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蘭
摘 要:英語素質教育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和長期發展,更適合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英語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較強的課程,需要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積極進行實踐才能夠快速提高英語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素質教育;實施理念;教育實踐
當前我國初中英語教育現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英語教育更注重背單詞、做閱讀,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仍然差強人意。因此,需要根據素質教育的目標進行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一、初中英語素質教育理論基礎
素質教育是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能力發展與個性發展的教育舉措,1993年2月我國在《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1999年我國素質教育推進到了嶄新的階段,教育部推進一系列活動全面開展素質教育,包括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等,是一種明顯區別于傳統應試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提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要求,要改變傳統課堂上學生僅僅背單詞、讀課文、做題的教學方法,要通過多樣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英語聽力能力、英語寫作能力、英語閱讀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二、初中英語素質教育實踐分析
1.優化教學方案,明確教學目標
在素質教育推動下,初中英語教育首先要明確英語教學的目標,將教學目標、學生實際以及教學內容三者進行有機結合,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制訂具體的教學目標,從各個方向考慮到如何提升初中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其次要對具體的教學方案進行設計優化,在優化的過程中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提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有效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2.營造交際氛圍,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初中英語相對小學已經具有一定的難度,尤其對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針對學生口語能力提升要積極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在課堂上要設定相對真實的場景讓學生有興趣參與并積極地進行英語互動。比如,在學習“This is me”一課中,在學習重點句型“I ofen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時,可以創設話題“同學們平時都習慣什么運動項目”,然后讓學生分組,針對此話題用英語進行討論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就能輕松地掌握重點句型。
3.充分運用多媒體設施進行英語教學
多媒體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教學工具,應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聽力、提高學生發音的標準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fashion”相關內容的時候,可以在多媒體課件設計的過程中多加一些時尚服裝、鞋包、模特的圖片以及一些模特走秀的視頻,讓學生在了解時尚的過程中掌握“fashion”的含義和相關單詞的表達,這樣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的刺激能夠加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通過設計課堂活動提升英語教學趣味性
良好的課堂設計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趣味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愛上英語,在實踐中敢于用英語大膽地表達自己,在英語趣味教學中,可以創設英語交流場景,可以舉辦英語小游戲,可以在教學設計中加入英語文化相關知識。例如,在學習“Lets celebrate”相關內容時,可以在授課前讓學生針對“How to celebrate my birthday”進行一個“free talk”,讓學生在自由討論中記住“celebrate”的含義,并且能夠掌握相關的句式,在討論過后,可以選擇一個小組進行角色扮演,扮演一個家庭中如何給孩子慶祝生日,并且全程用英語演出,通過這樣的角色扮演,能夠有效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積極性,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貫徹了素質教育的理念。
三、結論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素質教育已經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為了達到素質教育的效果和目標,應該積極進行實踐,并總結經驗進行改革,從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合理設定教學目標、營造良好的口語表達環境、鍛煉學生口語能力、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以及提高課堂趣味性等方面優化英語教學環境,提高素質教育下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董麗麗.開放性思維模式下初中英語教學改革[J].亞太教育,2015(25):32.
[2]張丹.論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5(22):175.
[3]展凌云.新時期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方式變革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86,109.
[4]劉芷凡.淺談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體現[J].中國校外教育,2014(16):78.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