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主要來源于工作投入、工作績效以及工作態度,同時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對于幼兒的發展與成長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從工作特征來看,幼兒園教育中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提高教師工作熱情、主動性以及投入程度的關鍵。對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幼兒園教育水平,本文簡要分析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職業幸福感;有效策略
一、 引言
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主要是指幼兒教師在教學工作過程中對于職業理想的一種教育主體生存狀態體現,其主要是對現實生活和未來的一種期待,是教師工作生活質量的重要評價標準。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狀態不僅會決定教師的工作投入度、熱情程度以及態度,同時對于幼兒的發展和成長也有著決定性影響。對此,探討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策略具備顯著教育意義。
二、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主要由兩個方面決定。一方面為工作特征,也就是從工作要求、工作資源方面所呈現出的評價。適當的工作要求會形成一定的工作壓力,同時提高教師的工作活力與動力,提升教師在工作卷入度。但是,過多的工作量會導致職業倦怠感、個體心理資源損耗,從而導致職業幸福感不斷下降。在具體工作中,教師普遍具有比較高的工作壓力與要求,需要負責幼兒的“吃喝拉撒睡”,再加上幼兒數量比較多,從而導致工作壓力不斷提高,幸福感不斷下降。另一方面為個體特征。教師本身對于職業的認同程度以及對工作的應對方式會直接決定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職業認同程度較高的教師更容易發揮強大的發展動力,從而在教育方面實現提升,可以更好地感受工作中所帶來的成就感、滿意感以及職業幸福感。相反,職業認同程度較低的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會呈現出許多負面情緒以及心理社會性問題,從而出現行為上的偏差,這也是近些年幼兒園教育中對幼兒施暴的主要原因之一。幼兒教師的工作責任較大、時間較長、強度較高、要求較多,但是收入與地位并不理想,導致社會對于幼兒教師的期望角色和幼兒教師的實際角色之間存在不協調,從而導致大多數人群對教師的職業認可度較低,導致幸福感的下降。另外,在應對方式方面,積極的應對方式和職業幸福感有直接性關聯,工作當中應用“求助”“解決問題”的應對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幸福感,但是采用“規避”“幻想”“自責”等應對方式會導致職業幸福感逐漸下降。成熟性的應對方式屬于心理健康和職業幸福感的基礎性因素。
三、 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一) 嚴格控制師生比例,提高職業幸福感
高工作強度以及高工作要求是導致職業幸福感逐漸下降的主要原因,減輕工作壓力是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重要方式。隨著近些年教育理念的不斷轉變以及人性化教育的發展,工作高要求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只能夠在工作強度方面適當地調整和改善。目前幼兒教師的工作壓力比較大主要原因在于師生比例方面的不合理,存在幼兒教師的數量偏少但是幼兒數量龐大,導致幼兒教師需要在具體教學中擔任多個身份和角色。對此,嚴格且合理的控制師生比例是減輕幼兒教育工作強度與工作壓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時也是提高職業幸福感的重要途徑。學校方面需要做好師生比例的嚴格控制,按照幼兒園本身的教育資源力量合理的調控招生人數,促使幼兒教師可以更好地成為幼兒的合作、引導以及支持幫助者,同時也可以保留更多的精力用于對幼兒的照顧與幫助上,這也是降低幼兒教育中安全隱患、安全風險的重要方式,對于幼兒園而言是維護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效方法。
(二) 改善工作環境,豐富工作資源
工作資源對于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有著決定性影響,會呈現出正向增益與間接緩沖的影響效果。對此,在改善工作條件的同時,豐富工作資源是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方式。在學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門方面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現狀改變,努力改善工作的環境與條件,提升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同時強化在合法權益方面的保護,特別是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保障幫助,應當與中小學教師保持同等,從而為幼兒教師提供更多的理解與關懷,促使教師可以真正地解決后顧之憂而更好地投入到幼兒教育工作中。另外,在改善工作環境的同時也需要適當的嚴格對于幼兒教師的管理與約束,這也是改善幼兒教育環境氛圍以及提高幼兒教師教育水平、教育素養的有效方法,可以保障工作過程中的情感投入以及職業幸福感得到顯著提升。
(三) 強化職業認同感,提升幸福感
幼兒教師對于職業的認同感會直接決定職業幸福感。對此,強化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有效方式之一便是提升職業認同感,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工作的責任感、社會價值以及使命,幼兒園管理人員也需要積極做好相關的引導與宣傳教育工作,將個人的職業價值取向和幼兒園的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起來,促使幼兒教師可以更好的感受幼兒園教育的前途、希望以及發展前景等,促使幼兒教師可以更加專注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提高對于職業的認同感,從而逐漸形成并不斷強化主人翁的意識,提升職業幸福感。塑造個體化人格,提高教師在工作主動性以及心理行為方面的調控能力,從而保障工作適應性的逐漸性提升。另外,學校方面可以借助強化團體合作的方式提高職業認同感,強化幼兒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協調,實現團體的融入與團體的發展,共創和諧穩定、溫馨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教師的工作并改善職責分工細則,從而提高職業幸福感優化教育水平。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重要性較高,是決定幼兒園教育水平的關鍵,同時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教學素養的有效方法。在具體工作中,幼兒園管理人員應當高度重視思維、理念、環境以及待遇等多方面的改進和優化,為幼兒教師提供優質工作環境,提高教師對于幼兒教育工作的職業幸福感,從而推動幼兒教育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立芳.讓文化潤澤幸福——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實踐與思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6).
[2]楊旸.關注教師職業壓力——減輕教師職業壓力,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2006(6).
[3]徐海飛.“給予”的幸福——淺議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措施[J].動漫界:幼教365,2018(36).
作者簡介:張學萍,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河畔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