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語文這門學科更受到人們的強烈關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是較為重要的能力,如何以讀寫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工作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文章對基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實踐展開了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4-012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114
語文這門學科涵蓋了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精髓,漢字的學習對我國人民而言意義深遠。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數學等理科學科越來越重視,漸漸忽視了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更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語文教師應當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一、基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意義
教師若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首先就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是一門需要不斷積累的學科,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提高文學素養,進而提高語文成績,所以教師應當圍繞學生的閱讀能力展開工作,在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后展開寫作教學工作。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還能提高寫作能力。特別是小學生正處于智力和各項能力高速發展的時期,教師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進而成為高素質的語文人才。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益處,還能讓自己的教學工作更容易完成,從而達到教學目標[1]。
二、基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原則
(一)落實以育人為根本的原則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我國教師的教學目標也相應發生了改變,在傳統的教學目標下,教師通常都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目的,而新課程標準則要求教師應當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目標。在新課程標準的影響下,教師應當遵循以育人為根本的原則,并且將這個原則落實到整個教學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新的教學目標[2]。
(二)因材施教,教學應當具有針對性
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對世界的認知還不夠清晰和完善,較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應當注意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并且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3]。
(三)積累運用,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想要開展有效的讀寫結合教學,是一件較耗精力的事。教師在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后,還應當根據小學生水平差異的不同,不斷對讀寫結合教學進行調整,找到最適宜學生的讀寫結合教學方式,讓學生能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積累,進而提高語文寫作能力。此外,教師若是想要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就應利用多種教學模式來展開讀寫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工作之余也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為學生帶來更高質量的課堂[4]。
三、基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實踐
(一)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以讀促寫
由于語文這門學科較為特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提高學生語文水平也成為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卻并不高,他們認為語文這門學科較枯燥乏味,不愿意對語文進行學習,從而導致課堂效率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就成為教師應當考慮的問題。教師通過在課堂上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改善這樣的現狀,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發展開對語文的學習[5]。
古人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毕胍嵘龑W生的寫作能力,大量的閱讀必不可少,只有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后,才能寫出優美的文章。小學生正處于智力和各項能力高速發展的階段,此時教師對學生施以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小學生更好地吸收外來知識,進而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通過大量的閱讀,不僅能讓小學生開闊視野,學習課外知識,還能使小學生的寫作水平獲得質的飛躍,有利于小學生成為獨當一面的語文人才。例如,教師在帶領小學生學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十九課《草船借箭》時,可以讓學生學習其中的寫作方法,在文中倒數第三段中有寫“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苯處熅涂梢宰寣W生對這句話加以模仿,寫出仿句,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6]。
(二)結合小學語文教材,提高閱讀積累量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文章都出自國內外的經典名著,我國教育學家在語文教材的編寫上花了很大心思,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應當注意與小學語文教材相結合。教師想要開展有效的讀寫教學,首先應當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文章的價值與含義。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對學生提出一些關于文章的問題,或者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帶領學生展開閱讀,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從而促進學生閱讀積累的提高。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閱讀語文教材相關的書籍,例如教師在展開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十八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工作時,可以鼓勵學生閱讀關于魯迅的文章,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7]。
(三)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用情感來帶動寫作
寫作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教師應當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然而在實際中,雖然大部分教師都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學生卻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這是由于學生對寫作能力的輕視所造成的。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學習,即使教師的教學工作再好也沒什么意義。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來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來。同時,教師還應當注重讀寫結合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只有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才能進入到學習狀態,并更加容易理解教學內容。
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且讓學生將寫作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每天記錄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還能讓學生的寫作能力獲得進一步提高。教師還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后進行讀后感的撰寫,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將讀寫結合了起來,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憑著自己的感悟去暢寫。
(四)拓展延伸,發揮想象,對文章內容進行續寫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有許多留白的內容,部分留白是教材設計者故意設計的,教材設計者通過給文章內容的留白,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通過利用留白,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創作欲,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續寫,從而實現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高。學生對留白內容進行續寫,還能夠加深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提升文學素養。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續寫之前,可以先自己舉幾個例子,這樣有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入到創作狀態中。
四、結語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同為語文教學中核心的兩個重要內容,在整個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閱讀能力獲得一定的提高,寫作能力才會提高。因此,教師應當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以閱讀教學帶動寫作教學,實行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國家輸送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靖永喬.小學語文課如何開展讀寫結合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6(9):170.
[2]劉小麗.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7(4):4.
[3]朱文博.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思考[J].速讀(上旬),2017(6):11.
[4]姚燕.探究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問題分析與教學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9):59.
[5]褚婷.讀寫結合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4):后插1.
[6]羅軍.新課改下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J].讀與寫(上,下旬),2016(9):44.
[7]張微.小學低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語文課內外,2018(15):16.
[8]楊敏.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的問題分析與教學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林秀華(1978.1— ),女,漢族,福建龍巖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讀寫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