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艷華
【摘要】在現代新課程標準改革深入開展的形勢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于教學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因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十分必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能夠使這一目標得以較好實現,可對“師生共讀一本書”的教學模式進行利用,從而使師生實現有效互動,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更好學習語文知識,得到理想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師生共讀一本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243-01
在目前小學教育教學發展形勢下,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求及需求,因而需要探索并應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而“師生共讀一本書”模式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有利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改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師生共讀一本書”教學模式,并且應當對這一教學模式進行合理應用,為教學效果的提升奠定較好基礎。
一、通過讀前指導促使學生樂讀
在“師生共讀一本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中,讀前指導屬于首要任務,也是基礎,所指的就是對閱讀書籍進行合理選擇,在此基礎上有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更好深入閱讀。教師在對閱讀書籍進行選擇過程中,應當以學生興趣為入手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對其它方面影響因素進行考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圖書推薦,教師依據推薦書目進行合理選擇,由于學生年齡差異較小,并且興趣愛好比較接近,學生推薦的圖書也就能夠更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然而,由于學生年齡比較小,其認知缺乏健全,在選擇圖書時基本上都是依據自身好惡,單純依據學生興趣進行選擇,無法使閱讀目的得以較好實現,因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實行合理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更好選擇要閱讀的相關圖書。具體而言,教師應當對推薦書目學生適當約束,使其能夠認真負責,在自己確實認真閱讀基礎上推薦,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對需閱讀書目大致了解,不能盲目進行閱讀,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閱讀目的得以更好實現,從而為更好進行閱讀奠定較好基礎。
二、通過指導閱讀方法使學生學會閱讀
在對閱讀圖書進行合理選擇的基礎上,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使學生掌握相關閱讀方法,這也是關鍵因素。在開展課內閱讀時,大部分學生具備摘抄、批注及記錄優秀詞句的良好習慣,然而在課外閱讀中這種方法并不適用,尤其在教師布置摘要任務時,很多學生都是為能夠將教師所布置任務完成而進行摘抄,并未能夠真正精心讀書,往往都是在快速瀏覽后挑選一些好詞句進行記錄,然而并未能夠真正深入閱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將學生閱讀的內在需求進一步純粹化,使學生在不存在任務壓力的情況下進行閱讀,從而使學生能夠減輕負擔,在閱讀過程中也就保證不會受到心理影響,從而才能夠使學生對讀書更加感興趣,使學生內在需求能夠轉變成為內在儲備,從而使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得以提升。在實際課外閱讀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等對讀書方法進行自主探索,選擇與自身相適合的相關閱讀方法進行閱讀,依據自身實際需求不斷進行積累,指導學生利用在課內閱讀中所掌握相關方法及經驗,依據自身興趣及需求對書本中相關主要信息進行提取,并且將這些知識內化,從而使閱讀得到更加理想的閱讀效果,使閱讀目的得以更好實現。
三、通過師生交流促進閱讀
在“師生共讀一本書”模式中,師生之間針對所讀圖書進行交流屬于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共讀效果得以充分體現。為能夠使這一目標及要求得以實現,首先教師應當對圖書進行認真閱讀,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和學生之間更好開展讀后交流,并且應當通過自身行為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應當利用工作空余時間多進行讀書,并且告知學生自身所讀圖書,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能夠越來越對讀書感興趣。在共同讀完一本書之后,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充分進行交流,教師及學生均應當以自身角度為出發點充分表達自身見解,而交流形式可以依據實際需求及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從而使教師與學生能夠對所讀圖書共同進行探討,相互交流閱讀感受,在此基礎上也就能夠使學生對閱讀內容更好理解,進而使學生閱讀能力及閱讀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四、結語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共讀一本書”模式已經成為十分有效的一種閱讀教學模式,尤其在課外閱讀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及優勢,得以學生更好閱讀十分有效。因此,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各個方面入手,積極實踐“師生共讀一本書”模式,從而促使學生更好進行閱讀,進而有效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及能力,為學生更好發展提供更好支持與保障。
參考文獻:
[1]蔡云珠.激趣 品言 提質——“師生共讀一本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1):29-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