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凌燕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用信息化教學策略,可以將幾何教學題目更清晰、簡單的呈現出來,形象化的呈現函數教學問題。因此,為了取得更理想的授課效果,其教師應從不同層面來加強信息化教學策略的應用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 信息化教學策略 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139-02
前言
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習慣以自身為中心來設計、組織各項教學活動,雖然在增強師生聯系、優化授課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單一的知識灌輸,不利于學生主主觀能動性的全面激發。而信息化教學策略方法的科學引用,增加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應給予足夠重視。
一、基于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為了更生動簡單的呈現原本枯燥、復雜的知識內容,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初中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不僅要促引導學生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還要注重理解、計算能力的進一步拓展,以此來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1]。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全等三角形時,先為學生呈現兩幅雙胞胎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這兩幅圖片內容是否完全一樣?讓學生在認真觀察、討論中給出不同意見。為了進一步驗證答案,其教師就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功能將兩幅圖片重合,最后發現無法實現完全重合,問題便輕松解決了。基于此,其教師又基于多媒體課件的呈現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全等?全等三角形的特點是什么?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深入探究分析。通過開展這種生動、形象的情景教學活動,既可以引導學生輕松、高效的掌握“全等”方面的相關概念知識,也能夠為學生數學思維的進一步拓展創造良好條件,快速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促進授課水平的不斷提升。
二、基于微視頻輔助教學過程
微課具有時間短、內容針對性較強等優勢特點,能夠全面適應教育創新發展需求,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重難點,大幅度提升學習效果與效率。為此,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科學把握微課應用時機與方法,重視、優化學生感官的充分調動[2]。比如:某教師在講解展開與折疊的相關內容時,引導學生真正經歷、體驗圖形變化過程,進一步拓展其空間概念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沒有模型的基礎上,基于自身想象來將展開圖折疊成幾何體,以此來實現對多個面在幾何體中的對應位置做出準確判斷。在完成有趣的課堂導入之后,引導學生運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實物來做出更深層次的研究分析,以此來幫助學生更透徹、準確的理解掌握所學數學知識概念。基于此,為了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逐漸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該教師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正方體展開、折疊過程的微視頻。將正方體各個棱上都進行相應編號的標注,為學生對應、比照相關位置提供一定便捷,進而使得學生的理解難度能夠得到有效降低,促進其學習效果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三、基于翻轉課堂優化教學活動
在新課改背景下,翻轉課堂的產生與科學引用,不僅能夠突破傳統授課理念與模式的種種局限,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獨立思考、探究的機會,為其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為此,教師應落實好各項準備工作,科學引用翻轉課堂來組織各項教學活動。翻轉課堂屬于對于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顛覆,能夠優化具體的教學流程。在某些單元中,包含復雜、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對此,通過引入微視頻預習的方式,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菱形性質的相關內容時,因為這節所講內容相對簡單,其教師就引用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課前為學生布置了觀看微課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對菱形的定義、性質以及它與平行四邊形的聯系進行學習分析,并將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完成檢測題。課堂則在展示完學生視頻學習成果、檢測題完成情況之后,給予學生全面評價與指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與信心。然后又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對相關內容、任務話題做出深入探究,進行本節重難點、學習問題的歸納總結。以此來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實現對所學知識的內化,促進其數學綜合素養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學生的自主努力和探索,能夠有效解決菱形性質理解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廣大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授課中應充分認識到,科學、恰當引用信息化教學策略方法,不論是對教學活動設計的進一步優化,還是對學生興趣、效果的不斷增強等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在教學實踐中,其教師應結合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培養目標來科學選用信息化教學策略方法來構建生動、高效的數學課堂,促進課堂授課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朱瑩.信息化初中數學二次函數的圖像及性質課堂教學策略[J].才智,2016(32):41.
[2]霍帥.初中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與獲取途徑的相關研究[D].延邊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