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的班級里有團支部和班委會兩個組織結構,二者的良好協同能夠為高中班級塑造良好的班風,同時在班級的管理上也有著非常好的促進作用,更可以主導高中班級文化活動的開展。班團一體化是中學共青團改革背景下高中班級的重要舉措,文章對高中學校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開展研究。
【關鍵詞】中學共青團改革;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
一、引言
共青團聯合教育部共同推行了《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在高中學校內實行班委會和團支部一體化運行機制,將高中班長和團支部書記或者副書記等職務集中在同一個人的身上,以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來要求自己,帶領高中班級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和自我教育。這就表示高中團支部的工作內容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在中學共青團改革的背景下要更加與時俱進,用制度約束自身,發揮榜樣的作用,營造良好的氛圍,并且創新工作方式,讓班團一體化更好地運行下去。
二、中學共青團的改革
(一)指導思想
2016年11月10日,教育部和共青團為了更深入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的十八大等重要會議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的指示,適應新時代共青團面臨的發展形勢、數次做出的課程改革和當代高中生發展的特點,以中國共青團“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梁、從嚴治團”等四項重要工作思想作為指導,以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為目標,開展了關于中學共青團的改革[1]。
(二)基本原則
第一,以堅定的政治方向為原則。自覺地、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以黨的理論和主張為基礎,以黨的路線和方針為基本政策,在改革的全過程中不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第二,以培養人才為原則。改革要圍繞著中學生教育事業來展開,進而彰顯出共青團的組織性和政治性,明確自身定位,提升自身在人才培養中的價值。第三,突出學生主體原則。深入落實教育部課程改革,突出學生主體的理念,在中學共青團改革的過程中走進學生,了解學生,從而更好地服務學生。第四,聚焦重點問題原則。改革要以提升中學共青團的先進性和組織吸引力為目的,解決學生的重點突出問題,突破共青團以往的思維模式。第五,堅實基礎原則。中學共青團改革強調中學團要將自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更好地將資源分配到基層,實現堅實基礎的目的[2]。
(三)主要目標
本次針對中學共青團的改革,旨在讓中學共青團能夠更有活力、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其中強化先進性是本次改革最主要的目標,和擴大工作覆蓋面、提升組織吸引力、引領青年學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3]。改革計劃通過兩到三年的時間,整頓團員管理的秩序,調整團學比例,使團員的先進性和組織性得到進一步增強,讓中學共青團發揮其戰略性作用,以促進中學生成長,凝聚中學生力量。
三、中學共青團改革背景下高中學校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的完善策略
(一)用制度進行約束,以精神作為向導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切事物都要在一定的規則內才能更好地發展,高中班級團支部同樣如此。高中班級團支部在成立的那一刻起,就要以學生的特點和教育規律為基礎,同時依據班團結合的理論,制訂班團活動的具體規定[4]。規定的制訂應充分發揮民主性和高中學生的自主性,讓高中各班級的團支部成員提出對規則的看法,采納所有成員的合理意見,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具體的制度規定真正走進學生心里,這樣學生也將更愿意按照規定的內容去開展日常學習。要注意的是,就算再完善的規定也不可能是永恒不變的,因此要根據實踐的變化來對規定具體內容進行更改和完善,讓規定更加與時俱進。
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們的價值取向有了很大的改變,這對高中校園也產生了影響,高中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可能會變得自私和向往名利[5]。因此,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要發揮出引導思想和價值取向的作用,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幫助學生建立陽光、積極向上的思想旋律,發揮出積極的精神導向作用,打破困擾高中學生發展的利益枷鎖,讓高中生掌握精神世界的主動權。
(二)發揮榜樣的力量
高中時期的學生心智在急速成長,他們經常會思考自己的未來,再加上高中繁重的學習壓力,因此可能會產生失落、迷茫等情緒。這個時候要對他們進行積極、正確和及時的引導,幫助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建立強大的信心。高中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耐心的教育和輔導,能夠幫助學生迅速確立人生的方向和建立起信心,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除了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還要通過班團一體化在學生中樹立榜樣,班級團支部的骨干成員、高年級學生的鼓勵和幫助等,有時候比教師的作用還要明顯。可以選擇學習成績、道德素質、人格魅力等都非常優秀的學生來擔任班委和學生會成員,充分發揮他們的榜樣作用,引領學生去學習和生活,促進班級整體的良性發展。
有學者經過研究發現,人通常會下意識模仿看到的事物,而很少去模仿聽到的事物,對開始產生迷茫心理的高中生來說,非常需要榜樣來對他們進行引導,這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引導方式[5]。除選擇在校的優秀學生之外,也可以選擇已經離校的優秀畢業生作為榜樣,最重要的是要讓班團的骨干成員發揮榜樣帶頭作用,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真實和直接的榜樣力量,從而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和價值觀。
(三)營造良好的氛圍
高中時期的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班團一體化的工作要以此為重點來開展,要想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首先要把握學習中的細節,不僅要為學生安排學習的空間,而且要讓學生知道在這個空間中應該做什么[6]。比如讓學生自習,那么就要明確自習的內容,同時要知道怎樣對自控能力差和學習水平不高的學生加以引導,提升整體的學習狀態。其次,要有完善的培養方案,對每一個學生都要區別對待,制訂屬于不同學生的學習計劃。同時,高中學校要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細化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中學共青團改革是為了培養出綜合素質高的學生,改革中突出學生主體原則,除了要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外,還要突出學生的個性發展,積極培養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能力,要將所有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品質作為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7]。再次,營造良好的寢室氛圍,高中有很多的住宿生,對住宿生來講,寢室是生活的主要場所。因此,班團一體化工作要以寢室為基礎,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寢室關系,為班團一體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創新工作方式
科技的發展引領著網絡技術不斷進步,隨著社會進入網絡新時代,我國建立了數字強國的戰略目標,網絡得到了普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到處都有著網絡的身影,網絡賦予這個時代特有的功能和魅力。網絡時代的高中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對智能手機等網絡新媒體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因此,在班團一體化工作中可對網絡工具加以充分的利用。微博、微信、QQ等除了用于交流以外,都可以作為班團工作的手段,更可以用作高中團支部的管理工具,用于傳播新的政治思想、文化,也可以用來交流人才培養的經驗等。更重要的是,對網絡時代新工具進行應用,可以和學生有共同的話題,利于增進和學生的感情,提升班級的凝聚力[8]。除了對網絡技術進行引用,還要建立起團、班、宿舍三位一體的班團一體化工作模式。班級的管理離不開班級干部的輔助,除了采用將班長和團支部書記等職位集于一身的方式,還可以積極開展“標兵宿舍”的建設,更好地發揮“標兵宿舍”的帶頭作用。這樣全方位針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開展班團一體化工作,更有利于班團一體化體制和高中課堂的協調配合,在高中學校中構建一個利于班團一體化的網絡。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在我國的人才培養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班團一體化機制可以極大推動人才培養。班團一體化建設要注意對學生自我的教育和管理,要與時俱進,學會創新,用制度約束自身,用榜樣來激發信心,用氛圍來培養人才,這樣才能讓高中學校班團一體化機制更好地運行下去。
【參考文獻】
[1]趙冰倩.高中與高校共青團工作一體化——高中共青團改革的價值回歸[J].現代教學,2017,23(8):108-112.
[2]曹黎明.中學共青團改革背景下增強高中團組織號召力和凝聚力的途徑[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30(8):12-13.
[3]楊勇,蔡建新.“工匠精神”指引下的中職院校班級團支部和班委會一體化問題及策略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3):9.
[4]吳若熙.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研究[J].報刊薈萃,2018(6):91
[5]孫金香,高靜,潘偉國.改革攻堅背景下高校班團一體化運行機制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8(7):154-156.
[6]華莉莉.群團改革背景下中學共青團組織先進性的調查與思考——以上海市為例[J].黨史博采(理論版),2017(7):48-51.
[7]楊克毅,趙瑩瑩.共青團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服務團員青年模式的探究——以重慶財經職業學院為例[J].山西青年,2017(15):40.
[8]楊一飛.新時期中學共青團工作切入點研究——高校掛職團干工作調研報告[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2(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