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農村小學這一特殊的環境,其班主任工作面臨的問題較多,所以班主任要樹立教書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思想,深入學生之中,不斷探索實踐,搞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班主任工作;問題分析;解決對策
農村小學班主任是整個班級的管理者與教育者,對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班主任費的考核發放,農村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條件及成果有所改善和提高,但農村地區由于交通條件、文化習俗、風土人情等方面的影響,班主任在工作中面臨的具體問題也比較多。
一、 農村地區留守兒童較多,導致隔代教育嚴重
在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的比例達62.32%,父母外出打工后,他們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又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在調查中發現12.45%的外出務工家長一星期與其子女聯系一次,21.81%的家長半個月聯系一次,54.61%的家長一個月或超過一個月聯系一次,僅有11.13%每日和其子女聯系。同時留守兒童的教育一般是由爺爺奶奶照顧生活,他們識字較少或不識字,對學生的作業無法進行監督和輔導,導致學生的作業不做或錯誤較多,特別是適當的家庭作業沒有起到練習鞏固的效果,同時對孫輩們又十分溺愛,導致留守兒童在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表現出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
二、 農村地區家庭教育弱化,父母的言傳身教不到位
一部分沒有外出打工且在家務農的父母,50%以上的不關注學生在家的學習,而是在閑余之時都是看手機、看電視劇,有的甚至搞打撲克和麻將等一些沒有積極意義的活動,而這些父母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也不避開學生,特別是看手機和電視劇的時候父母與學生一起看到深夜,這樣既導致了學生的視力下降,又深受父母的不良影響,導致在手機上玩游戲等不利于成長和學習的活動,變得上癮、浮躁、貪玩。
三、 農村小學,特別是行政村小學,班級學生太少,導致一些不良問題產生
在調查中發現一般的行政村小學在20人左右,一個班級就是2~3人,有的甚至在10人以下,一個班級就是1人,還有斷級的現象,30人左右的行政村學校就是規模很大的農村學校了,但班級人數還是在5人左右,班級人數的過少導致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助、合作很少甚至不存在,導致學生性格孤僻、不善于與人交流、學習無競爭性。同時在這樣的小班級中各樣班級活動的開展也很少甚至沒有班級活動,導致學生集體意識和協作能力不強。
四、 由于教師年齡、工作量、業務能力等原因,對班級管理也會產生一些影響
一是農村地區一些小學班主任年齡大,創造性低,思想陳舊,管理方法簡單,而其他一些年輕班主任則經驗不足,管理能力有限,導致班級管理不科學。二是農村小學老師相對來說,數量上要比城里的少,都是既帶幾門功課又兼職班主任,雖然面對的學生也較少,但每天一樣重復多次的工作內容,很是枯燥乏味,導致在班級管理上精力和動力都不足,班主任對工作的厭倦,導致講課的乏味,學生的學習激情也下降。三是一部分農村年輕的小學班主任總是想離開農村這個條件較差的工作環境,便會專注于自身的發展,總是花費心思奮斗自己的未來,相對地沒有花很多的時間去研究教學方法,關心學生的性格走向與敏感心理,導致班級管理不規范。
針對當前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面臨的以上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解決。
(一) 加強學校德育工作,關注留守兒童成長
德育工作是學校的重要工作,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方向,但是長期以來,學校往往以智育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德育工作。留守兒童比常態兒童更容易受社會環境等的不良影響,產生諸如厭學、打架等問題。因此,一是學校必須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對留守兒童以及全體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并把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與之聯系起來,互相補充,以提高教育的實效性。二是要全面掌握每一個留守兒童家庭狀況、思想表現、學業成績、日常行為、監護狀況等,以便對留守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要建立健全內容涉及留守兒童的家長姓名、家庭詳細住址、留守原因、家長務工詳細地址、聯系電話;監護人的詳細地址、與留守兒童的關系、聯系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內容的檔案。通過檔案的建立,能夠方便學校和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并保持聯系溝通。三是班主任要定期對心理或人格有問題的留守兒童進行家訪,向監護人反映留守兒童在校學習表現,并了解其在家的學習情況,解答監護人在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幫助監護人教育管理留守兒童。
(二) 加強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注重示范榜樣的發揮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家長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明確自己監護的任務和責任,千方百計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一是父母應加強與子女的溝通,溝通交流過程中,除了問及學習、身體狀況等內容外,應多傾聽子女的心聲,體會子女內心、情感的變化,詳細了解子女的渴望和要求,鼓勵孩子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向父母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以便父母及時了解子女的成長,并及時進行引導。二是父母自己在做事、待人中要起到榜樣作用,用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子女做人、做事、學習。
(三) 主動嘗試復試教學,給學生營造一個成長的集體環境
以前的復試教學也有它的成功之處,對于當前農村的小規模學校、麻雀學校的教學應該主動嘗試復試教學模式,讓不多的學生集中在一起共同學習,讓有限的資源進行整合與共享,讓高年級的學生幫助低年級的學生學習,讓他們在一個集體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成長。
(四) 加強班主任管理能力培訓,調動工作積極性,做有幸福感的班主任
一是通過多種途徑對班主任進行培訓,提高專業能力,同時讓老教師和年輕教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二是通過考核、獎勵等形式增強班主任的自豪感,調動工作積極性,讓班主任勇于探索、敢于創新。
總之,農村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是多方面的,面臨的問題也較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所以農村小學班主任要樹立教書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思想,深入學生之中,不斷探索實踐,搞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農村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作者簡介:
丁少乾,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黨峴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