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榮會
【摘 要】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顱腦外傷癲癇(PTE)患兒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2例PTE患兒,按抽簽法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品管圈活動,比較兩組患兒干預前后不良情緒、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結果:干預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較干預前更低,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低;而兩組SF-36評分較干預前更高,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PTE患兒開展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改善患兒負性情緒,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品管圈活動;顱腦外傷;癲癇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0-01
顱腦外傷癲癇(PTE)是指顱腦損傷后造成的癲癇發(fā)作,在兒童群體中較為多見,嚴重影響患兒的精神狀態(tài)與智力發(fā)育,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患兒的生活質量[1]。因此,尋找一種有效方案以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觀察了品管圈活動在PTE患兒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2例PTE患兒,按抽簽法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1例。研究組男19例,女12例;年齡7個月-14歲,平均年齡(8.2±2.5)歲;住院期間癲癇大發(fā)作17例,小發(fā)作14例。對照組男20例,女11例;年齡5個月-15歲,平均年齡(8.0±2.6)歲;住院期間癲癇大發(fā)作16例,小發(fā)作15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品管圈活動,具體措施如下:
①組建品管圈活動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對全科護士進行集中授課式培訓,認真學習品管圈相關知識,培訓完成后選取8人組建品管圈活動小組。
②品管圈活動主題確定:由組長組織所有圈員集體討論品管圈主題名稱,以“朝陽圈”作為品管圈圈名,象征著孩子像清晨的太陽,充滿朝氣與活力,再由組員根據PTE患兒護理特點進行討論,最后將“改善患兒情緒,提升生活質量”作為活動主題。
③品管圈活動計劃制定:由組長帶領組員制定活動計劃,具體內容包括:病因分析、制定目標、護理方法、成果評價、經驗總結。
④現(xiàn)狀調查:由組長組織全體成員開展討論會議,解析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a家長缺乏對PTE的認識,過度擔心病情反復發(fā)作,心理負擔過重;b由于患兒知曉自身病情加之家長限制其進行戶外活動,導致人際關系較為疏離,易產生孤單、自卑、恐懼心理,影響其健康人格形成;c癲癇發(fā)作期間,若患兒身旁無人監(jiān)護,則易出現(xiàn)咬傷、摔傷等安全隱患,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健康。
⑤護理方案實施:a采用一對一健康教育法,對患兒家長進行PTE知識宣教,提高其對PTE的認識;b根據患兒年齡、性格等,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盡可能消除其自卑、恐懼心理;c實時監(jiān)測患兒狀態(tài),在癲癇發(fā)作時,立即將裹好紗布的壓舌板放于患兒口內,以防咬傷,同時在床上增加護欄以防摔傷。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兒干預前后情緒進行評定,評分越低患兒焦慮、抑郁情緒越輕;
②參考健康調查簡表(SF-36)并結合患兒具體情況自制健康調查問卷進評定,評分越低患兒生活質量越低。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數據,采用表示SAS評分、SDS評分及SF-36評分,并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較干預前更低,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低;而兩組SF-36評分較干預前更高,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PTE為腦外傷引發(fā)的最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其是一種慢性、反復發(fā)作性的短暫腦功能失調綜合征,主要是由于腦神經元異常放電而引起反復癇性發(fā)作,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2]。目前,臨床對PTE患兒常采用抗癲癇類藥物進行治療,但治療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PTE患兒存在著嚴重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因此,給予PTE患兒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改善其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較干預前更低,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低;而兩組SF-36評分較干預前更高,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表明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改善PTE患兒的的負性情緒,并提高其生活質量。分析原因:品管圈活動通過組建活動小組、確定活動主題、制定活動計劃、現(xiàn)狀調查及方案實施,將護理工作開展得極具秩序性、邏輯性及高效性。首先護理人員通過專業(yè)、耐心的講解讓患兒家長了解了PTE的相關知識,避免了以往在患兒發(fā)作時所產生的惶恐心理,提高了其對疾病防治的意識,有利于病情的控制[4];護理人員根據患兒年齡、性格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可讓患兒感受到被關愛,減輕了患兒的焦慮、抑郁、自卑、恐懼等心理,從而提高了其治療依從性,進而有利于患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對患兒發(fā)作時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消除,可減輕對患兒身體健康的損傷,有利于其生活質量的提高[4]。
綜上所述,對PTE患兒開展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改善患兒負性情緒,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阮清鋒.洛伐他汀對顱腦損傷術后顱內感染并發(fā)癲癇的作用[J].中國病案,2018,19(7):86-89.
馬惠,劉雪英,趙先曉.護理干預對開放性顱腦損傷手術后早期癲癇發(fā)作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2):131-132.
李世秀.外傷性癲癇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5,35(z2):267-268.
賀秋平,霍穎坤.品管圈質量改進工具對出院后癲癇患兒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