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玉芹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具備何種專業素養,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其中。需要參考的因素有教育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要求等。當前,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小學語文教師的語文專業素養也應該有所變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素養
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包含他們對語文教學目標的理解、對教學方法的掌握等,其與教育目標的變化息息相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從而與時代接軌。
一、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具備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即教師對教育活動的認知,其與教育現實息息相關。只有具備正確的教育理念,才能指導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善于學習,并研讀教育理念相關的書籍,并以此為指導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素質教育已經被提出了許多年,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而是單純講解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非常不利。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挖掘教材中的深層次內容,給學生講授更多的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具備的文學素養
小學語文科目中包含的內容較多。教師應該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才能在遇到各種語文問題時,給學生正確的解答。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應具備的素養,不僅僅指的是語言修辭知識,還包括聽、說、讀、寫等能力,還包括思想道德、思維品質、文化修養等。這些都離不開文學教育。由此可見,教師所具備的文學素養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影響極大。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呢?
1.博覽群書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當一個人閱讀足夠多的書籍時,他的眼界自然與別人是不同的。所以,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讀書來提升自身的修為,以此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
語文學科中包含著各種知識。語文教師不僅應該對地理知識有比較明晰的理解,還應該對歷史知識有較為深刻的理解。文學作品涉及政治、經濟、心理學、服飾、建筑、繪畫等方面的知識,還包括哲學、飲食等知識。因此,作為文學作品的傳授者,教師更應該對這些知識有全面的理解。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對文章進行更為深刻的講解,從而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進而不斷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
2.讀寫結合,做好學生學習的榜樣
經常動筆寫文章是小學語文教師提升自身文學素養的又一重要途徑。從教師的基本功來講,語文教師會寫,且擅長寫作是基本要求。寫作水平的高低是語文教師才華的重要體現,也是檢驗語文教師文化素養的標準。
一般來講,教師寫一些成型的文學作品難度較大,但是教師可以從側面來進行練筆。比如,描寫班級中某位學生,描寫校園中的景物等。給學生做出寫作典范,并與學生互相點評,與學生一起進步。這樣不但可以鍛煉自己的文筆,還可以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為更好地點評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具備的語文教學技能
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語文科目與其他科目不同,較為枯燥。教師若是使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學生難免產生厭倦心理。因此,語文教師應該適當轉變教學方式,提升自身的語文教學技能,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教師要善于學習
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不單單來源于教師和書本。因此,教師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并在實際工作中加以實踐。只有這樣才能跟得上時代進步的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首先,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學習相應的教學技能。當前,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形式不斷翻新,教師若是不具備運用新技術的教學能力,可能就難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其次,教師應該牢固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多與其他老教師進行交流,或者多聽其他教師的語文課,看看這些教師在課堂上是如何與學生進行互動,如何提出與教材相關的問題等,并在課下自己進行消化,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效率。
2.教師應該學會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如前文所說,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手段較多,教師要比學生更加精通現代化的手段,才能在課堂上使學生信服。
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加傾向于輕松、愉悅、趣味性強的課堂,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往往能夠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輕松,且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學習語文知識。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實現小學語文形象化教學。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提高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操作能力,這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總而言之,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改進自己的教學技能。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余柏民.面向新世紀的小學教師的素質目標與培訓模式[J].咸寧師專學報,2002(2):83-87.
[2]陳少玲.新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華夏教師,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