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穎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在不斷擴大,日常生活文化也越來越重要,群眾文化基礎的建設要結合群眾需求全面開展,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其中,美術創作和教育工作較為關鍵,直接影響了群眾文化建設的整體豐富性以及廣泛性,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本文簡要分析了群眾文化的特點,并且對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創作要求和輔導策略展開了討論,僅供參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策略;要求
中圖分類號:G2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200-02
一、群眾文化特點
所謂群眾文化,具有群眾性、多變性以及廣闊性特征。首先,群眾文化的群眾性,顧名思義,群眾文化需要廣大群眾參與其中,只有保證群眾的積極參與,才能真正發揮群眾文化的時代價值和意義,且并不區分性別、年齡、種族以及職業等基礎要素,只要是人民群眾都能參與到群眾文化建設布局中,從而確保能緊密聯系群眾。其次,群眾文化的多變性,在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環境在發生改變,對外界事物的需求也在變化,這就使得群眾文化呈現出多面性特征。并且,在不同時間、地點以及不同內容的影響作用下也會使得群眾文化體系和內容出現變動,這就說明群眾文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最后,群眾文化的廣闊性,因為群眾文化是社會大文化體系中的分支,因此其具有廣闊性特征,涵蓋的內容較為豐富,并且在社會群體中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力,在社會生活體系中也具有深遠的價值。正是因為群眾文化具有廣闊性價值和意義,其在實際應用中就會形成良好的發展層次和應用趨勢,加之其內容較為豐富,對于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就形成了較好的推動作用,能為文化體系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保障。
二、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創作要求
美術是文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要想提升群眾文化基礎的時代感和實際應用價值,就要進一步夯實美術創作指導體系,確保能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從而使得基層群眾在了解美術創作時代意義的同時掌握其應用方式。在群眾文化基礎體系下的美術創作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文化建設不能忽略美術創作的影響力,尤其是在現代社會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盡管群眾文化建設目標和水平都呈現出全面優化的態勢,但對基層群眾的創作輔導依舊存在不足,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完整的監督機制,進一步夯實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創作要求,以保證美術創作管理工作的時代優勢得以發揮②。
一方面,組織結構的監管要求。在美術創作輔導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想保證其發展結構和發展進程的合理性,就要強化組織機構指導職能的管理水平,有效整合管理流程,并且積極建立健全統籌效率較好的維護體系,真正促進輔導工作的全面進步,避免對美術創作管理工作產生負面影響,維護群眾文化中美術教育管理的實際水平。另一方面,崗位責任的管理要求。為了進一步提升管控工作的時效性,要積極建立合理性問題解決機制,確保能設立專門的負責部門和負責人,從而針對基層群眾在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創作指導建立對應的協調和管理框架,保證相應工作能按照具體有序開展,且能提升群眾文化基礎下美術創作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也就是說,健全完整的輔導工作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制度能為推動美術創作指導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三、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輔導策略
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輔導的目的是提升人們的審美能力和美術技能。在基層實踐中,較為常用的方法往往是舉辦美學講座,進行繪畫、手工藝、化妝、服飾設計、舞臺設計、裝飾設計等的美術培訓。針對群眾文化的特點,要建立美術輔導機制,就要結合實際整合輔導要求,確保能提升輔導策略的時代價值,有效整合管理要素和輔導效果,真正夯實輔導結構的合理性,圍繞基層群眾的訴求,也為美術輔導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一)建立健全系統化領導機制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美術輔導管理水平,要積極建立健全統籌性較好的管理運維體系,保證相應工作能得以優化,且相關問題都能順利解決。也就是說,要想保證美術創作指導工作按照基層群眾需求有序推進,就要發揮組織領導的價值,為工作創設良好的組織環境,以保證組織協調性和系統化水平,真正實現管理工作的發展目標。
另外,為了有效提升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輔導管理水平,相關部門要建立并且完善基層群眾管理方針,有效對輔導責任人予以明確指派,設立專門機構的基礎上,對美術輔導工作進行細致化約束,從基層群眾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出發,逐步開展對應的檢查工作,以保證工作中的問題都能得到有效解決,且能為后續美術輔導工作流程的進一步優化創設良好的發展環境。
除此之外,領導部門也要結合市場運行機制和文化建設水平,夯實管理體系,以此約束美術創作輔導工作的有效價值,確保其能真正貼合基層群眾的實際需求,為知識經濟發展提供支撐,從而實現經濟文化并行的發展目標。
(二)強化知識輔導體系
在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創作和輔導體系內,要想保證輔導水平,就要在引導群眾掌握基礎美術知識的基礎上,建立對應的應用引導體系,為美術效果和教育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創設良好的發展條件。
第一,在輔導工作開始后,要對美術相關理論進行集中講解,其中,美術發展史以及美術創作理論教育工作十分關鍵,相關指導部門要走進基層群眾中,對其進行積極的鼓勵和支持,從而形成良好的美術創作輔導氛圍。所謂藝術指導中的“熏”,就是指不斷的傳遞相關的美術理論知識和文化,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空間和環境基礎,確保群眾能在對藝術體系有所認知的基礎上,明確美術創作的價值和意義,并且能對美術創作產生興趣,真正優化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立文化傳播機制和體系的過程中,要認知到基層群眾文化的差異,尤其是在講解一些較為深奧和抽象的理論知識時,要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描述,以保證效果符合預期。
第二,要對美術欣賞和創作技巧進行集中講解和監督管理,確保能完善創作管理,引導群眾對優秀作品進行賞析,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臨摹,有效優化美術技巧。需要注意的是,也要對基層群眾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講解和匯總,將其轉變為后續指導教學的重點,有效提升基層群眾美術水平。
第三,要建立并且創設更多的交流和互動機會,例如進行各類美術大賽和舉辦展覽等,引導基層群眾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能形成良好的觀賞和交流,并且確保群眾能逐漸培養成就感,促進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美術作品創作中,也為群眾文化管理工作的全面進步奠定基礎。
(三)收集多元化的美術資源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群眾文化基礎下美術輔導工作的質量,就要緊跟時代的發展,充分利用新技術、融合互聯網科技等,合理性建構完整的美術資源管理機制,確保能提高創作輔導的時代價值和應用意義。文化館、展覽室、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美術資源集散地也是較為關鍵的場所,要將這些資源應用在美術輔導項目中,利用相應的聯合機制,建構完整且統一的美術指導工作框架,提高美術輔導效能。
一方面,利用書面材料的方式提升其傳播度,確保能真正維護輔導工作的基本質量,面向基層群眾,實現輔導管理的目標,也為工作順利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要對美術輔導工作進行觀摩活動的組織,有效提高學員的欣賞水平,確保相應工作都能順利開展,且能從根本上認知文化輔導的價值和意義。
(四)建立專業化團隊
要想保證群眾文化基礎下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的基本水平,創建專業化輔導團隊十分關鍵,能有效強化具體的創作方法指導水平,除了美術家或者是專業的美術人才外,一些群眾中的美術愛好者也要被接納到專業化團隊中,從而形成良好的群眾基礎,并且也能提高群眾的接受度和認可度,真正提高美術創作輔導的時代價值。
四、結語
總之,在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創作和輔導要將群眾作為關鍵,積極建立健全合理性的活動管理體系,從文化氛圍、專業指導、領導支持、資源共享等方面提高輔導水平,確保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創作與輔導工作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