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秋云
在語文學習中,“聽說讀寫”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四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形成一個整體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是學會聽,在聽的過程中學著說,會說后開始捧著文字讀,最后在“聽說讀”的積累中完成寫的任務。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主要是優化“聽”與“說”的能力,慢慢培養“讀”與“寫”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讀”這一環節不單只是課堂上的朗讀,還包括自由閱讀。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此目標明確: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意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要達成這一目標,唯一的途徑就是擴展語文課堂,加大閱讀量?!罢Z文主題學習”實驗強調通過課內大量閱讀來學好語文,將教材內容與“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內容相結合,使學生進行海量閱讀,提高語文素養。但是,小學生尚難以明白閱讀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逐步影響。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通過課堂滲透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主張通過課內閱讀來學語文,要求教師精講多讀,課堂上常用的有“1+1”“1+X”等模式,無論哪種模式都旨在拓寬學生的閱讀面。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重點仍是識字寫字,為了不加重學生負擔,我經常采用的是“1+1”模式進行教學。如教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小鹿的減法》一課時,我便采用了這種模式來設計課堂。
第五單元的主題是“做人的道理”,《小鹿的減法》一文的主題則是“做事要下定決心,堅持到底”。這是一個很好的思想主題,與之相符的課外文章也是一抓一大把,是很容易展開的主題課堂。但是在參照了教參中提供的教學目標后,我發現這篇課文里出現了一個學生從未接觸過的新語用點——動補關系的語句:小鹿累得渾身汗淋淋的。課后配套的練習題也是以此作為重點練習內容。參照這一語用點,我將教材內容與“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的一篇《毛毛和長鼻子樹》相結合,挖出兩篇文章中的表示動補關系的句子,加深學生對這個語用點的掌握。這樣,通過課內學習、課外遷移的閱讀教學,學生就能輕松掌握這一語用點,其效果比反復地講解動補關系要好。
二、通過練習鞏固
低年級的學生大多還沒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但他們都知道,在學校里到了上課時間就要走進教室認真上課,在家里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僅僅依靠課堂上教師的講解是難以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的,因此,在滲透課堂教學的同時,教師要巧妙地設置練習作業,讓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重視閱讀,體味閱讀的樂趣。我從以下兩個方面設置了閱讀練習。
朗讀文章?!皶x百遍,其義自見?!钡湍昙墝W生的學習重點主要放在字詞句上,許多學生對文本中出現的詞句意思在沒有輔助手段的情況下,還會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因此,學生在自主識字認詞的過程中,要反復讀文章,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字詞的意思。在展開新課的學習之前及學習之后,我會要求學生回家讀兩遍課文,還要讀兩遍“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同主題或同語用點的文章,并就相關文章進行預習或重溫。
快樂閱讀?!罢Z文主題學習”叢書中有大量有趣的閱讀素材,還設置了閱讀闖關游戲,以及結合教材、課外文章所編寫的練習任務。學生完成任務后,可以根據做題時間和正確率得出評價,這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挑戰心理。通過努力,他們的閱讀速度一天比一天快,做題的準確率也越來越高。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越發產生了完成任務的興趣。我們班里的學生現在總是要求提早發布閱讀任務、發布更多的任務,讀書的興致也越來越高,涉獵更加廣泛。
三、通過評價激勵
信心來自于成功的體驗。低年級的學生十分重視教師的認可。老師是否表揚了自己,是否鼓勵了自己,都影響著一個學生的學習勁頭。為了激勵學生閱讀,教師在每一次檢查作業的過程中,在每一次評講練習的過程中,都可以對能夠認真完成閱讀任務的學生給予獎勵。如能夠堅持完成閱讀任務并連續5次得到優秀的學生,可以得到一張“讀書小先鋒”的獎狀;能夠認真完成難度較高的“快樂大沖關”練習并得到5個“A+”的學生,可以得到一張“閱讀小能手”的獎狀。這樣的評優機制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認真完成閱讀任務。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課內大量閱讀的整合式教學模式和精彩多樣的閱讀游戲,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豐富、更有趣,也使教師的教學變得輕松、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