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教學除了傳授學生物理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理性的思維能力。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卻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養,所以,建立正確、科學的教學方法是促進高中物理教學進一步發展的核心。創設問題情境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其對高中物理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使用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幾點建議,希望以此來促進高中物理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原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3-005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48
創設問題情境通過構建問題平臺來進行教學,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逐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在高中物理課堂中運用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掌握。下面,筆者就從創設問題情景的原則入手,探討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應用問題情境創設。
一、問題情境創設需遵循一定的原則
1.適宜性原則。問題情境的創設需要根據該堂課的教學內容,不能脫離課本進行,而且創設問題情境需要以學生的知識體系為基礎,從而使學生在研究問題時能學習到該堂課需要掌握的內容。簡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問題情境教學不僅需要符合教學內容,還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2.興趣性原則。興趣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動力,所以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一定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設置的問題需要具有吸引力,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其愿意去做進一步的探究、學習。這樣的問題才是真正有效、科學的,有利于教學發展的。
二、對如何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研究
1.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所講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結合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對學生進行提問,采用問題情境的創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使得學生能夠理論聯系生活,做到學以致用,從而進一步提高目標。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自然現象都是和物理息息相關的,教師可以把一些合適的自然現象引入到課堂,并提出合適的問題,創設科學的情境,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情感,增強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思想情感,使得原本枯燥的原理可以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從而提高學生對物理的喜愛,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2.進行實驗是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在進行物理實驗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進行教學。在實驗中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學生對書本上的一些晦澀難懂的定律進行深刻理解。而且,學生可以親自動手進行實驗,切身感受到各種原理的魅力,從而加深對抽象難懂的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在高中物理課堂中進行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自主思考能力。
3.在教學中,由于大多數原理是十分枯燥的,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引用歷史故事來創設問題情境,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重新回到課堂內容上來。但是,教師應注意的是選取的歷史故事需要和教授的物理知識相關,才能有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
4.創設問題情境還可以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來進行。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由淺至深的過程,只有循序漸進的學習才能掌握系統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授新課的時候,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來帶領學生復習和本節課堂內容密切相關的舊知識,從而讓學生明白僅僅憑借這些知識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時候,學生就會明白,這節課所學的內容就是解決問題所在,從而可以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問題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以興奮的狀態進行學習狀態。這樣,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思考,并在問題中探索新知識,從而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對物理這一門課產生興趣。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內容,并在遵循一定的原則的前提下提出問題,創設情境,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并將理論生活化,盡可能地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從而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語
雖然本文對在高中物理科學中使用問題情境創設提出了一些建議,但是實則其有無數種創設方法,教師需要根據實際來進行創設問題,以使學生不斷探究問題,從而在自我探究中學習到新的知識,建立科學的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教師則需要在教學中起引導作用,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研究,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
參考文獻:
[1]靳玉樂.探究教學的學習與輔導[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2]劉曉峰.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下),2017(2).
[責任編輯 張翼翔]
作者簡介: 趙麗強(1982.8— ),男,河北威縣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