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霞 李炳麟
摘 要:獼猴桃以其豐富的營養,迷人的口感。近年來成為水果類的新貴,倍受市場親睞。全州縣政府、農業部門也看重獼猴桃對當地經濟的拉動作用,希望其成為山區農戶扶貧致富的重要途徑?,F對全州縣獼猴桃產業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短板、探討促進全州獼猴桃產業快速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獼猴桃產業;扶貧致富;發展策略;全州縣
一、生產現狀
獼猴桃在廣西北部主要分布在全州縣、資源縣、龍勝縣、興安縣和三江縣。地處桂北地區的全州縣是近年來推廣種植,專業化動作的排頭兵。全州縣地處廣西湖南交界,交通連接南北、高鐵、高速非常便利。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土壤多紅壤、沙地,陽光充足,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年平均氣溫在16-180C,7月最高溫30-360C,1月平均最低氣溫0-50C,降水量1100mm左右,空氣濕度大,晝夜溫差大,這些條件都十分有利于獼猴桃的生產種植。
據2017年全州縣水果總站統計數據,全州縣獼猴桃種植果園面積1215畝,投產面積約為1125畝,投產面積較上年增長164.08%,產量810噸,較上年增長718.18%,產值405萬元,較上年增長718.18%,畝產720公斤左右。主要種植品種紅心獼猴桃、新西蘭黃金果。種植分布在全州縣紹水鎮、咸水鎮、東山鄉等地,各鄉鎮下成立獼猴桃種植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公司與種植戶簽訂收購合同,制定最低保護收購價,給全州縣獼猴桃種植規?;?、專業化帶來了希望。
二、存在問題
1.種植規模不大,病蟲害防治欠缺
全州縣2017年果園總面積427770畝,其中獼猴桃果園種植面積占比約為0.3%,與柑橘相比相差太大。種植面積小、產量低、直接制約了獼猴桃深加工企業的發展,沒有規模效應,加工企業難入駐,種植遭遇發展瓶頸。且品種相對單一,目前全縣紅心獼猴桃是主角,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紅心獼猴桃有著果大、味美、多汁優勢,但也存在很大的劣勢,由于全州縣地處桂北山區、多山地,每年3-5月是梅雨季節低溫、高濕的環境,最易導致獼猴桃潰瘍病、花腐病、根腐病,長時間陰雨導致花粉授粉率低,坐果率下降。不同程度上制約著全州縣獼猴桃產業的發展。
2.獼猴桃果品向食品、保健品的深加工不足
近年來,果汁、果醋、果醬、保健品水果的消費市場份額逐年增加,相關食品企業的加工技術也日趨進步,百香果汁就是很好的例子。獼猴桃作為加工、鮮食兼用的水果,且有著其他水果不可比擬的保健成份,進行深加工可以大大提高它的附加值,但以近幾年的銷售情況看,全州縣獼猴桃果品幾乎都用于鮮果銷售,銷往南寧、桂林、廣州、長沙。鮮果銷售屬于初級產品,簡單包裝受制于經銷商,且鮮果不易保存,產業鏈上的大部分利潤被銷售環節吃掉,基地農戶利潤并不高。
3.科技技術投入不夠,技術培訓效果欠佳
全州縣近幾年一直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但一線技術人員極度匱乏,專業人員數量稀缺。每年全州縣水果總站派駐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技術指導,但種植培訓收效并不明顯。種植戶由于老齡化及思想的保守對推廣的新科技技術難以接受,并不遵循農業標準化制度,種植過程中花大力氣卻得不到應有的回收,從而嚴重影響了種植效益。
三、發展對策
1.建立規模型種植合作社,優種優育
針對全州縣種植面積小,產量低等現狀,優種優育,引進和雜交篩選適宜全州縣獼猴桃生產的其他優良、抗病、豐產、高效的品種,是當前的可行途徑。加大鄉、村組織宣傳種植獼猴桃的致富前景,以及進行系統的種植培訓,解決農戶擔憂的技術難題勢在必行。同時,政府牽頭協調推動種植合作社+農戶,實行一幫一扶,確保每個獼猴桃種植戶加入合作社,有合作社作技術、銷售、信息服務后盾,實現村作典型,以點帶面帶動周邊村委一起種植,以最快速度實現獼猴桃種植的規模效應。
2.加強科學技術培訓
一是注重科研推廣,不斷提高科技水平,試驗推廣豐產栽培模式試驗。二是加強野生獼猴桃的保護開發,開展野生獼猴桃優良品種收集保護和優良品種采穗圃建設。三是建立建全獼猴桃技術培訓,創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獼猴桃培訓班,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的價值,搭建推廣技術人員與農戶對接平臺,實現一對一幫扶,成立專業幫扶小組,讓農戶有技可依、有技可尋,最快速度實現規模化、精品化種植。
3.引進、鼓勵水果加工企業開展深加工
獼猴桃作為水果之王,含有硫醇蛋白酶的水解酸及超氧化物、獼猴桃堿,營養豐富,具有美容養顏、提高免疫力、抗癌等功效,倍受消費者們的喜愛,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濃縮獼猴桃汁是增加獼猴桃附加值的重要途徑。全州縣作為水果生產大縣,政府開展招商引資,支持、鼓勵水果類深加工企業入駐全州工業區大有可為,采取“公司+農戶”模式,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加工,同一品牌,充分立足本地水果資源投資建立各類水果果醬生產線,實現標準化生產促進產業提升提檔,最大效應的拉動全州縣水果生產銷路,提高市場競爭力。
4.互聯網+獼猴桃,實現產、銷一體化
充分利用互聯網銷售模式實現產地與互聯網對接,依靠京東水果、淘寶水果、拼多多等多方平臺,充分發揮各鄉鎮電商優勢,整合市場資源,統一商標、品牌、包裝。培訓鼓勵合作,面向全國開展網絡直播銷售,向全國的消費者展示全州縣生產的優質獼猴桃,打造屬于全州縣的特色獼猴桃品牌,實現獼猴桃種植產業鏈的做強做大。
四、結語
全州縣一直把特色種植作為重點扶貧產業來強力推進,特色種植產業覆蓋貧困村80%以上,通過“合作社+農戶+扶貧”動作模式,幫助農民脫貧致富。針對獼猴桃種植投入大、見效慢等特點,政府必須聯合農業相關部門進行獼猴桃種植項目的優種優育,加大科技培訓,宣傳相關農業優惠政策,成立專業幫扶小組,一對一或一對多戶進行長期跟進,扶持、協助解決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增強果農種植信心,使獼猴桃種植成為“百姓富,生態美”的生態特色產業和當地貧困戶的致富果。
參考文獻:
[1]張欣、潘榮、鄧丹、劉永忠、陳宣起、劉姿吉、桂北山區獼猴桃生產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J]南方園藝2014.1.29-30.
[2]李文芳、段才章、趙莉、長白山地區野生獼猴桃栽培與利用[J]吉林林業科技2016.(45)45-46.
[3]鄭吉祥、王婷、胡靜、劉永忠、桂林市獼猴桃生產現狀吉發展對策[J]南方園藝2014.6 37-38.