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旅雅
摘要:本文從情感藝術的角度,對音樂藝術形式中的美學特征進行分析。將音樂美學中的浪漫思想作為基礎,在情感性、文化性、多樣性、浪漫性這四個方面,完成美學特征的深度分析,為鞏固音樂美學、豐富藝術研究提供參閱材料。
關鍵詞:情感藝術;音樂美學;浪漫思想
中圖分類號:J6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087-01
音樂是人類藝術與情感的載體,在表達文化信息內容的同時,通過語言、符號等內容,描述著帶有美感的浪漫主義內容,并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代表性的特征。從情感藝術角度對這一內容展開分析,首先要對音樂美學中的浪漫主義思想進行討論,以便更好的理解其特征。
一、音樂美學中的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是一種藝術情感表現方式,也可以視作認識藝術的思想形式。這種思想內容的感性內容要大于理性,將更多情感元素融入到理性化的音樂創作與演繹中。站在情感藝術的角度上,音樂美學中帶有明顯的浪漫主義思潮,將創作者的主觀世界盡可能的放大,并經由演繹者充滿感性的表演呈現在觀眾面前。在豐富的情感元素中,激發音樂的主流特質,并成為評價音樂藝術美學的重要標準。在發展進程中,每一階段下的音樂內容,都帶有明顯的情感內容,十二平均律、命運交響曲都是這種音樂情感的具體表現形式。而在哲學的角度,美學被定義為了藝術情感的展示,音樂作為藝術的主要內容,勢必會在樂符這一特有的表達形式中,帶有更加明顯的情感特征。表現內容上,也涵蓋了喜怒哀樂等各式各樣的人類情感,通過浪漫主義這一名詞代表,與音樂美學之間呈現出相輔相成的協調關系,由此,也奠定了情感在音樂美學下締造浪漫主義色彩的基本地位。
二、情感藝術視域中的音樂美學特征
1.音樂美學的情感性。音樂藝術中所承載的情感內涵,是對其美學元素的全面呈現。在進行音樂創作的過程中,創作者必須將自我的情感內容,通過音樂的藝術形式進行深層次、多角度的展示。由此,完成內心情感變化與音樂形式的融合,使創作出的樂曲獲得一種近似靈魂的精神內涵。帶有此種特性的藝術作品,在展示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明顯的凸顯出其中的美學特性。在為觀眾帶來情感共鳴的同時,為音樂藝術本身帶來更加豐富的內容,使音樂藝術內容成為承載美學元素的傳播載體。
2.音樂美學的文化性。音樂藝術形式,帶有旋律與韻律的形式特征,在配合其它藝術形式進行傳播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內容的變化表現出差異性。在情感視域下,將詩歌、戲劇與音樂的合作為研究對象,可以在其表現效果上,發現審美品格在音樂藝術中的存在與變化。因此,在美學的角度上,音樂藝術中帶有明顯的文化特性,將美學作為連接的基礎條件,將文學與音樂進行連接,就可更加深刻的表現出藝術中所傳達的內容。所以,在思想的作用下,可以從美學的視角,將文化性作為音樂藝術的典型特征,并起到與文學、美術、戲劇等文化形式相同的靈感效果。尤其在浪漫主義情懷的思想引導下,可以將文化性特征,視作美學對于音樂藝術的滲透表現。
3.音樂美學的多樣性。音樂作為藝術形式,其美學特征不是固定的,不僅在樂曲旋律中有明顯的多樣性,也可以通過節奏的變化,在統一樂曲中表現出不同樣式的音樂藝術,實現多種情感在單一音樂旋律,不同音樂節奏中的表現。站在心理學的思想高度上,人類的情感總是在時間推移的過程中,隨著社會與自身的發展產生變化,這也為音樂藝術的情感多樣性創造了客觀條件。尤其在音樂藝術的發展歷史上,在經歷了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流行音樂等內容后,這種形式變化表現的更加明顯。但在承載音樂興塔的核心條件上,其美學特征的基本內容沒有發生變化,這也使得多樣性的音樂風格成為增添音樂魅力的特征條件。
4.音樂美學的浪漫性。基于感性化的創作條件,音樂藝術美學中帶有足夠充分的浪漫主義色彩,可以將音樂美學作為承載浪漫思想的載體。而從相反的角度來看,浪漫性的特征,也是美學的特性條件之一。
在音樂美學中,審美元素是人們認識與感知音樂藝術美感的重要途徑,而浪漫的思想則是產生這種分析思路的重要路徑。通過音符的排列以及其中強弱節奏的變化,都可以成為音樂藝術美學中浪漫主義的承載條件,在多種類型分支的音樂中,表達著不同內容但同一主題的浪漫主義思想。因此,浪漫性的特征條件,必然會作為音樂藝術美學中,最為真實與自由的分支條件。而實際音樂的創作中,不同時期、不同文化、不同樂種的音樂創作者,也都在用自己的作品,證明著音樂美學的浪漫性特征。
三、結語
綜上,對于音樂美學展開討論,應將情感作為基礎,在浪漫主義思想的引導下,對其表達聲音與風格進行描述。當前的主流音樂文化中,已經形成了基于情感性、文化性、多樣性、浪漫性的特征條件。通過更加直觀的形式,將音樂中的美學元素放大并呈現出來,在增加情感對于音樂藝術形式美學影響的同時,提高音樂的內涵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