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素娥
摘 要:社團組織對高職院校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培養創新意識,樹立正確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起到重要作用。社團組織繁榮了校園文化,提升了在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強化了學生思想品格的教育與培養,鍛煉了動手能力,培養了團隊合作的集體主義觀念。因此,高職院校應重視社團組織建設,增加學生社團經費投入,加強社團發展指導,確保社團組織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學生社團 建設現狀 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1(c)-0186-02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我國高職院校也進入了黃金發展時期,每年度都有大量青年學子進入高職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在高職院校校園中,這些青春活潑、熱情洋溢的學子除了系統學習專業知識外,還應開展多種多樣的興趣活動,如科技創新、歌唱、舞蹈、閱讀、技藝等,每所校園都雨后春筍般地誕生了大量學生社團。對高職院校管理職能部門與社團負責人而言,如何有效加強社團組織建設,確保社團組織的健康發展,仍需要深入研究。
1 社團組織在高職院校中所發揮的作用
1.1 繁榮了富有特點的校園文化
隨著高等教育的深入發展,我國高職院校的錄取人數和在校生人數都創下了歷史新高。大部分高職院校在校生的人數已經突破了1萬,部分院校除了招收3年制學生之外,還嘗試招收4年制高職學生。這些在校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興趣與愛好,社團組織把擁有共同愛好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參加體育運動、志愿活動或發明創新等,開展了多種多樣的社團活動。在校學生在這些組織內集思廣益,設計活動方案,既學習了相關知識,又鍛煉了動手能力。社團組織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為繁榮校園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1.2 提升了在校學生的創新能力
我國高職院校除了講授專業知識外,還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他們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為“萬眾創業、全民創新”宏偉藍圖的持續開展盡一份力。我國高職院校向來重視在校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鼓勵在校學生參加各種類型的社團組織。在這些社團中,他們可以共同交流富有創意的想法,設計一些活動方案和組織一些大型活動等。學生在社團活動中,鍛煉了動手能力、文案寫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也培養了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精神。
1.3 強化了學生思想品格的教育與培養
高職院校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專業知識,還需鍛煉各方面的能力。高職院校應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術人才。我國高職院校的在校學生通過參加各類社團組織,鍛煉了動手能力,培養了團隊合作的集體主義觀念,塑造了健康、向上、積極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
2 我國高職院校社團組織建設需要完善的環節
2.1 社團組織存在同質化現象
我國高職院校的社團主要是由在校生負責組織起來的,由專業教師、思政輔導員和其他行政人員擔任指導教師,具體活動基本上都由學生來開展,由于在校學生的閱歷、視野、愛好興趣面、社會實踐經驗等現實因素的制約,在校學生組織的社團存在同質化現象。社團組織主要集中在文藝、閱讀、社會實踐、職業發展、科技創新、志愿者活動等領域,缺乏一些具有開拓性思維的社團組織。社團組織開展的活動,也主要以技能競賽、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形式為主,缺乏新意,影響了社團的可持續發展。
2.2 社團組織的橫向聯系不夠密切
我國高職院校的社團組織,除了學院團委領導下的院級社團組織外,主要集中在院系內部的系級社團,各個院系的社團組織缺乏相應的橫向聯系,缺乏相應的交流和合作。這就使得本院系的社團組織,很難吸收到其他院系的學生,參加社團的學生只能認識本院系的學生,這就難以擴大他們的交往范圍。這種分割、縱向發展的社團管理模式就影響到社團組織的發展壯大。
2.3 缺乏必要的經費支持和場地保障
學生社團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和各種活動的有效開展都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這些社團一般都由學生自發組織、自行管理,從入會的會員中收取一定的會費,但遠不夠社團活動的經費支出,這就使得經費問題一直成為制約社團組織發展壯大的一個瓶頸。一些社團組織只能采取拉贊助的方式來解決經費來源問題。部分高職院校的團委會給予一些社團組織的活動一定的經費支持,但是由于學院財政預算經費的制約,經費支持只能給予部分社團的大型活動。部分學生社團平常需要排練,特別是文體類社團,這些社團基本找校內空場所進行排練,比如體育館的走廊、籃球場等,而不是專門給社團組織活動的舞蹈房等場所,這制約了社團的可持續發展,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社團社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3 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3.1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指導社團組織的發展
高職學生正處于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階段,他們興趣廣泛、思維活躍,希望能釋放自己的個性,凸顯自己的價值,所以學校要保證學生社團在堅持正確政治立場的基礎上,支持多種類型的學生社團同時存在。同時,高職院校應該采取相關措施引導學生社團的健康成長,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對學生社團進行思想武裝,引導高職生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通過紅歌合唱比賽、愛國詩朗誦、主題辯論賽等方式對高職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促使高職生在活動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根據學生的日后就業方向和學校的辦學特點出發,以職業技能比賽為指引,促進學術科技類社團的健康成長。
3.2 為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組織配備專職指導教師和活動場所
建設學生社團組織,首先,要讓學院領導重視社團建設發展的重要意義,根據各學生社團的不同特點,加強對學生社團的領導與管理,對學生社團給予應有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給予學生社團活動更多的經費支持,為社團組織預留或修建專門用于社團活動的場所,保障學生社團的發展需要,增強各社團之間的凝聚力。其次,部分學生社團處于沒有指導老師的狀態,或者是社員也不知道是否有指導老師,學院應該為學生社團選派具有較高政治水平、較深學術造詣,并密切關注高職生健康成長的、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專家型教師擔任學生社團的指導教師,讓他們為學生社團的活動獻計獻策,同時給予他們一定的指導費用,學校也可以出臺一些鼓勵專業教師指導社團的政策,增強專業老師指導學生社團的積極性。在學校無法找到專業技能符合社團特點的老師情況下,可以考慮聘請校外專業教師作為指導老師。
3.3 加強學生社團組織之間的橫向聯系
學院社團指導部門應該從源頭上打破之前的學生社團格局,為學生社團的長遠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積極打破傳統的院系限制,讓系級學生社團走出院系,在全校范圍內吸收新成員。建立社團聯合會,健全社團管理機構,在不影響社團自主性的前提下,由社團聯合會專職學生干部指導社團管理社員,開展有利于各社團交流的活動。此外,學院還要發揮新媒體的力量,建立校園內部溝通平臺,加強學生社團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學生社團相互學習,集思廣益,共同發展。
學生社團組織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創新意識、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是學生擴大知識視野和鍛煉各方面能力的第二課堂。高職院校應重視學生社團組織的建設工作,給以應有的政策支持和經費投入,促進社團組織的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社團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 楊單單,高布權.學生社團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功效的探索[J].教學理論,2014(15):258-261.
[2] 張連義.學生社團建設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J].中國社會組織,2015(5):37-39.
[3] 宋曉慧.簡析高校學生社團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發展途徑[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3(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