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璐
摘要:視覺文化轉向的出現對傳統的藝術類型產生重要影響,并在為平面設計相關領域提供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創造了巨大的挑戰。因此文章從當代視覺文化轉向與平面設計的審美態勢的相關概述出發,具體分析當代視覺文化轉向與平面設計的審美態勢,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僅供參考。
關鍵詞:視覺文化;平面設計;審美態勢
中圖分類號:J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166-01
一、前言
隨著全球文化事業的發展和革新,當代文化逐漸呈現出視覺化的狀態,而視覺文化是將非視覺的事物進行視覺的轉化。當代視覺文化轉向是科學技術進步的象征,不僅僅對傳統視覺文化產生巨大的沖擊,同時也促進了相關文化的轉型變革。
二、當代視覺文化轉向與平面設計概述
1.現狀。隨著社會各方面的發展,視覺文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逐漸擴大,從傳統的圖書、報紙到現在的公交廣告、電視、電影等都可以發現視覺文化的影子。而平面設計只是視覺文化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現階段,視覺傳達逐漸替代傳統的傳播手段,打破了視覺與聽覺之間的界限,視覺文化的表現形式也逐漸多元化。例如舞蹈的表達,在當代視覺文化背景下,舞蹈是視覺、聽覺的雙重結合。因此視覺文化逐漸成為當代文化的一部分,并對其發展有所影響。
2.藝術表現特征。在現代社會中,大眾傳媒方式的改變在無形之中使我們的審美觀念、感知、思想等方面產生轉變。我們更多的接觸到圖像和視頻,也因此當代視覺文化逐漸以圖像和影像作為主導。例如MTV就是將音樂與影視,聽覺與視覺的相互結合;直播的出現也在當代視覺文化轉向的產物。平面設計是視覺文化中的一種,可以說平面設計是視覺文化的二維表現形式,而影視是更高的一種類別,即三維層次的。
三、當代視覺文化轉向與平面設計的審美態勢
1.平面設計的審美態勢。平面設計的審美態勢更趨向于眼球經濟。在當代文化發展過程中,平面設計無處不在,廣告設計、書籍設計、包裝設計等設計產品的出現,逐漸使圖像成為大眾審美的主導。在不同種類的產品廣告、環保公益廣告或是品牌廣告中,平面設計逐漸追求“先入為主”的視覺體驗。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平面設計也逐漸用圖像的扭曲、變形、組合等方式吸引大眾的注意力,對于形式上的凸顯要重于內容上的表達,所以更體現出眼球經濟的特性。平面設計的審美態勢還趨向于視覺消費。大眾在產品設計上受到眼球經濟的影響,逐漸形成“看即是消費”的感念,也因此視覺消費逐漸發展,并成為大眾消費觀念的一部分。現階段,人們也日漸將視覺追求、視覺消費作為需求的一部分。所以設計師們也應該不斷轉變設計觀念,對平面設計的表達要逐漸符合大眾心理的變化,滿足視覺消費的需要。
2.當代視覺文化轉向。當代視覺文化轉向的審美態勢更多的是短暫的、感官性的并且具有愉悅感的。例如各種雜志上的封面女郎、淘寶上的美女賣家秀以及直播當中的俊男美女主播備受追捧與喜愛的原因,就是人們更多的追求愉悅感的審美體驗。這種審美追求使大眾的消費逐漸轉向自我心理的滿足和身份認同,而不再是物品的消費,也因此給予了平面設計更多的發展空間。當代視覺文化轉向的審美態勢還趨向于追求多元化與體驗感。視覺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也因此必須滿足大眾的需求,要將視覺與大眾的心理訴求、情感需求相融合。在現代大眾更追求娛樂感官體驗的背景下,只有富有多元化和體驗感的設計,才能滿足大眾對于平面設計的需求。例如鉆石廣告的設計“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正是將鉆石這一產品與大眾對于鉆石中所蘊含的愛情理念,即像鉆石般不變的愛情,兩者情感體驗的結合,使平面設計刺激到大眾的感官,進而滿足情感需求@。
四、當代視覺文化轉向與平面設計審美態勢的關系
1.存在彼此影響的關系。當代視覺文化轉向與平面設計之間是彼此影響的關系。大眾對于產品的設計通常會從初始的驚奇、稱嘆,過渡到適應、平靜的狀態,最終會對產品設計產生無聊、乏味的感覺。主要是因為大眾在被各種圖像充斥的過程中,會逐漸對視覺文化產生麻木的感覺。相反,大眾的審美處于不斷變化中,過于追求視覺效果也無法滿足大眾對于美的需求。因此只有在設計過程中既有人文精神,又有審美體驗的設計作品,才能夠歷久彌新。
2.存在因果關系。當代視覺文化轉向與平面設計之間還存在著因果關系與彼此作用的關系。平面設計是對當代視覺文化轉向的表達,而圖片又是平面設計的表達。當視覺形式產生變化,就會逐漸改變人們的審美觀念。如果一味的追求產品設計的新穎性,就會逐漸使大眾產生審美疲勞,進而產生相反作用,因此設計師要將人文精神注入其中,將其轉變為文化符號。
平面設計受到當代視覺文化轉向的影響,逐漸成為一門跨領域且復雜的學科。同時因當代視覺文化轉向的沖擊,平面設計的審美態勢不斷發生變化。但是當代視覺文化轉向與平面設計之間有緊密的聯系,平面設計作為當代文化的象征,對于文化藝術的也起到一定的升華作用,對我國文化藝術創新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