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在心智、認知方面還不甚成熟,應該被當作兒童來對待。基于這一理念的教學方法中突出的是“童真”這一概念。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要求通過輕松、歡快的教學氛圍幫助小學生解放天性、回歸本來的自然和美好。以期更好地服務于他們的成長,促進其學習。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回歸童真的重要性進行探析,旨在完善小學生的課堂教學,促進小學生的全面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回歸童真;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包含閱讀、語言、習作等多個方面,強化小學語文教學對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而研究針對小學語文的教學狀況,使得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既有利于在現實教學層面完善教學有效性,同時也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教學策略,更好地表現出素質化語文教學的應有價值,能夠促進小學生的成長,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一、 童真課堂的概念
童真課堂,顧名思義,就是要在教學實踐中,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其天性和童趣,理解其興趣和認知模式,不多做強迫,順應小學生的所思所想,強調用知識引導和幫助學生成長,使小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而非成為課堂和學業的奴隸。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性格、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小學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同時也具有鮮明的個性。他們可能調皮、可能沉靜,也可能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但是傳統的小學教育都主張在固定的教學環境中塑造小學生的人格,利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約束其學習和成長,對小學生的個人成長十分不利。故而,建構童真課堂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小學生將不會再被世俗束縛,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既不會曲意逢迎,也不會故作姿態,真正實現其自然、童真的天性。
二、 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的重要性
(一) 具有培養健全心理和人格的個體方面的重要性
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小學生通過他們的體驗和相互配合來完成對現實的理解,受到全面發展教育理念的影響,小學生通過語文教育將形成對所學知識的具象理解,其在親身嘗試漢語拼音和字詞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漢字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也加強了對其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對于現代語文教育的不斷進步具有重要意義。童真教育在小學生群體內的使用將使得傳統語文教育模式發生變化,更加突出個性化教學和學習,一味地灌輸和填鴨式教學將逐漸消失,而以個性化學案導學的方式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將成為語文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這都是小學語文教育在未來發展中所應具備的價值理念。
(二) 有助于實現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小學語文教育回歸童真有助于實現小學生的創造能力,創造而不是一味地拿來用的,能力是創造性思維的直接體現,是考驗現代化人才全面能力的重要層面。成功的教學模式能夠在傳輸知識的過程中改變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處理事情的方法,能夠使得小學生養成不同于常人的理解和解決方法。由于回歸童真的教學方法將最大限度地解除目前教育方法加諸其身上的束縛,實現其自由探索、自主發展的能力。因而其心智更加健全,對世界與事物的理解更多的是出自自身的思考而非別人的既有觀點,這對于能力體系更加全面的現代人才培養而言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同時,語文學科由于其人文屬性,在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方面具有較大的意義,語文教育更加注重從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個性潛能,如良好的認知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等。在語文教育中需要重視對這類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形成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觀。這凸顯了當前小學語文教育在責任和目的方面的重要變革,因此,小學語文教育要通過童真教學法激發不同類型性格、接受程度的小學生最大的潛能,提高其感受能力和橫向發展能力。促使其想法變得開闊和大膽,對內向的小學生,教師要鼓勵其善于表達,將自己內心的所想和日常生活中的具體現實有機結合來表達其情感,對于外向且活潑的小學生而言,教師要注意引導其觀察和總結,得出不同事物的特點與表現特色,以便能發揮其性格進行語文學習,最終實現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 對培養小學生具有創見性的思維品質具有重要性
思維品質是新時代下對學生能力與素質進行考核的重要因素,思維品質包含了思維方式、思維習慣等,思維品質反映了每個個體智力或思維水平的差異,小學語文教育回歸童真能夠幫助小學生實現通過表面深入到事物本質進行理解的學習過程,養成深刻性思維,實現在更廣泛層面上對事物以及社會運行方式的思考,培養和鍛煉自己遷移知識、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外而內的思想層次,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及生活都有較大的幫助,通過思維品質的培養,個體意識得到充分的培養,思維的完整性、邏輯性都有所提升,這對于實現學生自我人格的發展,增加道德修養具有極大的幫助。語文教學之所以能呈現出良好的思維品質培養能力,主要是語文閱讀材料體現出一定的知識內涵與文化背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豐富人生際遇,感受國家的文化、社會生活,同時在閱讀過程中還能更好地培養自己的文化理解與感知能力,增強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對于實現其良好的學習質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重要的價值。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是新時期素質教育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成長的表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貫徹落實童真教學法就要充分明確小學生作為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模式,在語文教學中不多做強迫與束縛,真正實現利用童真教學培養小學生健全的心理功能和人格,形成個性化的發展道路以及良好的思維品質。這無論是對于小學生個人還是整體的素質教育環境而言均有一定的重要性,因而要不斷完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童真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娟.讓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J].學周刊,2016(8):202.
[2]林莘.回歸童真:小學語文理想課堂之本[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30(12):38-43.
[3]王玉璽.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詩的教學策略——以兒童詩《我想》教學為例[J].兒童發展研究,2012(2):46-48.
作者簡介:
鄭金葉,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沙柳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