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生 高雪芹
摘 要:校本課程不僅是國家課程的重要補充方式,而且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特別是在中學語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應當找尋所有對初中語文校本課程目標有利的,并且能夠滿足初中語文教學的條件以及方法。作為重要的語言與文化課程,初中語文具有其他科目所沒有的資源與開發優勢。文中對于初中語文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問題給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以供相關人員進行參考、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
一、 引言
語文校本課程就是以學校為中心,按照學校當前的具體教育情況、教學目標以及學校的資源特色作為基礎,將語文教師作為組織者與引導人來針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語文教學課程。而滿足語文課程的設計、施行以及評價等所有環節所需要的資源,就是語文校本課程資源。相比較于其他科目的課程資源,初中語文課程資源雖然更加豐富,但是資源過于零亂,因此必須要進行合理地開發才夠實現語文校本課程的效果最大化。
二、 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作用
(一) 優選教學資源
語文校本課程所能夠使用的資源有如過江之鯽,但是語文教育卻只能夠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內進行。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要分清主次,從中優選出對語文教學有利的精華內容。比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按照教材中的內容結合互聯網中的資源設計出一個直觀、完整的課堂教學模式,不但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地強化整個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為實現語文高效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整合校園內外、軟硬性資源
通過整合的方式能夠將中學校園內外的教學資源利用率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同時還能夠將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果。(1)通過整合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把社區和其他學校的課程資源進行重新規劃整理,還能夠以輻射的方式向社會各界擴散;(2)對軟、硬性資源的整合:所謂的軟性資源就是課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素材以及具備良好教學水平與能力的教師、專家、擁有某種專長的人才等;而硬性資源則是包括了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房、學校內的活動場所等。將校園內、外資源以及軟硬性資源進行整合之后,再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分層管理和資源分配,從而構成良好的群體優勢。除此之外,也可以將語文課程資源和其他基礎學科資源進行整合,將語文的優點與長處和其他科目的資源進行融合,使得整個語文校本課程既擁有明顯的語文性,又體現出多元化的效果。
三、 初中語文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途徑
(一) 對學生資源的開發
學生不僅是整個學習活動的核心,并且還是校本課程建設中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通常情況下,學生資源主要由學生的生理、心理、智力、道德修養、學習態度等方面,這些內容也是完成整個語文課程設計的前提。由于在進行語文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過程中能夠和學生產生良好、和諧的互動效果,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人感受與體驗。比如說在進行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著重向學生介紹作品中所表達出的情緒要和自身的情感流動相融合,并把作品中的內容轉化為自身的感受。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以及情感變化去開發語文校本課程資源。比如說在進行初一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一個小任務,也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寫一本書。而這本書主要由兩個部分內容組成:(1)要求學生從自己的童年生活開始著筆,并命名為《回憶童年》;(2)讓學生堅持寫童年之后的內容,這一部分的內容為《成長日記》,而且學生也可以找人寫序并且在書中加入插畫,并持續到初三畢業。通過對語文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強化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 對教師資源的開發
與新時期的語文教學理念相比,傳統語文教學是以教師作為課堂的核心,并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傳道、授業、解惑。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也成為一種重要的校本課程資源,并且是具有創造性的重要資源。在課程建設當中,教師是以課程設計師以及課程創新引路人的身份出現。相同的課文讓不同的教師進行講述,所起到的教學效果也完全不同。比如說在講解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范進中舉》這篇課文的時候,有些教師重視語言表達,也有些教師重視人物心理,還有些教師重視文中的表現手法等等。所以在校本課程開發與利用的大環境里,應將教師的潛力與價值全面性地發掘出來。比如說可以通過檔案袋的方式來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即時記錄,并定期進行反思。這對于開發語文校本課程資源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發初中語文校本課程資源的過程當中,教師應對語文校本課程資源的整合予以重視,特別是語文和其他學科的整合。除此之外,還應當要做好對教師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樣才能夠構建出具有語文特征,又擁有多元化特點的初中語文校本課程。
參考文獻:
[1]唐國榮.初中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問題及建議[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12):124-137.
[2]謝瑾,高巖.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3):155-168.
作者簡介:
李百生,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古浪縣第六中學;
高雪芹,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古浪縣城關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