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霞
【摘 要】目的:探討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應用功能性電刺激聯合康復訓練取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醫院收治的8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對照組給予康復訓練,研究組患者給予功能性電刺激聯合康復訓練,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MMT、10MWT、Barthel指數均明顯提高,TUG降低,且研究組的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應用功能性電刺激聯合康復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踝背屈肌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功能性電刺激;康復訓練;腦卒中偏癱;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3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01
偏癱又稱為半身不遂,指的是患者同一側上下肢、舌肌下部、面肌出現運動障礙,是急性腦血管疾病常見的一類臨床癥狀[1]。腦卒中最為常見的一類后遺癥是偏癱,功能性電刺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本次研究旨在探討功能性電刺激聯合康復訓練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具體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醫院收治的8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經MRI或CT檢查,病情診斷符合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中對腦卒中偏癱的診斷標準[2],排除伴有進展性腦卒中和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本次研究,且同意配合。隨機均分,對照組40例患者中2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41-85歲的年齡范圍,(57.21±1.25)歲的平均年齡;病程在12~46d,平均病程(25.61±3.21)d。研究組40例患者中2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40-86歲的年齡范圍,(57.81±1.41)歲的平均年齡;病程在10~48d,平均病程(25.71±3.25)d,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相仿,具有比較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神經肌肉訓練,主要的訓練有踝關節主動背伸、外翻訓練,應用神經肌肉訓練改善患者的肌群痙攣,指導患者進行慢走、平衡站立等訓練,每次訓練時間控制在半小時~1小時。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功能性電刺激治療,指導患者選取坐位,應用電刺激治療儀,將電極(3cm×3cm)放在患者的患側脛前肌和腓骨短肌和長肌的運動點上,通過肌電圖進行運動點的定位,脛前肌一直處于牽伸中的狀態下,在治療過程中,通過電刺激引導患側下肢足進行外翻、背伸動作,刺激的頻率設置在30Hz,脈寬設置在200μs,通電和斷電比設置在5s/5s,波升和波降比例設定在1s/1s,在患者能忍耐的最大強度,每天進行1次治療,每次治療時間控制在半小時,連續治療15次。
1.3 觀察指標[3] 在治療前后應用徒手肌力測定(MMT)對患者患側踝背屈肌肌力進行評估;應用站-起-走計時測試(TUG)對患者從坐位到站立,再向前步行3m,而后折返至坐下所需的時間。應用10m步行測試(10MWT)對患者行動能力測試;應用Barthel指數對患者的生活能力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處理 將研究中的各項數據進行收集,然后輸入SPSS19.0統計軟件中,所得數據平均值用()表示,檢驗用t、值,計數用百分比%表示,所得P值<0.05,所得數據擁有統計學比較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腦卒中是常見的一類腦血管疾病,由于血管阻塞、腦部血管破裂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引發腦組織損傷。偏癱是腦卒中常見的一類并發癥,患者的踝控制出現障礙,以及足下垂,主要原因是脛前肌肌力下降,運動沒有力量,踝背不能正常伸展,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痙攣,因此患者在行走過程出現平衡障礙,步態異常,在步行過程中易出現跌倒[4]。
功能性電刺激是用低頻電流刺激受損后出現部分功能喪失的器官和肢體,但該器官和肢體具有完整的神經支配功能,是神經肌肉電刺激[5]。誘發痙攣能促進運動功能的恢復。另外肌肉經低頻脈沖電流刺激,激發運動功能,有助于自主運動功能的恢復。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MMT、10MWT、Barthel指數均明顯提高,TUG降低,且研究組的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應用功能性電刺激聯合康復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踝背屈肌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王珊,田峻,李正發,等.康復訓練聯合功能性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足下垂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7,9(12):89-92.
馬相.功能性電刺激結合康復訓練治療對腦卒中足下垂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8,6(29):157-158.
陳曦,王強,張永祥,等.不同次數的功能性電刺激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功能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5,37(6):421-423.
楊婷,林強,程凱,等.功能性電刺激結合快速步行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7,32(6):451-454.
鄭麗君,劉佳.功能性電刺激治療腦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隨機對照研究[J].當代醫學,2014,20(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