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鄒萍

摘? ? 要: 新時代,在這個歷史節點上,需要青年學生承擔起歷史重任。培育青年學生健康的國民心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節點。青年學生健康的國民心態不僅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有益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本文對培育青年學生健康國民心態的路徑進行探索,以繪畫心理輔導為輔助手段探究青年學生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團體行為訓練為媒介,探索精準的青年學生健康國民心態培育路徑。
關鍵詞: 新時代? ? 青年學生? ? 健康國民心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1]這是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全新時代,大到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小到每一個人都與這個時代息息相關,“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2]。中國的飛速發展給國民帶來了全新的美好生活,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人們開始更多地關心自身的精神生活和身體方面的追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國民對國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與日俱增,國民心態的健康與否關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進程的快慢。特別是青年學生,他們是我國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流砥柱和強大力量,新時代賦予了青年學生新的使命與歷史擔當,習近平總書記給予青年學生極大的厚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由此可見,青年學生的遠大理想與責任擔當直接關乎著未來中國能否重回世界舞臺的中央,青年學生的健康國民心態更是影響我國實現強國夢的關鍵要素。
高校培育青年學生積極、健康的國民心理已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舉措。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對青年人群的劃分是18—44歲。我們的研究對象主要是18歲—28歲的青年大學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基于對前人關于國民心態概念的研究,我們把青年學生國民心態界定為“在一定的社會歷史發展時期,國民群體中的青年學生主體在知、情、意、行方面長期形成的、反應本國社會狀況的、具有時代性的社會心理傾向的‘總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績雖然頗有成效,前景光明,但是不能懈怠,要隨時準備應對新的挑戰。
一、培育青年學生健康國民心態的時代意義
縱觀歷史長河,不同時期的國民心態都是截然不同,新時代的中國正在快速崛起,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的綜合國力大大提高,國民的幸福指數穩步上升,我國正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青年學生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承擔起新時代賦予的權利,以萬分的熱情投身培育青年學生健康的國民心態“偉大工程”中。對接新時代的最新人才培養目標,“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培育青年學生健康的國民心態是構成國家文化的“軟實力”的重要基點,是實現“中國夢”的戰略要求,是推進社會變革的強大動力,也是青年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與內在需求,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一)青年學生健康國民心態的培育是實現中國夢的戰略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4]可以邏輯地理解青年的成長與成才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青年學生的成才與成長同時促進著國家的進步與繁榮強盛,青年學生強則國強,他們的未來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關聯,是名副其實的“命運共同體”。培育青年學生的健康國民心態要重視身心健康發展及思想道德素質的健康發展,這對實現我國的偉大夢想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培育青年學生健康國民心態是推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強大動力。
青年學生是最富有創造性和充滿智慧的群體,隨著中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更加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以中國特有的方式影響和改變著世界,改變著中國社會,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青年學生對國家的不斷強大和社會愈發的和諧美好充滿自信與自豪感,會增進國民的集體自信心和國家自豪感,這種富于感染力、由內而外的國家認同感會像漣漪般擴散開來,進而將這種正向的、積極的、健康的國民心態影響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全國各族人民生活在美好、幸福、快樂、健康、一片祥和的社會中,青年學生起著推動社會更加和諧、美好的重要作用,培育青年學生健康的國民心態是歷史的必然,新時代的大勢所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強大推動力。
(三)健康的國民心態已經成為青年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與內在需求。
“高校必須引導學生鑄就理想信念、掌握豐富知識、錘煉高尚品格,打下成長成才的基礎”[5]。新時代青年學生對自身的健康成長與成才有著更高的要求,他們有著強烈的民族認同感與國家自豪感。他們要求奮發向上、勵志勤學,在終身學習的征程中,無時無刻不關心自身的身心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立志成為多元、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高素質人才。懷揣著偉大的夢想,與時代共同奔跑。
青年是時代的指示燈,他們內心表現出的知、情、意、行都是對當下時代最好的反映,他們時刻關注國家與社會的最新發展動態,緊跟時代的步伐,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大學生健康國民心態本身就是人的全面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心理基礎[6]。青年學生是時代的前行軍,是新時代的弄潮兒,勇于承擔起新時代的歷史重任。培育大學生健康國民心態既是新時代賦予高校的歷史使命與時代要求,又是實現青年學生自我價值、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與內在要求。
二、青年學生國民心態的現狀與分析
(一)國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顯著增強。
隨著中國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社會更加和諧美好。“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和建設者”,都在享受著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的美好成果和巨大改變。青年學生在看到運動健兒在奧運會上奪得獎牌時的喜悅,看著緩緩升起的國旗和奏起的國歌時的激動,抑或是祖國派艦營救有難的海外同胞回國,無不令國民為之自豪和驕傲。無論身處何方,我們身后都有強大的祖國為我們保駕護航。國民滿滿的國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油然而生,青年學生深愛著我們的國家,也感受著自己的發展與國家的未來是密不可分的。
(二)擁有強烈的求知欲。
青年學生是好學的一代,他們有著遠大的理想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對新鮮的事物有著天生的好奇心,也是最富有創造性,將自身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通過自身的努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貢獻一分力量。他們追求最前沿的理念,擁有國際視野和大局意識,秉持著終身學習的信念,勵志勤學,有著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奮斗在追夢的路上。
(三)青年學生的知識體系、價值觀、情感心理尚未成熟。
青年學生有著局限性,在大學階段他們的知識儲備相對薄弱,知識體系的建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積累起來,這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處于較單純的階段,易受網絡不良思潮的影響,對自身的情感心理產生認知偏差,這些都是由于青年學生的心智模式尚未成熟。
(四)一些學生缺乏責任擔當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到責任擔當這個問題,并強調青年的擔當是關乎著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一個國家的青年承擔起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那么這個國家是有希望的,是有未來的。正如士兵守衛著廣袤的疆土,教師用心教書育人,學生認真完成學業,這些都是責任擔當的體現,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學生逃避責任的事卻存在,需要我們給予正確的引導。
綜上所述,國民心態有著積極、健康和消極兩個方面,積極、健康的國民心態對國家、社會和個人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反之,消極的國民心態則阻礙著國家、社會和個人的發展。影響國民心態的原因是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政府、社會、高校、家庭和青年學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都影響著國民心態的養成,探索一條適合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健康國民心態的培育道路是必要的,對青年學生的國民心態進行精準培育既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因素。
三、新時代培育青年學生健康國民心態的路徑
基于對青年學生國民心態的研究,我們總結出新時代需要培育的健康國民心態:自信樂觀、責任擔當、理性科學、務實進取、開放寬容。我們運用繪畫心理輔導作為輔助方式,挖掘青年學生潛意識中的國民心態,可能是積極、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極、不健康的,對于健康的國民心態,我們通過團體行為訓練加以強化。反之,對于不健康的國民心態,我們要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
(一)以繪畫心理輔導為輔助方式,初探潛意識的國民心態。
繪畫心理輔導是以分析心理學中的心理投射為基礎,通過繪畫投射出自身的無意識活動,我們對青年學生以“我的祖國”為主題進行房—樹—人(HTP)測驗,也就是在畫紙上畫出房子、樹和人,這三個要素必須體現在紙上,還可以自行添加任何想添加的事物。我們對青年學生的房—樹—人畫進行分析,并與他們就畫進行關于自我成長及對國家和社會的想法的提問,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投射出他們的個性、行為、情感情緒、動機、社會化等心理特征,是評估青年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有效工具,探索他們潛意識中的國民心態,為進行團體行為訓練提供依據。
(二)以團體行為訓練為媒介手段,培育青年學生精準的健康國民心態。
青年學生團體行為訓練是借助行為訓練作為媒介手段,應用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和咨詢心理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提高青年學生身心素質與心理健康水平的訓練方式。其核心理念是:“體驗激發情緒,行為改變認知,習慣積淀品質。”培育青年學生健康的國民心態是要他們多體驗國家強大的環境下那種滿滿的自豪感與自信心,通過行為改變自身的知情意,并將這健康的心態與自身的發展融為一體,成為他們成長成才的重要動力。
制定符合青年學生發展的國民心態訓練目標。這個目標是我們培育青年學生健康國民心態的重要環節,每一次都要設定考察的目的,也就是通過這個目標實現設定要培育健康的國民心態中的要素,以及設定出實施的具體過程。如要培育青年學生的自信樂觀的國民心態這個目標,我們設置“不走尋常路”團體行為訓練項目,青年學生根據教師的訓練指令很自然地就參與其中,在活動中享受著項目帶給他們從未有過的體驗,在潛移默化中涵養他們自信樂觀的心態這一精準培育目的。
熱身與組建團隊項目。熱身活動旨在使各成員能夠將身體的各個關節活動開來,防止在項目中受傷,是活動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任何項目的完成都必須建立在成員安全的基礎上。熱身過后,各成員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為我們進行分組訓練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我們將青年學生依據人數,分成等比例的小組,組建團隊進行相關項目訓練的培養。
主題項目。此項目是本次活動的關鍵,也就是實際操作環節,要實現精準培育青年學生健康國民心態的目標,就要全身心策劃此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做好觀察,切實做到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注。我們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訓練主題項目,每周進行一次團體行為訓練,以十次為一個周期,計劃進行六周期的總體目標。每個周期都會有全新的訓練項目進行健康國民心態的培育,并對青年學生的訓練效果進行階段性檢驗。以下為十次青年學生國民心態團體行為訓練內容,如表1所示:
最后進行總結分享活動。我們的分享是暢所欲言的,這是對我們是否達到所培育計劃的一種反饋,分享的內容是在整個訓練過程中青年學生的感受與感悟,收獲與體驗,以及通過訓練對自身的改變及對未來的美好的向往與憧憬,并將所獲得的能量帶到現實生活與學習中,將積極、正向、健康的國民心態感染每一個人。
我們將繪畫心理輔導同團體行為訓練有機結合在一起,共同對培育青年學生健康國民心態做了全新的嘗試,通過繪畫心理輔導發現青年學生國民心態中不健康的成分并在團體行為訓練中加以糾正,給予精準的引導,并有計劃地將健康的國民心態培育與團體行為訓練的主題相統一,通過訓練激發青年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心理素質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改變那些不合理認知,從而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青年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
培育青年學生健康的國民心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需要以強大的“硬實力”為基礎,又需要營造良好的“軟環境”[7]做支撐。既需要腳踏實地“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務實精神,又需要把握新時代的動態,做到跟國家同心同向的發展道路。要建立起政府支撐、社會支持、高校踐行、家庭關注、青年為主“五位一體”精準的青年學生健康國民心態的培育體系,需要全社會各個方面都要共同努力,將可愛、可信、可為的青年學生培養為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不斷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A].《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編寫組,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經濟刊,2018(12):10-14.
[3][4][5]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A].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6]楊宇.大學生健康國民心態培育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3.
[7]任理軒.積極培育健康的國民心態[N].人民日報,2010-07-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