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和學生成長的引領者,我深知教育是要以引領學生心靈的成長為己任。中小學素質教育以培育中小學生核心素養為取向,對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樣引領學生自主成長和引導自我專業成長,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實現學生集體參與、集體共同成長便成了我的工作目標。
一、心理護航,健康成長
我在工作中強化自己的二級心理咨詢師的咨詢能力和疏導學生心理的能力。在工作中運用心理學知識,帶領、引導、喚醒、激發學生心理潛能,健全學生人格,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建設班級心理共同體。
首先,每天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影響孩子。其次,我還幫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質,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因為多給孩子鼓勵和信任,孩子能真心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會產生強大的克服困難的動力和勇氣。再次,繼續協助孩子改變學習方法,合理安排復習計劃,克服焦慮。保證他們的復習能高效、有序地進行,學生內心的滿足感就會產生,從而會大大增強信心。
二、溫馨教室,學習進步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
我覺得這些“會說話的墻壁”,不僅會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感情,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同時還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我重視溫馨教室的布置,幫助學生在學習上獲得長足的進步。
做法1:精心設計班級標語
在教室北面墻壁的空白處懸掛名言條幅“不敢高聲語,恐驚苦讀人”“九年磨一劍,學考越雄關”“拼一個春夏秋冬、贏一生無怨無悔”等名言名句,從而營造學習的氛圍,以此來激勵學生不斷地拼搏、進取。在教室的南面墻壁、前后黑板的墻壁上張貼一些勵志言語:“把自己開成花,你就永遠走在春天里!”“時間在流逝”等。
做法2:細心布置班級墻壁
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方墻壁上則是獎狀區,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班級在區、校開展的各種文體活動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看到獎狀可以增進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激發大家熱愛班級的情感,從而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兩年來,教室已經搬過兩次,但是獎狀始終隨著我們一起走進九年級,七年級獲得的獎狀已經發黃,這更讓學生覺察到時光在流逝,自己在成長!
做法3:創立“學習園地”和“讀書角”
考慮到學生的特點是有強烈的表現欲,特創立“學習園地”和班級“圖書角”。讓學生自編讀書手抄報或寫“一日寄語”等,展示自己的才華,增強相互的溝通。同時教室衛生工具整齊排放,黑板報期期做到圖文并茂,不僅可以宣傳集體的活動,還讓學生在其中寫出自己的感受或心語,以此來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認識和了解,從而創造坦誠、輕松的交往環境。
做法4:細心呵護綠色植物和熱帶魚
窗臺上的綠色植物經過兩年的培育已經生長茂盛,孔雀魚也在繁衍生息,成為班級的一部分,學生即將面臨升學,所以,在元旦前后,再種植一些水仙,不僅僅是美化環境,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見證生命成長的過程!我認為如果我們能使班級的各種物化的東西都體現班級的個性,都給學生一種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發奮向上的感覺,那么,班級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風范的老師一樣,起著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
三、張揚個性,綻放精彩
為培養孩子們勇于探究的精神,使他們在學習中能不畏困難,堅持不懈;能大膽嘗試,積極尋求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說題講題比賽成了我們班的常態比賽。積極組織學生春天來了去遠足,暑假來了去北大清華名校游學,既鍛煉了學生,也培養他們對社會的一個責任感。
四、相親相愛,責任擔當
初一重視養成教育,每天帶相機進校園,隨時抓拍校園里最美的學生。在養成教育中,培養學生人文情懷,尊重、維護學生尊嚴,關心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幸福感。尤其在和每屆初一新生見面時,都會給每位學生準備打印好姓名席簽,提前放置在桌角,和教室里的桌椅板凳一起靜靜地等待著同學們的到來,讓每一位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引領他們責任心的形成,不就是蘊藏在一點一滴的日常教育中嗎?
五、家校合作,共圓夢想
為了讓家校溝通更通暢和雙向,在班會課時間,請優秀的家長代表走進教室,開展班級優秀家長講堂。讓家長給同學們分享在工作中的經驗和心得,給同學們以深刻的啟發,拉近師生、生生以及親子關系。讓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度投入學習,同時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鼓勵學生一年一臺階,一年一前進的節奏走出屬于自己的初中三年成長道路。讓學生感受到樹立一個目標的重要性,更讓大家深刻地認識到只要是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什么時候都不晚。
只愿一生育桃李,不問辛苦為誰忙。我和千萬個在教育一線的無數個教師一樣,在清貧而執著的漫長歲月中,在艱苦與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著自己的承諾。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