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敬賢
【摘要】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越來越受重視。在初中籃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籃球規則與籃球技術之間緊密相連,呈現出相互促進、相互辯證的關系。文章具體論述了新籃球規則的學習在初中籃球教學和訓練中的作用,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新籃球規則的學習在初中籃球教學和訓練中的應用策略,以提升初中籃球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籃球規則;初中籃球教學;應用策略;作用
縱觀整個籃球發展史可以發現,國際籃聯在修改籃球規則這一塊呈現出了“兩年小改、四年大改”的規律與原則。而規則修改所對應的事項也較為細化,甚至包含籃球場地的改變。因此,為確保籃球教學作用的充分發揮,并讓學生在學習籃球相關戰術的同時鍛煉其籃球的技術與個人身體素質,針對籃球規則的學習便極有必要性。但就初中籃球教學現狀而言,由于體育教育的教學事項并不包含與籃球相關的規章制度,以致學生的籃球動作即便違規也不自知。如此教學態勢,不僅將嚴重限制學生技術的充分發揮,而且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因此而產生逆反心理。對此,本文將基于教學實踐,就籃球規則教學的重要性予以闡述,繼而切實促進學生籃球進攻與防守技術的穩步提升。
一、新籃球規則的學習在初中籃球教學和訓練中的作用
(一)開展籃球規則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進攻技術
1.運球技術。在籃球基本技術中,運用最為頻繁也最為實用的技術當屬運球。若學生對運球的規則不甚了解,不僅將導致運球機會的錯失,而且會因違例而平白喪失球權。關于運球,國際籃聯也有相應的要求,且絕大多數要求都便于理解,但關于其中“漏接球不是運球”規則,若學生本身缺乏此方面知識,則很難理解。所謂的“漏接球不是運球”,其中的“漏接球”指場上隊員因控球不小心而導致球落地的情況。部分學生因未能領會到此項規則的具體含義,故在實際訓練過程中經常在漏接球時不拿球,其原因便在于其受“拿球會導致二次運球”這種錯誤想法的影響。因此,不少學生面對如此情況總是會選擇以身體去擋住對方,這種行為不僅違反規則,而且容易引發雙方沖突。對此,教師要對該項規則予以詳細說明,如此既能深化學生對規則的認知,又能減少失誤現象的發生。
2.合法持球移動技術。在眾多籃球規則中有這樣一條規則,即“兩腳同時落地,則兩腳均可作為中樞腳”,此規則實則是擴大了進攻方的活動范圍,從而讓進攻方能可采取更多更靈活且有效的進攻方法。但若學生不了解此項規定,則容易出現各種失誤,進而導致各種違例行為產生。因此,若初中籃球教師能讓學生全面掌握籃球的各項規則,則必然有助于降低實訓課堂中發生事故的概率。當然,學生的持球移動技術亦將因此而得到有效提升,這對學生參與比賽取得成績將有極大助益。此外,在籃球運動中,最常出現的失誤當屬“走步違例”,但學生對“走步違例”的規則卻了解甚少。對此,教師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親身為學生演示何謂“走步違例”,如此既能促使學生掌握籃球運動要領,又能切實促進學生球技的提升,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無撞人半圓區”的設置。2010年,國際籃聯添加了增設合理沖撞區的籃球運動規則,合理沖撞區便是“無撞人半圓區”。當防守隊員位于本方籃下并持久站住時,若此時遭到進攻方的進犯,則該行為將被視作犯規。在后續的籃球規則變動中,“無撞人半圓區”的范圍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若學生不了解此一規則,無疑將浪費許多進攻的機會,進而影響到全隊的進攻效率。因此,針對籃球規則的學習極有必要性,其是保障初中籃球教學與比賽順利開展的關鍵。
(二)開展籃球規則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防守技術
1.利用進攻者帶球撞人的防守技術。在一場籃球比賽中,最常見的情況還有帶球撞人。當然,導致以上狀況發生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對籃球規則了解得不全面。籃球規則的提出,一方面是為了對運動員的場上行為予以約束,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確保球場的秩序良好。而這均需建立在了解籃球規則的前提之下,如此方能幫助防守隊員提前占據合理位置,繼而在避免防守犯規的同時還能伺機制造對方犯規而獲得球權。
2.運用合理的身體接觸技術。若籃球場上的犯規行為得不到及時的制止與糾正,輕者將影響到運動員的球技提升,重者則容易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對此,為提高學生的防守技術,并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教師既要讓學生牢記籃球的運動規則,也需做到對規則的合理運用,繼而給自身的進攻與防守創造有利條件。就籃球規則教學而言,其本身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由于籃球教學本身便是要讓學生做到對籃球技巧的合理掌握及運用,而合理的身體接觸正是籃球防守技術中的一種。因此,若學生能掌握正確的籃球規則,不僅能避免自身出現違規行為,而且能同時防止攻防雙方身心受到傷害。
3.“手球一體”的防守技術。“手球一體”指在進攻隊員持球或持球投籃時,防守隊員為封蓋投籃球員投球而偶然與進攻隊員的手部相接觸,但若防守隊員所接觸的部位是在持球隊員的手腕以下,則屬于合法防守。在籃球比賽中,防守的作用可謂至關重要,甚至可能影響到整場比賽的勝負,若學生本身不了解此項規定,則必然無法在籃球實訓中加以靈活、有效的運用。當然,籃球運動必然也正是由于此項規則,方更加精彩與激烈。
(三)開展籃球規則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籃球戰術
1.擲端線界外球的技術。“投籃進球后擲端線球”是眾多籃球規則中的一條,根據此條規定,在擲端線的任意一點均不受人數與傳球次數的限制。然而,由于部分學生并不了解此項規則,故若對方隊員緊逼,容易導致失球進而失分;反之,若學生了解此項規則,一旦遭遇此狀況,可為隊友創造有利位置,如此既避免了自身的違規,又能為己方的進攻創造機會。
2.利用擲界外球限制區內沒有3秒的規定。擲界外球的限制區并沒有3秒的限制,對此,若學生熟悉此規則,便能合理搭配諸多戰術來搶占有利的進攻位置,從而讓對手措手不足。這對籃球學習而言,應是一種習慣,而當學生養成了此方面習慣,其將把握住更多的機會,甚至掌控整個比賽。
二、新籃球規則的學習在初中籃球教學和訓練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樹立現代教學觀
在初中籃球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融入新籃球規則的時候,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并根據運動項目來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和課時。同時,在制定籃球規則的過程中應該明確籃球教學目標和評價原則,突破教學內容的束縛,以便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增強初中籃球教學的實效性。
(二)改變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實踐訓練
在新籃球規則下的初中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轉變以往以“教師教”為中心的籃球教學模式,以學生“學”為中心,強化學生籃球實踐訓練,讓學生在不斷的籃球運動實踐過程中更加準確地掌握籃球的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技術。其中,可采用分層教學方法,并根據不同學生的籃球水平,將學生分到不同的班級中,合理地分為籃球初級班、籃球中級班和籃球高級班。然后,再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全面落實新籃球規則,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籃球訓練的興趣,以此強化學生的籃球運動能力。
例如,在學習移動技術的時候,其內容主要涉及滑步、側身跑、后退跑和急停等,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指導學習,強化他們在籃球運動中所展開的防守練習。通過采用游戲活動來進行輔助教學,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理解籃球規則。其中,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滑步的內容時,可指導學生了解比賽過程中可運用的方法,而滑步則主要應用在比賽的防守過程中。這時便需要教師向學生講解部分的規則,如合法防守的位置、圓柱體原則、阻擋、帶球撞人等。這樣,學生在學習技術的過程中便能夠真正明白正確的防守位置,以及什么是正確的防守方法,從而避免在參與籃球運動的過程中出現犯規的情況。這樣,在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中,不但能夠完成動作技術的教學,而且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一些簡單的規則,不但節省了課堂教學的時間,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相關規則的了解程度,真正達到了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
將游戲教學法合理地應用到籃球運動中,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游戲方式,合理控制游戲活動的時間,注重游戲活動的安全性,盡量在初中籃球教學過程中排除不安全的因素,以便學生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參與籃球游戲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新籃球規則。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應意識到籃球規則教學的重要性。尤其是男生雖普遍喜愛此項運動,但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訓練。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更有必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使之認識到自身不足,繼而逐步養成良好的籃球習慣,合理地將各項規則運用到實際學習和比賽中,如此方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籃球綜合素養,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可偉.籃球游戲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3(07):167.
[2]黃宇辰.感知籃球魅力 開啟高效之門——提高初中籃球教學有效性探索[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08):68-69.
[3]魯飛.籃球游戲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新課程學習(中),2014(12).
[4]江源雄.初中籃球教學的現狀與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3).
[5]王興亮.論籃球游戲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17(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