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科
【摘 要】在外科手術中,麻醉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麻醉做得好會有力的促進手術的順利完成,反之甚至會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要保證臨床麻醉的安全性就應該精心準備,加強監控,減少風險。還要把握尺度,減少傷害。
【關鍵詞】臨床;麻醉;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0-01
臨床麻醉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特別是在手術中,麻醉做得怎么樣直接影響到手術的成敗,進而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在實際的手術過程中,影響麻醉安全性的因素很多,例如,麻醉師的專業素養、職業理念與道德、麻醉學的技術現狀、醫院的設備與設施,等等。在諸如因素中,麻醉師的職業操守、工作態度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作為麻醉師,要熱愛這項工作,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通過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每次麻醉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把風險降低到最小。
一、精心準備,減少風險。
作為麻醉師,要在手術前把麻醉的準備工作做得盡善盡美、滴水不漏,把風險降低到最小。從醫生的角度,要把每一名患者的安全放到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不論是大手術還是小手術,醫生都要在手術前對病人進行認真的術前體檢,根據檢查結果做認真的準備。在查看患者身體檢查報告的時候,麻醉師要要對患者的病情信息有全面的把握,唯有如此,才能在手術中避免因麻醉引發的各種風險。一般情況下,在手術之前,醫生要與家屬及患者進行必要的溝通,主要應該讓家屬及患者知道麻醉在手術中的必要性與風險性,讓家屬及患者知道手術之前與手術之后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在康復時應該如何做。這樣,才有可能爭取家屬及患者對治療工作的全面配合,保證手術及麻醉過程及其康復過程的安全性。
二、加強監控,控制風險。
在手術麻醉的過程中,醫生應該做好對患者的呼吸監控,要合理的做好氧流量的控制。要注意在機械通氣以后,一定要及時的把氧流量打開,否則的話患者會出現呼吸異常。要特別注意呼吸機的報警系統,要用醫生精湛的業務素質與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患者的呼吸安全工作,保證不出任何紕漏。對于呼吸機的活瓣工作狀況要定時檢查,這樣才能保證呼吸機的活瓣工作保持順暢,避免因機器原因造成的患者呼吸問題。在機器正常工作時,醫生要注意控制壓力,使之保持在合適的范圍內。否則的話,如果過高或過低的壓力出現,就會讓患者的呼吸出現嚴重問題。只要是手術,無論何種性質,無論手術大小,加強監控、控制風險都是十分重要的。嚴密的監控好麻醉患者的呼吸是保證手術成功的極為關鍵而重要的一個環節。事實上,只要是手術中出現的醫療事故,很多都是麻醉醫生在對患者呼吸監控出現了問題所引發的。
三、把握尺度,減少傷害。
作為麻醉師應該知道,對麻醉深淺度的把握是關系到是否可能會傷害到患者的關鍵,用藥太少會在一定程度上使麻醉效果降低,用藥太多會給患者不必要的傷害。在很多大醫院都會出現醫生連臺做手術的情況,這就很可能會產生醫生過早地拔管停藥的現象,手術麻醉深度不夠會給患者帶來傷害。在實際手術時,如果麻醉深度不足,患者有極大的可能出現應激反應。我們應該明確,評價一個手術的麻醉水平不能僅僅看拔管時間的長短這個指標,作為麻醉醫生,一定要想方設法控制患者在手術還沒有結束時出現的一些反應,比如躁動、嗆咳,等等。麻醉醫生在手術結束之前不是不能合理的停一些藥,比如,可以適當的停一些肌松藥。但是,醫生在適當的停肌松藥的同時,要加大丙泊酚的給藥,這樣做是為了確保患者可以安全的度過麻醉的拔管期。
四、準確記錄,珍愛生命。
認真負責的態度、精益求精的技術需要一些資料與數據的支撐,因此,作為麻醉師,一定注意對麻醉過程以及結果的記錄,這是一名醫生熱愛醫療事業、珍愛生命的表現。在具體的手術過程中,麻醉師所要做的記錄應該包括:用了哪些麻醉藥,藥性如何、用量多少、在手術中是如何用藥的、尿量情況、輸血量怎樣、采用了怎樣的麻醉步驟,等等。在手術過程中,這樣的記錄一定要及時而準確。如果從珍愛生命這個角度看麻醉中的記錄,其重要意義表現為能夠為搶救危重病人贏得寶貴的時間。
五、加強管理,杜絕風險。
在手術過后,蘇醒期也一定不能掉以輕心,一些醫療事故的發生恰恰發生在患者的蘇醒期。只有加強蘇醒期的管理,才能夠杜絕風險。我們都知道在手術的麻醉誘導期存在很大的風險,卻往往容易忽視蘇醒期的風險,而這正是需要通過強化管理來加強的。針對不同的患者需要不同的管理,全身麻醉的氣管插管患者,醫生要做的主要是監控,要嚴格監控好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重點要注意杜絕并發癥的風險。如果患者做的是椎管內麻醉,在患者被送回病房之前,一定要確保其麻醉平面在胸平面之下。手術后不論是那些類型的患者,醫生都應該在確認其完全清醒且呼吸正常后,才能把其送回病房,以防止由于藥物問題導致的呼吸抑制的發生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六、確保質量,防范隱患。
在手術麻醉時,一定要確保各種器具乃至藥物的質量,杜絕產生隱患的土壤。例如,在進行麻醉的時候,如果器具質量存在問題,會出現諸如堵塞、套管針滑脫等問題,而這樣的問題極易引發醫療事故。對于麻醉醫生而言,在手術之前,必須要保證把麻醉藥及時而安全的輸送到患者的體內,通過確保各種器具乃至藥物的質量,排除一切可能導致醫療事故發生的隱患。在為患者進行麻醉時,最好避免使用頭皮靜脈針,代之以具有較強安全性的套管針。使用套管針之前,要做認真檢查,確保器械的完好。
總之,在手術中,麻醉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麻醉工作的重點與焦點就是要保證其安全性。筆者就這個問題根據自己的理論研究進行了粗淺的論述,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參考文獻
盛卓人,加強圍手術期監測,提高臨床麻醉及手術的安全性[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9年(第16卷)第7期.
周欽海,錢燕寧,韓傳寶,陳宇等,心功能不全嚴重低血容量患者麻醉處理一例[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