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秀君
學生,其實和我們成人一樣,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撒謊本身就是生命個體為了逃避懲罰和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因此,教師在面對學生的撒謊行為時,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換位思考、冷靜對待。
第一,要學會換位思考,剖析其撒謊的原因。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記自己也曾是一個孩子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面對學生的撒謊行為,我們理應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去思考其撒謊的原因。比如學生沒寫作業,說作業本忘記帶了,不外乎不愿說出沒寫作業的真正原因,怕在同學面前丟面子;老師讓家長在作業本上簽字,學生說家長沒在家,原因是怕當時的作業讓家長看了自己會受到訓斥……只有當我們明白學生撒謊的原因時,才會想辦法維護他們的人格和尊嚴,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
第二,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在公共場合批評學生。學生撒謊,任其發展肯定會對健康人格的形成產生不利影響。對撒謊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要注意心態平和,不說過激語言,還要注意場合。在公共場合批評學生,會讓學生認為自己的形象和自尊受到損害,容易產生反感和抵觸情緒,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先把事情放一放,找到合適時機,把學生單獨叫到一旁,心平氣和地深入了解情況。
第三,要建立互訪機制,形成家?!巴l共振”。面對班里的幾十名學生,班主任教學任務繁重,一一家訪力不從心。我們不妨請家長空閑時到學校坐坐,與班主任拉拉家常,雙方真正了解一下學生在家、在校的真實情況,以便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