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教育階段,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被廣泛運用于各門學科的教學當中,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能夠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本文闡述了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以期能夠給予小學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年級 小組合作學習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40-01
引言
在當前新課改的發展背景下,小學教育與教學,較為注重采用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而以往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主要是由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來教授給學生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只能完全依據教師的思路來進行學習,學生之間較少會有互動交流,難以通過學習交流來共享學習資源,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立足于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展。
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能夠更加有效的組織與引導學生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明確自身的教學職責,作為教學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與質量[1]。教師在備課階段,必須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所要教授的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當中,合理的劃分出需要進行小組合作教學的部分,掌控好整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例如,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明確:(1)在教學的哪個部分來對學生進行提問?怎么樣來進行有效的提問,提問環節的時間應控制在多長的時間以內?預測學生會如何進行回答,以及會如何來進行應對?(2)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當中,在遇到困難時,教師應如何來進行引導?(3)如何評判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4)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自身的學習見解,并讓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進行互動交流。(5)教師應總結與評判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并依據在教學過程當中所體現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進與完善小組合作學習。
二、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
由于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處于不同的學習層次,具有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認知理解能力、組織能力、都是各自不同的。教師應必須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從而讓每個學習小組的成員構成更加的合理,充分體現出學習小組的整體學習能力[2]。例如,教師在劃分學習小組時可將學習優等生、學習中等生、學習后進生、男女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劃分在一個學習小組當中,這樣的人員構成,能夠讓小組學習呈現出不同的學習層次,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習的互補性,能夠讓學習小組形成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學習氛圍,促進小組成員共同提高。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在不同的學習環節當中,各個學習小組成員都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從而讓學習小組成員都能夠獲得整體提高。
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第一、課前預習階段。教師為培養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依據所要學習的課文的相關內容,布置給學生幾個學習問題,學生在通過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之后,再進行學小組學習討論,讓學生能夠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在課堂教學時就會更加的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第二、能夠構建起輕松愉悅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可依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任務,采用多樣化的方式來開展小組合作教學,使所有學生都能充分發揮出自身的長處,構建起一個輕松愉悅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快樂的進行學習,并能夠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小組當中進行互動交流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合作能力,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意識與合作能力,并能夠促進班級學生的學習獲得整體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艷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139+141.
[2]張艷君.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探討[J].理論觀察,2018(06):136-138.
[3]李漢良.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2018(08):41-42.
作者簡介:
廖小梅(1979.12-),女,漢族,湖南嘉禾人,大專學歷,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