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
【摘 要】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最為重要的核心課程之一,是以培養學生護理技能為主要教學任務的實踐應用型課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產生了很多的問題,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老套、學生實踐操作機會太少等等。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網絡技術對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微觀課程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它是由互聯網技術發展而來的,它被越來越多的學科所使用?;咀o理是專業護理專業的基本課程。這門課有很多知識點,所以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接受它。作者試圖將微型課程引入到基礎護理的教學中,豐富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在課后學習知識。
【關鍵詞】基礎護理學教學;微課;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引言: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學科的基礎,是護生學習臨床專業課的必備前期課程,其目的是讓護生獲得照顧患者所需的最基本知識和技能,其主要學習方法是實踐學習法。傳統的演示教學法是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的主要教學方法。近年來,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出現。將微課應用于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在此過程中也要對微課進行合理地利用,要根據學校、師生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因地制宜地利用微課,充分發揮微課在基礎護理學課程改革過程中的作用。為此,本文以當前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為著眼點,研究微課在基礎護理學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
1 當前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現狀
1.1 教學內容老套 雖然說人體結構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而產生變化,但是醫護人員能夠選擇的護理方式和護理工具卻更多了。部分任課教師仍然使用陳舊、過時的基礎護理學課本,里面的教學內容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病人對于醫護人員專業素質的要求,很多過時的護理方式仍然被很多教師津津樂道,向學生講授。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生最關鍵的一個模塊,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將一些最新基礎護理學內容講授給學生,沒有讓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我們知道,醫學課本教材從成型一直到真正大面積地采用,這期間可能要經過幾年的時間,而在這幾年的時間內,有很多新的方法、理論被發現。也就是說,這些護理專業學生所學課本上的內容其實并不包括課本出版后這幾年的研究成果。為此,教師應該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這個問題,在對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將近幾年那些新的研究成果以課件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完課本內容的基礎上,掌握最新的基礎護理學知識。[1]
1.2 教學模式不合理 合理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將課堂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理論知識。但是,在實際的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中,教學模式不合理的現象較為嚴重。任課教師在講授相關知識時,并沒有按照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工作,而是充當課堂主體的角色,弱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作用,不能與學生之間進行很好的互動,限制課堂教學作用的發揮。
1.3 教學方式單一 微課教學方式已經在很多領域嶄露頭角,對促進這些領域的發展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對基礎護理學課程的研究表明,有些任課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微課教學在提高基礎護理學課程質量上的作用,沒有將微課教學合理地應用到教學中來。相反,他們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前制作課件、課上不停地向學生講授課件上的內容、課下布置作業等等,這種已經沿襲很多年的教學方式仍然是當前基礎護理學課堂教學方式的主流。這就必然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熱情不高、師生互動性差、教師講課沒有激情、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學習效率低等后果。教學方式是決定學生聽課效果的決定性因素,教學方式生動風趣,充滿激情,那么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學生聽課的熱情,進而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2]
2 微課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優勢
2.1 提高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 目前,大部分進入中等健康職業學校的學生都是初中畢業生,他們的起點和基礎都很薄弱。大部分學生并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和自我學習方法,缺乏學習自主權。將基礎護理引入到微型教學中,尤其是在研究一些侵入性和實際行動的項目中,可以更好地反映它的優勢。舉個例子,當學習男性導管插管的方法時,生動的動畫被用來設計顯微教學的視頻以便讓男性泌尿系統的解剖學和生理特征一目了然。它加深了學生的感知知識并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微觀課程將為學生的移動學習帶來新的學習機會,以及豐富的學習經驗,促進學生的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基本護理教學的質量。[3]
2.2 增強學生理解能力,拓寬知識面 因為微觀課程簡潔明了,課程設計的目標是一個小主題,突破了關鍵和難點,符合學生的現實,解決了實際的困難。舉個例子,在教育注入反應理論的教學中,老師們可以把每個部分的關鍵和復雜知識的視頻,上傳到網上,學生們可以隨時學習,加深他們的理解,將新知識融入到現有的知識體系中。學生們下課后可以去上微觀課程,并且很有針對性地復習。他們可以根據他們掌握的知識找到更多的內容,從而深入理解教科書的知識,突破學習障礙,達到檢查和填補空白的功能。
2.3 增強師生交流合作 微觀上的學習對象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只要多媒體終端設備連接到網絡,它就可以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選擇適當的內容。它還可以下載到電腦和手機上的微型教學視頻,并可以及時發布課程內容的評估和反饋。教師可以通過總結學生對自己課程的評價來提高教學的設計和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4]
3 微課在基礎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
在基礎護理學課程改革中,合理地應用微課,也能夠促進改革的進行。微課的教學時間較短,一般控制住十分鐘左右。而且雖然微課教學視頻長度基本上都在十分鐘左右,但是其在有限的時間內囊括了所有的重點知識,言簡意賅,主題突出,完全符合學生對于“快餐”的需要,能夠幫助學生合理地利用課下閑散的時間鞏固知識。不僅如此,微課資源容量較小,播放格式大眾化,能夠為課上教師用來教學提供便利。而且,教師在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中也可以借鑒微課視頻上面的講課方式以及講課內容,一方面能夠擴大任課教師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更好地把握教學技巧;另一方面也能夠在自己觀看的視頻中挑選出適合學生課前預習或者課后復習的資源,讓學生能更有針對性地利用微課平臺上的資源,提高課下自主學習的效率。
3.1 建立云班課或微信群 為了方便地上傳教學資源,教師們需要申請微信的賬號或云班課,建立一個基于課堂管理模式的小組,并組織學生加入小組。
3.2 分割授課內容,制作微課視頻 根據基本護理教學大綱的要求,基礎護理教學和研究室的教師們把課程內容的關鍵和難點部分提取出來并將其分為幾個知識點。視頻的格式包括理論知識點的解釋,實際行動困難的演示,行動過程的動畫演示等等。每一段視頻所需的時間是5到10分鐘。視頻短片中顯示的關鍵內容是適當的,制作內容簡單而生動,讓學生們很容易理解。傳統的操作視頻和解釋時間很長。當學生們學習和觀看傳統的視頻時,他們常常會錯過關鍵的部分因為他們的注意力不集中,影響了學習效果。在準備顯微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制作了兩個微型的定位和注射技術的視頻。每個視頻都只強調一種關鍵內容。這是一種簡單易懂的語言,這有助于學生們理解重要而困難的觀點并且不會因為冗長的內容而感到疲倦。[5]
3.3 上傳微課內容,組建微課學習平臺
教師們根據章節的順序將錄制的視頻上傳至云班課,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并通過班課活動在網上給管理小組的學生們安排學習任務,并定期檢查學習效果。老師們也可以通過云班課或微信與學生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微觀課程學習的情況以及學習的問題和建議,并且不斷提高微信學習平臺的內容有助于學生的接受。
結語
總之,為了解決傳統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學內容老套、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模式不合理的問題,就必須對基礎護理學課程進行改革,而在改革的過程中要順應時代的需要,能夠充分、合理地應用新教學模式。將微課教學法用于基礎護理學教學,有效提高了護生的操作成績,培養了護生的護理關懷行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茍海菊,李歷旭.微課在《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06):937-939.
張錦玉,周潔.微課程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04):65-68.
張慧敏,吳小婉,邵珍珍.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02):127-129.
李曉乾,段亞梅,黨艷紅.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職護理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02):222-223.
張艷云,孫洪宇.將微課引入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探索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