藝演出來進行,不能有效地與企業財務人員進行銜接,不能深入了解企業財務人員對優惠條款的理解程度及運用情況,沒有達到真正的宣傳效果。
(二)企業自身納稅籌劃意識薄弱,不能充分利用稅收優惠
企業本身納稅籌劃意識薄弱體現在企業無法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勢、行業特點,存在機會成本及財務人員工作量三個方面。第一,稅收優惠與企業優勢、行業特點是掛鉤的。企業所得稅中的眾多稅收優惠表現在行業類型、地域區位、投資方向等方面。然而,企業卻不能認識到企業自身的特點,未充分利用政策進行納稅籌劃。第二,許多企業管理人員認為納稅籌劃存在機會成本,不愿意進行嘗試。認為一旦曲解或者牽強附會稅收優惠法律條款必然不能通過稅務部門的審核,從而造成前期成本的浪費。第三,部分企業財務人員認為納稅籌劃增加了其工作量,不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去了解稅收優惠,將關注點過多放在了日常會計核算工作中。
(三)企業缺少利用稅收優惠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人才
我國90%以上的企業并沒有充分利用稅收優惠進行稅收籌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人才。據相關調查顯示,日本稅收籌劃人員是我國的5倍之多,然而總人口卻只有我國的六分之一,由此可見我國目前的納稅籌劃人才非常稀少。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人才稀少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一般企業沒有為納稅籌劃設置崗位。有關資料顯示,我國50%的企業會設置稅務會計這一崗位,然而稅務會計這一崗位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報稅服務,而不是進行納稅籌劃,真正落實納稅籌劃的企業不超過30%,因此市場缺口非常大。另一方面,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人才培養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三、利用稅收優惠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主要措施
為提高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意識,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從稅務部門及企業自身兩個方面進行整改。
(一)稅務部門應改革宣傳手段,普及稅收優惠政策
稅務部門應重點改革宣傳手段,普及稅收優惠政策,使納稅人深入了解政策及所需條件。第一,提升基層稅收工作人員的思想認知。部分稅收工作人員將宣傳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納稅籌劃作為額外的工作量,不愿意進行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及納稅籌劃的宣傳,這種思想意識是不正確的。必須要改變這樣的思想意識,可通過會議學習、內部監督等方式使稅務人員正確認識自己的職責。貫徹落實黨中央人民群眾利益高于一切,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在宣傳過程中盡職盡責,務必進行廣泛、有效地宣傳。第二,改變宣傳形式。過去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及納稅籌劃的宣傳形式有些華而不實,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必須要加強稅務人員同企業人員的溝通,更多強調務實而非枯燥的法條宣傳。可在公眾號、宣傳冊、宣傳欄上以案例的形式進行普及,提高宣傳的效果。
(二)企業需要充分認識自身特點,提高納稅籌劃意識
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通常與企業的自身特點相關。從企業類型上看,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例,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率為15%,部分符合申請條件的企業即可向科技局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的優惠稅率。此外,高新技術企業對研發投入也有要求,其在計算企業所得稅的過程中同樣享受加計扣除優惠,從而提高稅前扣除金額,適當減少企業所得稅,一舉兩得。從企業所屬區域上看,部分企業設立在新疆、西藏等西部大開發地區,我國企業所得稅對設立西部大開發地區的企業也有相應稅收優惠。如若符合《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70%以上的企業即可享受15%的優惠稅率。從企業性質上看,農林牧漁、基礎投資企業也有特殊的稅收優惠。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對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給予“三免三減半”的優惠。企業在了解上述政策的基礎上,即可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
(三)企業大力引進、培養納稅籌劃專業人才
一方面,在引進人才方面。企業需要通過綜合考慮,提高人才待遇、福利及保障,其所能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遠遠能夠覆蓋為引進人才而支出的成本,也能刺激人才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必要的貢獻。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善于培養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人才。通過授課、舉辦講座、學習交流、報銷考試、考證費用的形式來培養人才,鼓勵企業財務人員的學習,提升財務基礎,提高企業競爭力。
四、小結
總的來說,優惠政策的應用是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的主要思路之一,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有利宣傳和企業自身的深入解讀與應用。通過納稅籌劃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社會資源優化配置,形成政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胡紹雨.基于利用稅收優惠政策視角的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探究[J].財會研究,2015 (5):10-14.
[2]李維剛,劉婷婷.中小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 (7):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