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穎
【摘要】古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通過小學古詩詞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陶冶他們的情操,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為今后的學習鋪平道路。本文分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價值,并分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145-01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語文教學中,詩詞教學中主要內容。在小學階段,合理的開展古詩詞教學,可以提升教學效果。通過詩詞教學,小學生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的價值
中國文化歷史非常悠久,民族文化在詩詞中呈現出來,詩人將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或者壯志雄心通過古詩詞表現出來。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小學生學習了古詩文后,可以提升自身語言和文字的規范性,通過愛國主義等題材詩歌的學習,學生可以樹立愛國主義理念,在學習中積累大量的語文素材,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在古詩詞中常常采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學生通過朗朗上口的古詩文的學習,可以欣賞美。古詩文教學也能完善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生的創造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古詩文優美的意境中,小學生會更加主動的學習古詩文。
二、小學語文詩詞教學實踐探究
(一)通過介紹作者背景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古詩詞
在小學語文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作者的寫作背景介紹給學生,使學生了解作者寫作時的社會環境和情境,掌握作者的寫作風格,從而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使學生更好的體會作者的人生經歷,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古詩中,教師將安史之亂這個背景講述給學生,通過介紹“三吏三別”,使學生充分了解作者的詩風,杜甫的詩歌多描寫民生疾苦,將那些飽經安史之亂折磨的人們的疾苦生活進行描述。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古詩就是描寫安史之亂結束后人們喜悅的情形。
(二)通過閱讀古詩詞使學生感受到文字美
古詩詞的語言非常精煉,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環節中,先將古詩詞的字面意思解釋清楚,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感悟能力,使學生在朗讀的環節中融入自身的情感,結合古詩詞的韻律,掌握古詩詞朗讀的方法和節奏,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古詩詞,從而領會古詩詞傳達的內涵。在進行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朗讀和個人朗讀,或者結合分角色朗讀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現古詩詞的意境
每一首古詩詞都是對作者的所思所想進行描述,都是作者的有感而發。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將古詩詞的意境之美展現出來,尤其是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結合學生的性格和思維特征,為學生再現畫面。在《游山西村》這首古詩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現農村豐收的景象,將村民收獲的喜悅景象展現給學生。
(四)整體分析提升學生的詩詞領悟能力
每一首古詩詞都是詩人情感的寄托,都是作者情感的表達。小學詩詞教學中,不僅僅使學生了解古詩詞的字面意思,同時也要深入挖掘學生的思想和情感,使學生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在李白的《獨坐敬亭山》這首古詩詞學習中,教師組織學生采用多種朗讀方式,使學生理解詩詞的字面意識,介紹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學生了解李白當時是不得志才寫下的這首古詩,在長期漂泊后,看透了人生無常,作者通過古詩詞抒發自己孤單寂寞的心境。
(五)組織多種形式的古詩詞朗誦比賽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古詩詞表達情感的方式非常含蓄,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尚不能理解古詩詞的內涵。教師為了提升小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通過組織朗誦比賽的方式,使全班同學參與到比賽中,提升小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
(六)組織學生進行古詩詞作品的表演
古詩詞的創作呈現出特定的文化背景,很多古詩詞可以采用多種藝術形式表演出來。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古詩詞的表演,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在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這首詞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公公、姥姥、兒子和父親等角色,通過富有創造力的角色演出,學生可以提升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
三、結語
我國古詩詞非常有內涵,博大精深,是古代人智慧的結晶,富含豐富的人生哲理。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也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是素質教育的必然。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推動古詩詞教學,促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陳佩君.基于文化傳承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9):38.
[2]劉潔.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華夏教師,2018(2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