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摘要:質量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標之一。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需要系統有效地應用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和運行工程項目質量控制體系,落實項目各參與方的質量責任,通過項目實施過程各個環節質量控制的職能活動,有效預防和正確處理可能發生的工程質量事故,順利實現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目標。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質量控制
1.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目標與任務
建設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目標,就是實現由項目決策所決定的項目質量目標,使項目的適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經濟性及與環境的協調性等方面滿足業主需要并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技術標準、規范的要求。項目的質量涵蓋設計質量、材料質量、設備質量、施工質量和影響項目運行或運營的環境質量等,各項質量均應符合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標準規定,滿足業主的質量要求。
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任務就對項目的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工程質量行為,以及涉及項目工程實體質量的設計質量、材料質量、設備質量、施工安裝質量進行控制。
由于項目質量目標最終由項目工程實體質量來表現,而項目工程實體質量最終是通過施工作業過程直接形成的,設計質量、材料質量、設備質量往往也要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檢驗,因此施工質量控制是質量控制的重點。
2.加強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措施
2.1做好施工人員的控制
在工程項目質量管理中,人的因素起決定性的作用。項目質量控制應以控制人的因素為基本出發點。施工人員的質量包括參與工程施工各類人員的施工技能、文化素養、生理體能、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個體素質,以及經過合理組織和激勵發揮個體在潛能綜合形成的群體素質。因此,企業應通過擇優錄用、加強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訓,合理組織、嚴格考核、并輔以必要的激勵機制,使企業員工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最好的組合,使施工人員在質量控制體系中發揮自控主體作用。
施工企業必須堅持執業資格注冊制度和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對所選派的施工項目領導者、組織者進行教育培訓,使其質量意識和組織管理能力滿足施工質量控制的要求;對所屬施工隊伍進行全員培訓,加強質量意識教育和技術訓練,提高每個作業者的質量活動能力和自控能力;對分包單位進行嚴格的資質考核和施工人員的資格考核,其資質、資格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與其分包的工程相適應。
2.2做好材料與設備的控制
材料包括工程材料和施工用料,又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構配件和周轉材料等。建立健全材料管理臺賬,認真做好儲、發、運等各個環節的技術管理,避免混用、錯用和將不合格原材料、構配件用到工程上。施工單位采購時應認真通過貨比三家來選擇質量較高的材料,同時要對采購的工程材料及設備進行質量檢測和資格的驗證。當材料進場后,質檢人員需要對材料進行質量檢測,自檢合格后通知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對于不合格材料及時退場處理。對于不同種材料應該分開保存,確保不會出現混用的情況。在機械設備現場調試工作進行過程中,應按照廠商的說明書提出的要求進行操作,在安裝調試工作妥善的完成之后,再開展相應的監測工作,將設備實際運行的過程中產生的各項參數明確的記錄下來,以便于可以在日后的驗收階段中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在進行正式施工之前要做好各項設備的檢查和校驗工作,保證其性能的穩定性,進而發揮其正常施工功能。
2.3做好施工機械質量的控制
施工機械設備是所有施工方案和工法得以實施的重要物質基礎,合理選擇和正確施工用施工機械設備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措施。
(1)對施工所用的機械設備,應根據工程需要從設備選型、主要性能參數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符合安全、適用、經濟、可靠和節能、環保等方面的要求。
(2)對施工中使用的模具、腳手架等施工設備,除可按適用的標準定型選用之外,一般需按設計及施工要求進行專項設計,對其設計方案及制作質量的控制及驗收應作為重點進行控制。
(3)混凝土預制構件吊運應根據構件形狀、尺寸、重量和作業半徑等要求選擇吊具和起重設備,預制柱的吊點數量、位置應經過計算確定。
(4)按現行施工管理制度要求,工程所用的施工機械、模板、腳手架、特別是危險性較大的現場安裝的起重機械設備,在安裝前要編制專項安裝方案并經過審批后實施,安裝完畢不僅必須經過自檢和專業檢測機構檢測,而且要經過相關管理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尚需落實相對應的管理制度,以確保其安全正常使用。
2.4做好工藝技術方案的質量控制
主要包括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技術措施等的控制,應切合工程實際,能解決施工難題,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有利于保證工程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選擇較為適當的方法,使質量、工期、成本處于相對平衡狀態。
(1)深入正確地分析工程特征、技術關鍵及環境條件等資料,明確質量目標、驗收標準、控制的重點和難點。
(2)制訂合理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施工技術方案和組織方案,前者包括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后者包括施工區段劃分、施工流向及勞動組織等。
(3)合理選用施工機械設備和設置施工臨時設施,合理布置施工總平面圖和各階段施工平面圖。
(4)根據施工工藝技術方案和設計選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模具、腳手架等施工設備。
(5)編制工程所采用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專項技術方案和質量管理方案。
(6)針對工程具體情況,分析氣象、地質等環境因素對施工的影響,制訂應對措施。
2.5做好環境因素的控制
(1)對施工現場自然環境因素的控制
對地質、水文等方面影響因素,應根據設計要求,分析工程的巖土地質資料,預測不利因素,并會同設計等方面制訂相應的措施,如采取基坑降水、排水、加固圍護等技術控制方案。
對天氣氣象方面的影響因素,應在施工方案中制訂專項應急預案,明確在不利條件下的施工措施,落實人員,器材等方面的準備,加強施工過程中的預警與監控。
(2)對施工質量管理環境因素的控制
要根據工程承發包的合同結構,理順管理關系,建立統一的現場施工組織系統和質量管理的綜合運行機制,確保質量保證體系處于良好的狀態,創造良好的質量管理環境和氛圍,使施工順利進行,保證施工質量。
(3)對施工作業環境因素的控制
要認真實施經過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落實相關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施工平面規劃和施工紀律,保證各種施工條件良好,制訂對應停水、停電、火災、食物中毒等方面應急預案。
3.結束語
建筑工程建設是我國的基礎性建設,是保證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進一步保障與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要不斷總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不足之處,不斷創新改革,引進新技術,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將建筑工程水平提升到更高層次,更好的推動我國建筑工程事業與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作者單位:北京興電國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