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清
【摘 要】目的:旨在觀察老年開胸手術患兒實施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措施的臨床療效。方法:研究對象取自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需要進行開胸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將所選患者按照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對照組30例,對其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另外3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其實施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措施,觀察2種護理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67%,對照組患者出現并發癥發生率患者為33.33%,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而言,觀察組患者護理措施更優,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老年開胸手術患者,在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增加實施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措施,有助于保持患者手術過程中呼吸道的通暢,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老年開胸手術;常規護理;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
Discussion on measures for perioperative respiratory care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tomy
Cao Jianqing(Weiyuan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ichuan Neijiang 642450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ioperative respiratory care measures in children undergoing thoracotomy.METHODS: Sixty elderl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oracotomy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8.Th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The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and another 30 patients were used as observation groups to perform perioperative respiratory care measures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care.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6.6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3.33% in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measu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P<0.05.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e.CONCLUS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tomy,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to increase perioperative respiratory care measures can help maintain the patency of the respiratory tract during surger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elderly thoracotomy; routine nurs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respiratory care
【中圖分類號】R5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01
開胸手術是臨床常見的手術治療方式,適用于多種疾病,多用于治療老年患者疾病,老年患者隨著年齡增加,身體各項機能出現退化,同時合并出現其他原發病,容易受到細菌以及病毒的侵襲,開胸手術由于手術創傷較大,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肺不張等并發癥,降低手術質量[1]。以下數據是本次研究具體研究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取自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需要進行開胸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將所選患者按照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對照組30例,對其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另外3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其實施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分布在60-78歲之間,平均年齡(69.38±4.02)歲,疾病類型上:食道癌患者16例,肺癌患者6例,縱膈腫瘤患者5例,自發性氣胸患者2例,肺膿腫患者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分布在60-79歲之間,平均年齡(69.38±3.25)歲,疾病類型上:食道癌患者14例,肺癌患者6例,縱膈腫瘤患者6例,自發性氣胸患者3例,肺膿腫患者1例;所選患者均由臨床確定診斷。所選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疾病類型上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醫院倫理委員會已經同意本次研究,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在知曉本次研究具體詳情的情況下均已經同意本次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入選標準:均為首次接受開胸手術治療的患者;病歷資料完整患者。排除標準:合并出現嚴重肝腎功能異常的;合并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既往患有精神類疾病,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存在手術禁忌癥的患者;合并出現其他傳染性或者感染性疾病患者;既往參加過類似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具體措施包括,患者入院后帶領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熟悉病區環境,指導患者家屬陪同患者完善術前所需檢查,遵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護理過程中嚴格按照護理操作流程規范進行操作。
1.2.2 觀察組:在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增加實施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措施,具體包括:①術前呼吸道護理:使用健康宣傳欄、播放宣傳片、現場宣教等方式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講解手術流程,并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手術治療后有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以及并發癥的危害性,使患者及家屬都積極配合我們的護理,提前進行有效預防。對患者做霧化吸入治療,濕潤患者呼吸道,減少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根據患者病情,實施持續低流量吸氧1h。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學習腹式呼吸與深呼吸的方法,對于有痰的患者,對其進行咳嗽與排痰訓練,降低術后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等疾病的發生率。②術后護理:患者手術治療后,無法自主翻身,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進行翻身,避免長時間對局部造成壓迫,形成壓瘡,影響手術質量;對于有痰不易咳出患者,做叩背處理,叩背是按照自下而上,避開手術切口位置,由外向內,叩擊3-5次,在叩背過程中,囑患者深呼吸后連續咳嗽,促進痰液排出;做叩背處理仍無法將痰液排出患者,實施甲膜穿刺措施,于患者氣管腔內注射4-6ml鹽酸氨溴索,之后刺激患者咳嗽,達到促排痰的效果;若以上措施仍不可,做吸痰處理。③霧化吸入:手術治療后,對患者進行每天3-4次霧化吸入護理治療,霧化處理后,指導患者咳嗽,霧化時選擇鹽酸氨溴索等藥物,有助于稀釋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從而避免患者出現呼吸道感染的情況。④疼痛護理:由于開胸手術切口較大,對患者造成嚴重創傷,手術完成后,患者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對于疼痛在可忍耐范圍內的患者,使用播放視頻、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減輕患者疼痛感;對于疼痛劇烈的患者,遵醫囑使用止痛藥進行止痛,患者疼痛減輕也有利于進行咳嗽排痰,避免肺部感染。⑤心理護理:患者手術治療后,受到疼痛、咳嗽等多方面影響,容易出現焦慮、不安等負面心理情緒,護理人員可以告知患者家屬盡量多排伴在患者身邊,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懷,同時根據患者病情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多列舉與患者所患疾病相同且治療成功的患者,提升患者對于治療措施的信心,增加患者對于治療措施的配合度。⑥飲食護理:在患者可以進飲食后,由患者主治醫師根據患者病情、營養狀況以及原發病情況制定針對性的飲食食譜,補充患者體內所需營養,提升患者免疫力,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同時飲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多喝水,防止痰液粘稠。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手術治療后出現并發癥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 22.0分析,計量資料的表示方法為(均值±標準差),組間比較差異性是否顯著采用t進行驗證;%用以表示療效指標,數據間比較行檢驗。雙側P<0.05視為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表1可以發現,通過對2組進行開胸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67%,對照組患者出現并發癥發生率患者為33.33%,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而言,觀察組患者護理措施更優,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開胸手術是臨床常見手術治療方式,適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但是手術切口較大,治療過程中容易對患者造成嚴重損傷,使患者術后容易出現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因此對于呼吸道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對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措施,術前對患者進行霧化、吸氧處理,濕潤患者呼吸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術后霧化、叩背處理,促進患者排痰,避免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的情況;實施心理護理,對于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具有明顯效果,通過減輕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增強患者對于治療措施的依從性;飲食護理:術后,由對患者病情、營養狀況等較為了解的主治醫師依據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飲食食譜,有助于補充患者體內所需營養,提升患者免疫力,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疼痛護理措施,對于疼痛程度較輕患者,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患者疼痛感,對于疼痛程度劇烈的患者,遵醫囑使用相應止痛藥物緩解患者疼痛感。老年患者身體各項機能明顯退化,自身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等侵襲,手術切口較大,難恢復,因此患者容易出現術后感染的情況,延長患者住院病程。本次研究發現,通過對2組進行開胸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67%,對照組患者出現并發癥發生率患者為33.33%,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而言,觀察組患者護理措施更優,證明對于實施開胸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措施,在保證手術質量的基礎上,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2]。
綜上所述,將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措施應用至實施開胸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的護理中,有助于降低患者手術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汪芝珍,占麗平,王林.系統性護理干預對開胸術患者的預后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2):129.
陳立群.疼痛規范護理管理對開胸術患者術后疼痛的控制效果[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9):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